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岁那年,我瞧不起很多人。比如我会非常佩服很牛逼的李敖,而瞧不起当时还不是太牛逼的韩寒等青春写手。那时,年龄还没有足够强大,强大到可以治疗各种不服。对全身上下都充满不服的一个人来说,总觉得只要一剑在手,就可以笑傲江湖。
前些天我去参加一个90后的文学活动,活动中只有我们三四个是80后的老男孩,我突然发现,在这个群体中我应该或理当是被列为“瞧不起”的那类人。或者这么说,如果我自己是90后中的一员,看到现在作为80后的我,文章写得不怎么样,也不出名,还没读过他的书,居然敢大摇大摆出来撑门面,我自己必然会产生各种不服。
透过这样一个小事件,我想说的是,文字的江湖已经惨遭挤压,空间很窄,能容纳的眼光和视线的聚焦点非常少。如果你很不幸在最美丽的年龄选择了中文系,像我十年前那样,那么就必然趁早做好打算。
很多人选择了中文系,其实是非常茫然的。就像十年前,我以为自己会是一个律师,因为所有的志愿我都填了法学,但却发现自己进了中文系。
如果你跟我一样被动选择了中文系,如果你跟我一样进了一所不起眼的高校,那么,接下来的四年时间,将决定你与其他人的差异。用四年时间去做什么,将决定你为什么是你,而不是他。
首先要为自己的人生确立意义,同样的,大一时候,你就要明白自己的大学时光大概以什么为目的,主要分两类,一类是继续读研或留学的,一类是毕业工作混饭吃的。如果是前者,那就读书吧,有计划地啃完该啃的书,做好笔记,有条件还可以向名校名师弄些笔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如果是后者,注定是?丝一枚,那至少也要做?丝中的霸主,混得好,主要还是靠实力说话。
上面两种目标两类人,只是决定了你四年的风格不同而已——定位错误会付出很多成本,比如你不考研,就没有必要去钻研许多深奥的理论;如果你要考研,就没必要花太多时间去混社团。有人说我既想考研走学术路线,也想生活丰富多彩,这种情况也有,因每个人的能量和性格不同不可一概而论。但我想说,别把自己的大学生活搞得好像风生水起,但最终一无所获。尽量简单点,能完成自己计划内的事情,再去拥有计划外的事情,可能会更好一些。
定位好自己的目标和方向,然后就要理清楚自己大学四年究竟要做些什么。我的观点是,大学四年,首先要检阅自己的性格缺陷,然后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许多人的人生道路已经提供了一种证明,成功是因为自己的知识结构(这千差万别),但失败往往是因为自己的性格缺陷(这趋于一致)。
也就是说,要将检查和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放到与学习专业知识一样重要的位置上来。假如你以后要做一个文字客,那么无论你以后是作家、记者、编辑、教师、文员、秘书、官员、编剧或者打杂的,有意识去打磨自己的精神气质是非常重要的,尽量让自己犀利、敏锐、果敢、坚韧、卓尔不群,克服内心的怯懦、犹豫和空白,克服性格上的拖延和懒惰,克服许多负面情绪,在内心深处培植善意,但在外在气场上必须有质疑的精神,这样才不至于盲从,成为傻傻的老好人。
这些话说起来非常好听,但做起来是很难的。一个人要在内心安置一款适合自己的安全卫士杀毒软件,时时为自己体检,很难。性格缺陷几乎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但我们可以消除那些致命的部分。我们年轻时候会讨厌很多人,这些人?嗦、平庸、爱卖弄、没创造力,然后,长大了我们就发现自己慢慢成为他们。一切都因为我们的性格缺陷与他们渐渐趋于一致,而这些是在岁月中一步一步积累而成的。
与消除性格缺陷同样重要的事,是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
无论你以后是否从事写作,但在中文系混,最好能练好一支笔。多年以前几乎所有的中文系都声称自己不生产作家,这是一个巨大的谬论,中文系将最难的一部分职责巧妙地推卸掉了——首先强调作家是需要天赋的,然后强调中文系只负责学术研究的部分,创造的部分一概不理。这无疑是先拔高再踢掉,中文系出不了大作家,但应该有责任培养一批写作者。而据我所知,许多高校中文系的写作课,基本都成为写作研究课,专讲理论,天马行空。
也就是说,从走进中文系的大门开始,你就应该明白一件事,写作能力的提升,你真的只能靠自己。
然后,许多人会问,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然后,许多人会答,多读多写。
然后呢?还是多读多写,没有了。
这无疑是一条死胡同。
写作如登山,窃以为最开始还是要找到一个突破口,一条铁索桥,一架木梯,只要来得顺手总比在灌木丛中瞎转悠好。你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文体,并开始突破它。总不能人家问你,同学,你写什么的?答,散文。写什么散文,答,什么都写。再问,那你读什么书呢?答,什么都读。在写作、练笔这个目标之下,刚才说的知识结构和性格修炼就会提到道路的前方,成为两个必然要搬掉的障碍物。选择什么文体,有目的地去涉猎一类书籍,在其中找到一个突破口,这可能是大学初始阶段必须要做的事情。
具体地说,我想先练练诗歌,那么我必须阅读什么书,我要整理我什么样的人生经验,我必须具备一种什么样的思考方式,如何将我性格中敏感细腻、用心观察的部分激发出来,这些都成为知识结构和性格修炼两个维度上必须解决的问题。诗歌写作有一些必读书目,比如海子、顾城的诗集,比如一些简单的诗论,比如网络上一些实验性的作品。在这些优秀的作品背后,诗歌产生的整体气场和感觉,别人是如何做到的?面对同样的事物,他们的切入点和触觉与别人有何差异?
当然必须承认,一部分是靠阅读和学习,一部分还是需要靠嗅觉。要成为一个诗人,靠学习是可以做到的,但若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诗人,则需要一些偶然的因素,比如人生阅历,比如敏感的性格和敏锐的眼光。
小说也是一样。有一部分是必读书目,需要靠勤奋去完成;另外一个是人生阅历和性格,需要花心思去发掘和培养。然后,就只能交给机缘。
在操练诗歌和小说的过程里,文字的感觉就会被慢慢培养起来,那么即使成不了诗人和小说家(没必要每个人都成为诗人和小说家),至少你的文笔也就变好了,当一个写作者总是可以的,以后进入具体的行当,内功在,练练招式,很快就可以上手。
而且练好了诗歌,有了诗歌的语言,小说和散文也就有一些优势;练好了小说,摸索清楚场景的构设,对其他文体必然会有裨益。
找一个文体,下一番功夫,做一些功课,要比漫无目的去写好。我刚才举了诗歌和小说的例子,其他的,比如剧本或报告文学、人物传记之类的非虚构写作,也是可以训练的。但一般不建议一开始就选择散文,因为散文太宽太大,门槛太低,很难专业,也很难写好。散文只能用来打底和调试,也就是说,无论你写什么文体,都应该写点散文,至少到报纸上发几个豆腐块,证明你混过中文系。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n/qnwz/352661.html
相关阅读:母亲的名字叫“笑着面对”
北京老饭馆
让老板离不开你的十个细节
谁偷走了果戈理的头颅
走在人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