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酒是为了食物而存在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青年文摘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我遗传了父亲的易醉体质,酒量很差,再醇再香的美酒,都只能浅尝辄止。出外用餐时,菜慢慢吃,酒慢慢喝,两三个小时下来,最多能喝两三杯葡萄酒,再多肯定醉,搞不好还会皮肤过敏,弄得浑身发痒,不抓难受,抓了难看,实在两难。也因此,我对酒的喜好,怎么也比不上对食物的热情与好奇,对于各色酒品,特别是威士忌、白兰地、白酒等烈酒,认识相当一般,对葡萄酒稍熟悉一点,但也绝对称不上专家。
  
  只不过,由于对西方饮食文化感兴趣,加以搬到荷兰后,受到整个饮食大环境的影响,我逐渐养成以葡萄酒佐餐的习惯。在欧洲,不论是法、意、西班牙等以烹调闻名的拉丁语系国家,还是美食传统稍逊色的德、英、荷等日耳曼语系国家,只要一谈到食物,就会顺带提提搭配的酒品。
  
  在西欧的餐饮界,美酒和佳肴往往不分家,葡萄酒的种类是否齐全,亦是评鉴餐厅的标准。像样的馆子里除菜单外,尚需备有酒单,少则好几页,特别讲究的,酒单更是厚厚一大本,像精装书,打开来,密密麻麻详列各款葡萄酒的酒庄、年份、产地等数据,当然还有售价。这种捧起来沉甸甸有如《圣经》的酒单,我一打开就头昏眼花,不知从何读起,依我看,倘若真想一页页仔细阅读,等好不容易拜读完,餐厅恐怕快打烊了吧。唉,索性请侍酒师(sommelier)来帮忙,替我搭配适合的酒。
  
  总之,在耳濡目染下,酒量轻浅如我,也逐渐领略美酒佳肴相得益彰的乐趣,如今在用餐时,即使是自个儿烹调的菜肴,倘若不来杯葡萄酒,也难免觉得这餐饭像少了什么,颇有美中不足的遗憾。吃着喝着,摸索出一点心得,眼下对葡萄酒的认识,以及佳酿美食之间关系的了解,已超越“白肉配白葡萄酒,红肉配红酒”的基本程度,偶尔也敢作大胆尝试,用稍冰过的清淡红酒,好比法国薄酒莱或意大利的Bardolino,搭配酱料口味较重的鸡肉或炭烤金枪鱼,或用不带橡木味的白葡萄酒,比方近年来颇热门的SauvignonBlanc,搭配用日式照烧酱汁烧烤的牛肉片,结果都还不错──起码我自己挺满意。
  
  这样的搭配,容或不够正统,然而吃菜喝酒的人到底是我,只要我自己吃着喝着都对味就成,口腹之欲到底是私人的事,而饮食口味很难有绝对客观的标准,不是吗?
  
  虽然开始喝葡萄酒了,我仍得承认,我的饮食版图至今仍以食物为重。对我来说,酒是为了食物而存在,喝酒时,不吃点东西还真难受。我实在没有办法纯品酒,就连去酒庄试饮时,一边噘着嘴,煞有介事、喳喳有声地品着酒,心里却在盘算,这酒适合配什么菜,品着品着就饿了,赶紧买了酒,离开酒庄,去找东西吃。
  
  我就是这么贪吃,单凭这一点就当不成葡萄酒行家,完全没有一流葡萄酒鉴赏家的本事,可没办法像人家那样,只要抿上一口酒,便知道这酒是哪国、哪个产地、哪家酒庄、哪一年所产。那高超的功力,着实令人钦佩。然而我钦佩归钦佩,却从来没想要见贤思齐,好好钻研一下酒学奥秘。谁教我生性也懒,要想成为行家,等下辈子呗。这辈子,我只要吃得开怀,喝得开心,能做个有得吃有得喝就很快乐的馋人,也就满足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n/qnwz/366151.html

相关阅读:走在人群里
北京老饭馆
谁偷走了果戈理的头颅
让老板离不开你的十个细节
母亲的名字叫“笑着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