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广钦名言,广钦的名言 名句 语录 诗句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励志名言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广钦 时间: 2016-02-20 浏览:读取中… 次
. 如果情执一直,嘴里念佛,念念还是堕娑婆。如果诚恳至诚,放下万缘,那么,一念之间,便能到西方。万缘牵扯,割舍不下,那么,百年万年还是在三界内。
. 父母只是让我们藉着他们的身体来投胎,不论是恩是怨,都是业缘,只有立誓成道报亲恩,才是修行的正因。
. 在世俗社会分贫富贵贱,只要走进佛门来,就没有高低的分别,无论是贫是富,是贵是贱,一律以慈悲心,平等地对待,生生世世要广结众生缘,这样,我们在成佛度众的进程中,才会有殊胜的因缘。
. 不要说众生有善有恶,一切的善恶都是我们的分辨,如果然正会修行的人,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善知识。
. 十方檀越赡养三宝,种福田,而常住也须回施十方,这样,十方来,十方去,所有众生都能承受恩惠膏泽。
. 知晓自己是凡夫才好修行,我们要在一切的烦恼中好好调理自己,这是别人无法取代的事,等调节切当,自然智慧清朗,无明散去,这就是参自己。在一个常住中修苦行,修久了,自然也了解别的丛林修苦行的意思,修苦行是除妄念最好的办法,而且当我们修到将苦化为乐时,天然一切事情就会明暧昧朗,无不精通,而智慧大开。 ?? 广钦名句
. 我们修行主要是用心于佛号,心心念念不离佛号,四体作务都是随喜作的,扫地也阿弥陀佛,煮莱也阿弥陀佛,念念阿弥陀佛,事事随喜不挂碍,心则渐入西方境。
. 如果要省却烦恼,凡事当跟从大众或他人的看法,不可强就自己的见解,只有自己的事件,可以听自己的意思,这是忍辱的方式。
. 苦行是从苦中越修越不觉得苦,而且慢慢觉得快活轻松,并没有觉得是在工作,这就是业障徐徐在消,若是越做越觉疼痛焦躁,那就是业障在翻绞。不要以为佛菩萨是多苦,佛菩萨已从苦中磨得业障清除,没有苦感,做什么事都已轻松自由,而不觉得在做什么,也不觉得自己在度众生。
. 论人的是非曲直,心里起不平烦恼,那就是自己的错,自己的错误。不去管他是非曲直,一切忍下,自心安之无事,那才对。自己也无犯过失,这是修行第一道,也是最上修道之法。师父不在时,遇事境缘,要记取师父曾说的教诫,忍之,心安之,这是最好的一帖药。
. 我们工作,不要说你现在寺里为佛做事,或为师父做,而是为消自己的业障做。我这里没有什么可学的。只是扫扫地,做些苦行。然而扫地并不是一件简略的事,要会扫,要能高兴奋兴地扫,否则,扫地扫得起烦恼,无明业障反而缠上来。 ?? 广钦语录
. 娑婆世界是我们客居的处所,一切皆幻化不实,如戏梦一场,到头总是空,不要贪恋娑婆世界的一切,放下万缘,念佛求生西方,阿弥陀佛才是我们毕竟归依处,是我们的家乡。
. 二心念佛,刻苦修苦行,修行不要在情势上装潢我相。
. 要得到一心不乱,必先无悭贪。无挂碍、无散乱心才可,这个出家众比较容易做得到,在家众则种种俗务挂念,放不下,较不易办到,出家人身、口、意三业清净,都摄六根,便能得一心不乱。”“打七念佛,为的是要得正念或开智慧,是要去除色、声、香、味、触、法,得六根清净。出家人也是在打六根清净,而不是在打吃得好或什么。”“出家人要修戒、定、慧,俗家人则修不妄语等五戒。经、律、论三藏亦很主要,一面看,一面行,智慧开得比较快,经藏的智慧,在吾人心中,这个无量无边如海的智慧,不是用开示或讲经可以开出来的,这是一种般若智,由自心中自然吐露,而世俗的智慧则是一种凡夫智,是在迷幻境中不自发,如大学生的智慧,在佛门中仍是小学生。
. 我们念佛就是要念到花开见佛,什么叫花开见佛?就是凡事要去火性、要忍受,和蔼可亲以情理行之,对人要亲热和气,不可一副冷峻的霜脸,令人望之却步,当法师的也要如斯能力度众。凡事照道理来,就事论事,不可用懊恼心去应付,对人不管是善人或恶人,都是和睦地同等看待,不要去看别人的错误,这样别人对我们印象好,我们心也清新,照这样做去,心无烦恼,便是花开见佛。
