在冷兵器时代,步兵是打不过骑兵的。骑兵对步兵,小阵以一敌五,中阵以一敌十,大阵以一敌二十。也就是说几百规模的骑兵,一骑相当于五个步兵,几千规模的骑兵一骑相当于十个步兵,上万规模的骑兵,一骑相当于二十个步兵。宁要五万铁骑,不要百万步兵,五万铁骑的战斗力超过百万步兵,而十万铁骑则是无敌的。
步兵之所以打不过骑兵,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骑兵想打就打,想不打就不打;如果骑兵不想打,步兵压根儿不知道骑兵在哪里,如果骑兵想打,步兵想躲也躲不开。
第二个原因最可怕:如果一支骑兵被一支步兵打败,只要往后退一退,死不了几个人,重新集结起来,寻找机会再来。但是如果一支步兵被一支骑兵打败,这就牵涉到这样一个问题了:如果你是一个步兵,你的军队被打败了,一片大乱,官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官,你看到你的上司、战友都在各自逃命。如果你留下来拼命必死无疑,如果你头也不回地逃命,也许能捡回一条命。如果一支步兵被另一支步兵打败,扭头就跑是对的,因为逃命总比追命更快一点。但是如果一支步兵被一支骑兵打败,是绝对不可以逃命的。因为一旦步兵各自逃命,骑兵可以从背后劫杀,在这种情况下,骑兵基本不再有什么损失,因为有速度的优势可以反复劫杀。
三是在战略层面上,比如蒙古铁骑虽然只有十几万,但每一仗都能把所有的部队集结起来;而步兵虽有百万,但每一仗能投入的兵力却只有几万,如果你有太多的部队集结起来,骑兵就不跟你打,只会去攻击空虚的地方。所以在局部,骑兵总能以多打少。这就是步兵打不过骑兵的原因,同时也是在冷兵器时代,中国南北对峙南方总是被北方灭掉、中国的亡国威胁总是来自北方草原的铁骑、从蒙古高原冲出来的铁骑总是令人感到恐惧的主要原因。
在古代,马匹的数量直接决定了军事的强弱、战争的胜负和国家的存亡。
从战略上讲,骑兵对步兵具有先天的战略优势(信息保障、机动性、火力),任何步兵在遇到骑兵的情况下只能被动防守。因此,攻击的主动权在骑兵手上,这就使得骑兵在战役上可以灵活选择针对性的战术从而确保胜利。
第四,从历史事实上来看,步兵在野战的情况下遇到同等数量的骑兵,最通常的举动就是投降。骑兵在古代本身就是一种“高科技兵种”,即便是最普通轻骑兵,成本往往也是精锐装甲步兵的3倍以上,可想而知,1万骑兵的作战效能是1万步兵的多少倍。
骑兵和步兵本身就是不平等的,骑兵在古代战争中的作战效能远远高于步兵。一个好的骑兵将领往往可以用少量的骑兵牵制十几倍甚至几十倍数量的敌方步兵,从而为整个战争奠定胜局。三国时的虎豹骑,南宋时金国的拐子马,其数量都不多,没有超出三千,但战场上只要有他们在,敌人几万人的兵力就不敢轻举妄动。历史上还有一些牛人甚至可以指挥纯骑兵消灭对方几十倍兵力的步骑兵混编部队。唐朝的李靖在平叛时率两千多精锐骑兵,千里奔袭,消灭叛军15万,由此可见骑兵的力量。
很多人想象中的步兵重装超长铁枪兵能够击败骑兵,那是基于这样的假设:骑兵会在重装步兵严阵以待的时候从正面来送死。
如果当年匈奴或蒙古是以这种思维方式去指挥战斗,估计早被重装步兵方阵消灭了。骑兵最重要的作用是战术高机动性,能严重威胁步兵的侧翼和背后,威胁步兵漫长的补给线;骑兵有速度和力量以及高度的优势,马匹的重量和速度给了骑兵巨大的冲击力和打击力,骑兵能够迅速打击敌人任何一处弱点,可以迅速地从步兵阵中薄弱地带突破,迅猛地插入敌阵中心,从而瓦解步兵的方阵;骑兵战略机动性可以使骑兵集中兵力,形成局部的兵力优势,一块一块地吃掉步兵;最后是骑兵给步兵带来的心理恐惧,导致步兵很多情况下都是一触即溃,或未战先逃。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n/qnwz/381759.html
相关阅读:走在人群里
让老板离不开你的十个细节
北京老饭馆
母亲的名字叫“笑着面对”
谁偷走了果戈理的头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