. 凡所有相都是虚妄,一切唯心造,弥陀经中所述西方极乐世界有金,银,琉璃一切肃穆等,均是应答众生对一切相分别贪取的习惯,而方便设立的,使众生因憧憬而专意念佛,与所谓“带业往生”,存在相同的诱导作用。离一切相的清净无碍,才是真正究竟的西方。 ?? 广钦语录
. 参学是在参自心,参我们的烦恼心、烦闷心、对人善恶是非的分别心,参我们对一切的境界不起分别,不起烦恼,得无烦恼心、无挂碍心,是心参。
. 不要嫌别人这点不好,那点不好,不是别人不好,是自己的无明业感在作怪,没有智慧,不能越过。
. 念佛是最简便的,不像持咒还须费头脑,无论做什么事,心内默念佛号,有念像没念似的,恒常如此,才能有造诣,念佛是最基础的,密宗也要念佛。
. 那些溺在父母身边的,终长不成人,而那些分开父母的宠溺,在外奔走的人,反却能炼成大人魄力。就像溺在母猴怀里的小猴,有时会被母猴抱得活活闷死,而那些独破跳跃在山林的小猴,反而活得很好。修行要在最困苦、最不好的环境,越是能修忍辱,越有境界折磨,才是修行最佳的环境。
. 妄图多的人,需要做一些杂务事,将动机有个寄托,否则妄念纷飞,要他念佛也念不下去,只有善根利的人,能够悄悄地念佛念下去,一面工作,一面念佛,会匆匆地不感到在工作,而且天然会生起平等心。 ?? 广钦名言
. 戒行清净,六根不染,是入禅的第一步基本,要如龟缩头,住于清净无染。六根不净,妄念尚存,无明未破,便无法开悟。禅堂打香板就是在打你的无明。
. 学佛要具足信、愿、行,仅有信还不够,还须要有成佛度众生的愿力,这样碰到业障逆境时,才有方法以这个愿力来动摇自己,不致退心。只有信心而无愿力的人,遇到逆境很轻易就退失道心的。遇到逆境时要以念佛来战胜它。
. 用斋时默念: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愿度一切众生。所谓的愿断一切恶,当我们拿着筷子争夹好菜的同时,便是一种恶念。
. 我们出家,是看破爱别离苦来出家的,所以说出了家便忘了家,如果还跟家里人牵缘,则身虽出家,心中的念头却没有出家,临终时,念头会被这些爱别离苦缠住,无法跳出轮回,且与家人牵扯,自己也会庸俗化。不要与家人扯爱别离苦,不与人攀缘,则念头自然清净,到时要往生西刚才有生机,到极乐世界得不退地后,才有办法报亲恩。
. 金刚经里头讲,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你说明看看?”某某师无言以对。老和尚嘱在旁的传某师为之讲解,传某师说:“若人在好言、恶言上起分别,在形色相上分别善人、恶人、好事、恶事,而起执着憎爱,以此分别执着的业识习惯,是无法进入如来清净解脱的境界。 ?? 广钦名言
. 念佛,念到心中只单纯一念,无其他杂思想,便能预知时至。若还有其余思想,妄念障住,虽念佛也无法预知时至。
. 越是在修行的人,那些无始来的罪业越是会现形,幻成种种境界来折磨你,使你受苦,像身体的疾病或精力上的打击磨难,这些磨难会刺激你,使你体悟到娑婆人生的苦,而志求出离,你必需跳越过这些阻碍,超出人身的种种灾难,才能得到喧扰安泰,成绩净业。
. 世俗人得富贵的,是过去生中布施的功德来的,今生享受福报,若没有无常的磨难,种种的挫折来刺激,便会陷溺下去,不知觉悟,如果不知再以福布施,种来世人天的因,等福消寿尽,便会堕落,反而是福中藏祸。钱是无生命的东西,人则是万物之灵。所以,我们要会利用钱,不要被钱所利用。有钱要会布施,脑中才会清爽息念,才会消业障。否则,终日为钱烦恼,一直绞业障,这就是被钱利用了。
. 要因为对世俗种种的挫折磨难,发生怖畏厌离,以为出家便可以避开这些痛苦,过清净恬静的生活,事实上,出家更是有各种的挫折与苦难来折磨你,只是所不同的是,世俗社会的苦,是生死轮回的业,再如何斗争、吃苦,仍逃不出六道轮回的路;而出家的种种刺激挫折,却能敲醒我们的觉知性,由其中历炼出解脱的智慧来,终而了脱生死。
. 修行就是在修我们这忍耐性,修这种种逆境,凡事要能忍才是修行。恬静顺意的境界有什么可修?就是要在横逆的环境去磨、去修,万般事总要顺别人意思,事事忍辱,最后终会有利益,如果再分个我是他非,烦恼就惹上来了。 ?? 广钦名句
. 事事逞能干,样样要占优势的,最后都会失败。不要认为自己是大学生,样样比人行,不接受别人的话,那么这毕生是不可能再有提高的。常识分子老是在思维上转不出来,被自己的思惟所缚,而起我慢心。
. 那些越是能干,越是有才干的人,越是要卑贱谦逊,要以大慈悲来待人处事,才不会失败。
. 人家凌辱我、欺侮我、占我廉价,假如我们能忍下来,不去琐屑较量别人占我多少便宜,也不去挂碍它,这样,岂但宿世业缘打消,且当下便能安静无事,又能增加福慧,延伸我们的寿命。”
. 念佛、为常住奉献心力、利益众人,这便是修福慧,可直了生死。若仅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不为众人,以后会堕下去。我也是在为众人,修众人福。
. 我们出家人,寄形天地间,这天地便是我们栖身办道处,还要找什么地方?出家人游山历水,到哪里便算哪里,并不是要去找什么道场,而是看自己有没有愿力,有愿力,林下竹子三两根编辑一下,也可以居住,也是道场,有愿力克服每一环境的障碍,心便能安定下来,这样,在每一个道场,皆能安心办道。 ?? 广钦名言
. 大弥陀经中所说的西方胜境,不过是佛以此引诱众生,使其念佛,令精神上有寄托与目的,主要藉由一心念佛,令三障排除,心无妄念,而达自性西方,皈入极乐。
. 若人专心系念佛,则念佛可扫妄念、垢尘。一心念去,至业障消尽,则智慧眼开,心无挂碍,自心则比西方境,以此无垢心情,命终后即感莲花化生,佛菩萨众会一处,经中的西方境,昭然在前,一点都不虚伪,佛绝无妄言。
. 佛说净土三经,示西方实境,畅演往生的捷径,亦不过是普摄群机,教化众生,令生欣慕坚固的心,一心持佛名而生西,到达度众生的方便法门。
. 什么事都要学习放下,不要执着,不要样样记挂在心。自己了生死,才是要紧的事,不必去理睬别人在演什么戏。否则,自己随着起烦恼,一起堕到三恶道去。
. 一个人若是生活越享受,吃好、穿好,就会助长他贡高我慢的个性。个人前提越优胜,则我相越是明显。 ?? 广钦名句
. 修苦行就是对一切粗贱的工作,都要无分别地去做,重要在磨我们的傲气、消业障。有苦才有行好修,没苦就没道行可言。
. 我们人性是四生中最灵的,但是,我们往往不懂佛法因果,为了一己的贪欲,想吃肉到任意宰杀,你看,当我们在杀那些动物时,他们也知道死苦,哀哀而鸣,而这哀鸣就是恼恨,杀了它,我们就与它结下了冤业,未来冤冤相报,生生相杀,永脱不出身死轮回。所以,我们出家受戒要戒杀,即是这道理,戒经中告知我们,不可伤害一切有情众生,不可杀戮生命,要我们去遵照,而在我们修行功夫尚不能持得很清净,完整不损害到性命时,我们必须持“不故杀”的准则,否则便有差错。
. 要知道,我们得了这个人身,是要来修行的,是要过人身劫的,看看能不能籍这个人身来了生死,成佛作祖,不要再依这人身,再造贪嗔痴的业,贪好吃、贪美服、贪享受。贪子女儿孙福,在六根尘中做梦,不知回首修行,那么这番人身过去,四生之中就有我们的份。畜生道中,牛、马、猪、狗等是我们人去做的,饿鬼道也是我们去投的,乃至地狱道、化生类、湿生类,一切都是我们这个心去造成的。十法界中,一切都是依我们这人身所造的各种业去构成的。所以说,我们是在过人身劫,由这人身可修行成佛作祖,亦可造业堕四生轮回。我们现在出家了,就该依着佛法,找到一条修行的道路,看能不能由此超出生死轮回,脱离娑婆苦。
. 我们出家是在修心思纯一,不混乱,不与亲友过火攀缘。我们出了家,就是断了家,若父母家人来看望,我们以对待普通信徒的平等态度,体贴一下对方即可,若是过于攀缘,不但亲情的爱别离苦断不了,且心理会狼藉,攀缘到后来,出家不像出家,还俗又不像还俗。台湾的出家众,就是败在这里。
. 这世间,就像一场迷梦,什么都要看破,不但财不能贪,贪财,苦楚就随之而来,名也不能贪,贪名亦是苦,娑婆世界没有一样我们可迷恋的。我们出家人舍来世俗的一切,粗衣淡饭修苦行,做常住的事,好处民众,心有寄托,则妄念不起,业障自消,心无挂碍,一天过一天,这就是修行。 ?? 广钦名句
. 出家,不是用六根行事,用六根行事,还是生灭法。年青出家人,要好好尽力修行,要提起重振佛法的志气。
. 我们说出家修心,心要怎么修?就是没有分别心,心净则是佛。我们轮当执事人,与十方众人接触,就不能去分别对方,不论是俗家或出家,一律平等对待,不起分别心,我们度众生,就是以这无分别的心在度众。俗家人不晓得这道理,凡事论好论坏、分是非、别爱憎;而我们出家人,不论是对、是错、是好、是坏,名义但气宇轩昂,应付应付,无论是耳朵听到的,眼睛看到的,心不起分别,不去执着它,这就是心出家。出家人如果还一天到晚,说这个人好、那个人不好,论是论非的,这就是身出家,心没有出家。我们说别人不好,这个不对、那个不对,这并不是对方不好,而是我们的眼睛看出去,耳朵听到,在分别好坏,而这种分别,直接通到我们的心,让我们的心起烦恼。
. 说人的是非,自身就是一种恶念,如果我们不去分别,我们的心自然就会安定下来,如果我们看到不对的事情,或不如法的人,可能心理明确,而不表示出来,那才是真功夫。
. 别人对我们越是不好,我们越是要发慈悲心善待对方,要对他越好,越要度他,不可像俗人个别起嗔心、结怨仇,出家人心要无嗔。
. 静坐,是坐无色相,不是滞静。离一切相,心无所着,才是静坐的意思。由这清净空无色相中,行、住、坐、卧寻得一不着一切的法,心无所贪恋、爱着,而走出生死,入解脱之道。 ?? 广钦名句
. 修行人相对要利他,也唯有一切利他的苦行功德,才能脱出人我的限囿,离我相的一切倒置想、贪想、愚痴想,以及因执私我相,所起的种种烦恼,也由是徐徐得解脱,自性中无穷三昧渐现前,也惟有如此,一切以利他功德为条件,一切以脱众生苦厄为怀,则自身无事,气度渐宽。
. 我们打鼓时,念‘公事办,公事办,公事办完办私事’,就是不可人劳我逸,只图自己念佛、拜佛、诵经,这些是属私家的事,若不发心于公事,一味地自私,只顾自己的念佛、拜佛,这样的修持,乃是执我相,心肠只有越来越窄,一辈子无法解脱。反之,将身心奉常住,为世人做一切功德,令他人得到利益,这样,虽然没时光拜佛、诵经,但一切的经藏已在其中,则智慧渐开,心怀渐广。
. 心若至诚,则念佛时,不但有异香华光的瑞相,即使在山中,以三根草为香柱,也会发出香味来,佛菩萨是遍满虚空的,不仅在寺内,心至诚,就与佛相应。
. 修行乃修自心,心若清净,则一切无碍,度众亦是在自心中度,不必出外尘劳,但住一处,即可随缘度众生,也不用专择知识份子,一切众生--胎、卵、湿、化四生都要平等度之,不分离,贫贱、愚痴、颠狂之辈,亦须度他们。
. 我们生是由业感而生,却往往带着更多的业而去,如果不知入佛门修净业,在茫茫红尘中,为声色所役,为物资等欲乐所缚,贪嗔痴业造得越多,命终后,堕得越深。 ?? 广钦名言
. 既然知道进佛门,听了佛法,便利多念佛、拜佛、布施,将来才有个好去处。学佛人念佛,便是要在纷纭扰扰的六根尘中,寻出一条超越生死轮回的路,佛念得越多,善根增加,正念增长,才不会随妄念业障流转,才有办法了生死。
. 要成佛道并非单纯念佛而已。念佛可增长佛根种子,善根利的人,将来还会有因缘入佛门修行,修行人念佛,本身还须受种种的病难与劫厄,以消宿世来的业报,所以,修行人都要吃苦,受种种的劫报,方能成就佛道。释迦佛不是一世便修成的,他也是经多少的阿僧祗劫,受了多少的苦厄,才修成道的。
. 有的人不明白修行的个中原因,谓出家人修行,也是病苦,也是灾厄,也会这般死法。殊不知这色身外表的病痛,与外境上的灾厄,虽然与世俗人等受无异,但是这灵性的昏与明,则大不雷同。世俗人这般病厄灾害后,命终时,灵光昏昧,为业所牵,仍不免堕落四生轮回中,而修行人却能舍下这一身的业尘,一点清彻灵明的心光,超出六道,直往西方,这是大殊特别的。
. 修行人就是要在这色、声、香、味、触、法的业识顺逆中求解脱,无魔不成道,成佛哪有那么便宜之事,不经苦行,不经魔障,如何去历练无明烦恼,修行人就是在修魔障,唯有冲破魔境中的无明烦恼,方能得到解脱,也唯有舍下色声香味触法,心无挂碍,才能得到清净解脱,才能显出菩提心来。所以,修行人不能怕魔障,不能贪图安宁顺境,那样是不会进步的。
. 达五蕴皆空,必须持戒、忍辱、英勇精进,改脾性,必须攻破无明,随缘都好,如果起无明烦恼,人我奋斗,那就可惜了。 ?? 广钦语录
. 我们修行,吃的苦难有多少,福根便有多少,福的深浅,视所吃的苦多寡而定。
. 修行乃是舍下身心,修一切功德,行菩萨道。发菩提心,发大愿力,粗衣淡饭,一天得活,便修一天的行,今天不必挂碍来日的事,万事随缘。
. 四生之中,每一生类各有其习性、规律,其中以人道为最灵,余三生类灵性较钝,但人类所为却是四生类中,最糊涂不智,行事也最无法则的。
. 我们这个色身会生老病死,有一天会抛弃,是没有用的东西,我们要捐躯,应用这躯壳来修苦行,磨砺它,不要太爱惜它,以祛对这形相的执着。一个苦行修美满的人,他的心会照出自己自性的灵光,会照出从前的事情来。
. 在厨房是在行普贤行愿的,以前,观音、文殊等诸大菩萨,都是从厨房中苦行出来的。在厨房要惜福,米泔莱叶不可轻损,不要说丢了可吃的食品没有因果,戒神、监斋菩萨可都把你记入帐里,将来还得做鸡、鸭、猪、狗来吃这些。 ?? 广钦名句
. 如果我们自心安定,则自然没有事情,天天心定神足,心无所求,但随缘一天过一天,心里自然快乐、欢喜,这个就是西方境界。西方何处求?西方即在吾人的内心。反之,心若不安定,则经常会有事情产生,到哪里都不会安定。
. 在胎、卵、湿、化四生中,我们每个都曾去做过,在别道中受完业报,投入父母胎中转为人身。所以,今天我们所得的这人身是从哪一道来的,我们不知道,每个人都带着不同的业障来,若不知归命佛、法、僧,持斋、戒杀,勤心念佛,此身受报尽,将转入何道,自己也懵然不知,带着新的罪业而去,如此一去,人身也就难保了。
. 出家人与俗人究竟不同,粗衣淡饭,行住一切从简,以去贪念,消除业障,若是再斤斤计较吃好、穿好、住好,则令智慧昏昧,徒增妄念业感,色、声、香、味、触、法,还是属于六道沉溺中事,是以出家人,食但果腹,衣但蔽体,不要汲汲于衣食事,因那是属于四生的种子。
. 出家人跟在家人不同,在家人有争夺心,同是一件东西,譬如我手中这顶帽子,如果我说这是一顶帽子,大家都不会要,如果我说这是一件宝,大家就过来争取。出家人的宝并不在这娑婆世界,而是西方金银、琉璃七宝合成的及时行乐。
. 修行成佛,行菩萨行,乃至广度众生,都是靠我们内心的愿力,如果心坎的愿力刚强,必能渡过重重难关而心不退转。如果确切是兢兢业业,有行持到那个水平,做作佛菩萨及天龙八部都会感应拥戴,而达成欲望。 ?? 广钦名句
. 人是带业来的,来这娑婆世界,受轮复生死烦恼苦、受五蕴之苦,眼睛贪看好的,耳朵贪好音声,舌嗜甘旨,成天只知道要如何经营,要穿好、住好、睡得舒适,在世俗以为这是天经地义,以为人生只是为了受罪作乐而已,殊不知道这番作为乃是造业,造了一些贪业,带旧的业来,再造新的业去,而人身也就再难得了。而佛法中的作为,是福慧双修,是把自己的身心付出,全为了利益他人,不着形相,而不是贪一己的私利,虽不为己,但在为人之时,同时利益了自己,是自利利他。虽然我们每天做种种的事务,穿衣、吃饭、睡觉等等,但这些都是有形相的生死因,必须还要了解,我们尚有一个不可见、不可闻的一面,那一面并没有在看、在听,在吃,或在做什么,是一条真正解脱的道路。我们带恶业来到这个娑婆世界,要晓得入佛门,由佛法中找到一条解脱的好路回去。一个人在生之时,若不能得到解脱,则死后不可能得到解脱。
. 世间的父母子女,乃是彼此债主,今世做你的父母,抚育还债,他世则做你的子女,受你的养育,如此,一世一世,怨亲接踵,彼此互养,无有终止。而出家乃是要断绝这条生死债缘,将世俗爱别离苦的亲情,转为度这些亲人来皈依三宝,同来念佛、拜佛,度他们出娑婆世界,免生死轮回苦,这样才叫做大孝报仇,否则,父母未度,这点恩惠,还会使我们再入娑婆度他们。实则无始以来,世世相生,六道中都是我们过去的怨亲眷属,因隔世相远而忘失,今生为父母兄弟,下世可能为怨家债户,有的甚或陷入地狱道、饿鬼道、牲畜道等三恶道中,所以,我们度众生,必须怨亲平等,慈悲一切,现世父母、兄弟固为亲眷,一切众生亦为过去生的亲眷,故要发大悲心,誓度一切众生,像大愿地藏王菩萨正常,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 出家是无色相的,是粗衣淡饭,是信愿行,没有讲求吃好、穿好、睡好或是去念书,这些是属于社会风俗的形式。我们出家就是要从衣、食、住中去掉我们的贪念,粗衣淡饭,修一些苦行来消业障。过去的佛祖、高僧,他们并不识什么字,可是他们靠他们的愿力,由这样修行过来,最后自己开悟出来的。我们学佛就该以过去诸佛、祖师修习的方法,来做我们修行的模范,这才叫学佛--学佛的榜样。否则,只一味地念书,今到最后钻不出来,那些秀才、大学士、有学识有位置的人,他们要是进佛门,还是要从扫地、劈柴,学我们拜佛、念佛起步。
. 诸位在家居士,如要你们粗衣淡饭,学做佛,那是不可能的事,大家也是走文字般若、参研经典的路,所以,诸位在家学佛,还是以念佛为基本。不要看念佛很简单,业感重的人,会念得索然无味,而起烦恼念不下去,所以,各位如果能一句佛号,一直念下去,那也是不简单的事。
. 放下,并不是口头上的放下,是要临终时正念现前,没有一点家庭的意识,没有亲眷家眷的爱分手苦,这才叫放下,如果还存有那么一点家庭意识,那仍是生死轮回。要知道,我们来到这娑婆世界,是带业来的,要在这娑婆世界中,走入空门,找一条摆脱生死苦的新路去,不要再为贪享衣、食、住的舒服,而更造一些新的恶业,再重入生死轮回的旧路中。不要贪长命,如果不会修,不会走解脱的路,即便活了两百岁,也不外是多造一些业,两百岁一过完,还是要生死轮回。我们这个身躯是有生有灭的东西,毕竟要损坏,是无法让我们永恒依附的,要看破,要放下,而我们这灵灵觉觉的灵性,才是不生不灭的。 ?? 广钦语录
. 如果出家不知道要吃苦、舍悭贪,讲求吃好,讲求安适,那又何须来出家,又与俗家人何异?我们吃饭不讲究厚味,就是舍口欲之贪,但凡能吃的就吃,能吃饱就好,这样才能舍悭贪,开我们的智慧。以前,我们在大陆承天寺时,寺中共有百多位僧众,逐日一清早便到菜市场,捡那些人家不要买的菜叶回来煮,每人吃饭就是一盘罗汉菜,哪像现在,花花绿绿地煮那么多盘,任情地吃,而且生涯还求享受,不会为常住省钱。像以前在本寺的出家众,山中有柴枝不去捡,偏要花常住的钱,去买煤炭来烧,还得从山下请人挑上来,费钱又费劲,自从风闻师来了当前,才不辞辛苦,开端上山捡柴,日用杂品也都由山下亲身挑上山。
. 当我们论说他人长短时,不是他非我是的事实,而是我们的耳根、眼根在纳受、分别外物,是自家贼在劫功德财,我们修行就是要守住六根门头,别让它在声色上追赶,这样,烦恼就进不了门,时时紧闭六根,耳装聋,听若无闻,眼装瞎,视若无睹,鼻不拣香臭,口不挑精粗,耳不贪美言,眼不贪境界,自锁家门(即锁自家六根门头),专意念佛、拜佛、看经、静坐,打札本身的工夫,哪里还有闲情对外攀登?
. 不要看别人对错误,要自己多检查,看自己有没有做好,修是要修自己,依法不依人,要恭顺三宝。只有是众生都会有错,但他哪一天懊悔了,就能改过做好,四生都有佛性,有的胎生很通达,比人类更灵,只是它不会讲话罢了。
. 众人为五欲所迷,想吃好的,杀生滋润身材,殊不知吃的是自己的肉,吃人家一斤,必定要还十六两,这是逃也逃不掉的。就是这样终生皆在还债讨债,逝世死生生永远跳不出循环的圈子,况且所吃的是以前父母的肉,于心何忍?
. 道教修道人与佛教是不同的,佛教修行是为了生死,道教则修永生不老。道教中有的很精进,他们也有一个罗汉体,有些罗汉体已经在山中活了好多少百岁,还没有死,但是即使再活百千岁仍不究竟,因为不能了生死。而佛教的罗汉修生死的解脱,要断祛见思二惑,要能舍身,不顾这个身体,不怕苦,修身口意三业,六根清净,才能解脱生老死苦。 ?? 广钦名句
. 打佛七是要度众生往极乐世界,娑婆世界的境界有生有灭,西方的境界是不生不灭,我们现在到别的国度,还要买飞机票,如念佛念到一心,则十方领土皆可到。念佛即心心不离佛,念得清清晰楚,听得明清楚白,要字字清楚,居心想,用耳听,用口念,要摄心专一佛号,万缘放下,要依此音声,才能一心,没有能念所念,你在念或我在念,大家都依此佛号才能一心,西方世界也是依此音而念,一心就是专注此音,听音声而念。打佛七不要被俗念拖走,如不潜心,则惋惜来这一趟,故要一心念佛,一心留神音声。
. 练不倒单要有善根,不是容易的,没有说要用什么方法?怎么去训练?这样就有执着,这是一个有善根的人有心去修,在行之中有一正念,自然而成的。师父教你们独一念佛,师父以前在山上是随缘,众生能吃,则人亦可吃,天人供养自然,如果饿了硬是要忍,身领会饿坏了。修行是专心,不要去练那一种不倒单、不吃东西,师父修到现在,一直有一种感到,即修行万一走错路,很危险,唯有念佛最好。如果是走错路,人身难得,有良多人过错了。
. 事事都要能明理,随顺人家,才能指导人,否则自己都不能明理,怎么领导人?我们出家人,要以佛法佛理来指点教化别人,否则就成俗化运动,事不能随顺人,就是无度量。
. 受戒是受什么?是受忍辱,依忍辱修行是根本。依此去做,到哪里都能感化人,修忍辱即有德行,故人见生欢乐,亦可感召人。
. 自己原来的面目,要靠自己悟出来的。听,乃属于六尘外面的境界。修行是修什么?是要修衣、食、住的淡化,去贪、嗔、痴,不讲求衣、食、住的舒服,不要和世俗人一样,否则就变成了政治法门。苦行是要我们得解脱,要清楚去的一条路,去解脱生死。 ?? 广钦名句
. 如果真心想修行,是各自的福分,故应福慧双修。每个人要把以前所带的业障消除掉,其方法是:拜佛、念佛、发心做常住工作、不计较,如计较则生烦恼,即造新业,如不计较,我们的福慧就会增添出来了。
. 父母生我们,不知从哪里来,但我们现在要找往哪里去的一条路,等于了生死。不出家在社会上只是吃三餐,逐生死而已。
. 作甚持戒?修行中即是佛菩萨从没有离开我们,都还在,虽示涅?没示现,但经、律、论仍在,佛菩萨会教,不要以为没有人传就没有了。
. 妄想来时不要怕,不搭理它就是,它是它,我还是阿弥陀佛一直念下去,妄想无自体,以后自然就少了。修行要吃得了苦,愈吃苦才愈有心得出来,我们人要学坏很容易,学好的很难。一个人如果吃太饱,头昏沉想睡,睡太多,以后变蛇。
. 现在佛教在世界上,大体都在弘法、宣扬,虽然很广泛,但是真正要修行很难堪。较早的人善根较好,但很少出家。现说释儒道三教,佛教是修戒定慧,儒教是修礼义忠孝,道教虽然也有道,但没有佛理存在,不得解脱,最后仍要归净土才能了生死。我们佛教也应出家修行才行,出家不是要过好日子的,是要在衣食住上修,看是否每一样都能舍,才能修到行,每一样愈简单愈好,以便利不起烦恼,心才愈坚,妄想才少,所以说要粗衣淡饭。 ?? 广钦名言
. 我们出家人,不要有贪念,才能除烦恼、去贪嗔痴,不要和在家人一样,吃要吃好,睡要睡好,出家修行谦说“贫僧”,就是每一样要愈简单,才愈有修行,不是愈充分,否则贪念还存在,没有除去,而他也说他在修行。妄想是从贪念生出来的。
. 父母生了我们,我们才有知,父母未生我们之前,我们在哪里?现在我们会不会懂得死到哪里去?现在来出家,就是要找条诞生死的路,不要再来轮回。所以说如果要了生死,就恬淡诸愿望,学戒才不会乱做,才有规则,当真做,不放逸。我们谈苦行,苦行是我们的祖师普贤、观音、文殊、地藏这些大菩萨的行愿,今天就照这些大菩萨的行愿来修行。
. 鱼吃小鱼,人像大鱼,什么都吃,就是最凶悍的老虎肉也吃,故业障深重。若不好好求忏悔,多礼佛,等到弥勒佛出世娑婆世界时,则一点善根都没有,更不用说要修行了,若能多礼佛,求忏悔,好好修行,多种善根,到时候说不一定能成为弥勒佛的弟子。
. 烦恼、活力时,不要执着查究烦恼是哪里来,若执着则心不开,不能安心办道。往前进,什么事都要看得破、放得下,还是把阿弥陀佛挂在嘴边,才是最要紧的。
. 遇有烦恼或有什么不好的念头,就向阿弥陀佛说:又来了,又遇到了,要念阿弥陀佛,说烦恼快走,没这回事,以心治心。 ?? 广钦名句
. 父母生我们恩情很大,不出家要报父母恩很难,由于都是冤亲来的,出家要上报四重恩,要父母也能了生死,才是度他们。父母不仅是这一世的,不出家就不知道,还有以前那么多世的父母,所以不要起想父母的念头,不要一直想父母的事,这是生死念头。父母喜欢我们嫁人,像他们一样,爱别离苦。如果你喜欢这些,以后你爱怎么演都可以,可以演更自然的戏,也不必礼、义、廉、耻,畜生中都没有这一些,更自然。
. 父母对我们越好,越是有恩怨。出家与社会是相反的,越疼我们的,到临终时,越放不下。不要始终想父母如何如何,应一心于道上,否则又是爱分离苦,生死轮回的路真危险。
. 不要拿那些坏东西放在心里,很痛苦,不要爱英俊,穿我们这件衣服(指出家人三衣)直接到西方,如爱美丽,以后有自然的衣服穿,不用做的,有的还没有去,就已经在装那个形了。
. 在家人看不懂,以为我们苦,如果道心不牢固,如活在阳地狱,感到什么都不好、不自在,又有烦恼。有的道心比拟坚固,但以前的种子还在,师父讲是讲,你们听是听,外境的影响还是很大。
. 经典即是路,烦恼时拿来化解,要会用。有烦恼来,会利用,烦恼即菩提,不会用的,烦恼即是无明。如烦恼来不知解脱,着于烦恼,有如吃错药,吃到毒药。药是随人吃的,要吃对药,不要吃错了药。要回光反照,把它改过来,不要说别人不对,一说出来就是自己不对了,这个“口”很重要。 ?? 广钦语录
. 总说别人不好自己好,说好就愉快,说不好就难过,就是你我相。修行如有你我相,则修行不安,若存我相,每样事都有我,把我看得很重,分得很明白,这样对我们自己不利,每天都有烦恼。
. 别人讲我们不好,不用赌气难过,说我们好,也不用高兴,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坏。
. 佛教中最怕是非,说是非的就是是非人,是造口业,所以不要说是非,修行就是这样修出来的。如果不出家修行,老后即像自己的父母,带着烦恼入轮回中。台湾女众很荣幸能出家,大陆上很少出家的,念书的也未几。
. 信徒来,要善言召唤,请他们礼佛、吃饭、寺里逛逛,这是结善缘,也是修行。第一要点,不要老把出家人的高傲相摆出来,这就修不到行,要晓得他们也是在修行。要行菩萨道,不要修坏行,要修睦行,不要数说别人骂别人,譬如有信徒要来厨房拿货色,要好好问他:“有什么事?要什么东西?我帮你拿。”不要以不好的立场对人家,这样才干度众生,否则别人看了会说:“出家人还不是这个样子,有什么好?”修行要修到有智慧,什么事遇到都会敷衍,讲话也要知道怎么说才圆融,本人站稳了,别人也爱好接收,也不造业,故咱们要养慈善心,行菩萨行。
. 做事情是用来调心,心才不会乱想。我们出家人做事与在家人不同,即所用的心不同、思想不同--在家人做事是为赚钱,出家人做事是与道合,否则看起来和在家人一样,都是为三餐做事情。 ?? 广钦语录
. 事如何能办好?大家要相互配合,不是用话来耍使人,这一种要防止的。要好好讲,讲清楚,以种花为喻,不知道的做一次给他看,否则事情做不好,又起烦恼。
. 有的人说话令人起烦恼,不能安置人的心,令人不知怎么好,又要别人听他的。其实他听不听别人的?成果他就在那里心沉闷,起烦恼,解不开。
. 心若清净,就有精神,做起事来有活气。看你们很有精神,在家人穿得那样,却是很懒惰的样子。做事也不是情随事迁的。
. 任何横逆,就犹如钱要让你赚,你不要,就是说境来了,你不修忍辱,反而起烦恼。
. 什么事都能忍得下来,才会先进,就是自己对,也要向他忏悔,那就是你的功德了。 ?? 广钦名句
. 人家在谈话,不要抢着说,等人家说完再说,这是礼貌。
. 牛固然是拖劳,但不知离苦,做牛是以前做官不清白,现在世来还债的。如有人做官把钱拿出去飞到国外,最后来台湾当牛,一世仕进九世牛。牛有二角,虎也怕牛,虎是直直的,牛会转,但缓缓地有一天也会生觉,譬如犁田时,还会教我们(转弯)。
. 处事要谨严警惕,凡事皆有因果,能吃的东西给扔掉或放坏了,皆逃不了因果,因果谬误百出,谁也替不了谁。各人生死各人了,各人吃饭各人饱。
. 讲话要简单,不必要的话勿多言。
. 做事情是练习我们的头脑,有事做才不会打妄想。 ?? 广钦名言
. 家人一味地讲求物质上的享受,爱漂亮,头发怎么润饰,衣服怎么穿,若有钱人,还可以搞这些名堂,没钱的人为了这些就会步入歧途。贪这些香味触法,则四生皆有份,腐化为蝴蝶、猪、狗。
. 衣服只要穿得暖就好,不去讲求好坏。
. 在家人不懂,以为没生孩子就命苦,自叹不如人家儿孙满堂,殊不知他的冤亲债主少。
. 修行要自在,不在乎别人对你的评语,说你好,说你坏,这不是别人不对,而是你自己不能安定。
. 出家修行不简单,出家事情较多,因为冤亲债主皆来讨,故病苦、种种不如意事齐到。若能跳得过,则好修行,跳不过则无法安心办道,故有病苦时,也当委曲自己,多礼佛,业障才会消。 ?? 广钦语录
. 不用看经,看多了迷迷糊糊,凡遇到什么事,皆一句阿弥陀佛,高兴也好,烦恼也好,要阔别是非,也是一句阿弥陀佛,要静下来念佛,念到睡着也很好,一念(一念不生)能超越三界,又一念(念而无念)到西方。修行要眼伪装没看到,耳装没听到,诚实念佛,现在你们都是眼睛睁大大的,细心看看。修行要人家愈不意识,愈好修。
. 经藏在哪里?经藏在我们的心中。但这要智慧开才有措施,智慧不开,看经书是模模糊糊的,若智慧开,则看经书会认为很熟,且又会领悟出另一真谛出来。
. 在佛陀处死时代,魔王无奈损坏佛法,他就说要在末法时期,穿出家人衣服,来破坏佛法,就犹如当初的人,现出家相,而他的脑筋却是在家样,这就是魔。
. 这是前世修来的好因缘,才会你出家、我也出家,一起修行。出家修行要大家和气相处,你好他也好,大家都好。不是和在家人一样,谁好谁不好,这就有爱情爱别,修就是要修这些,冤亲平等。★在家人总愿望子女长大成人,有一番作为,读大学、读博士、赚大钱、吃好、穿好、住好,对儿女有所企望,等到儿女真有所成时,却摈弃父母不顾,盼望成空。一口吻快断时,还想着我的儿子、媳妇、孙子,哀哀怨怨地对儿女还有所挂碍,恋情爱别、生、老、病、死、苦,也随之而至,六道轮回逃也逃不了。父母对儿女的等待,就如同犀牛望月,月光虽能普照大地,但它是有生有灭的。佛光是无色相的,不生不灭,能普照到三千大千世界。但有生有灭的气力强,所以往往念佛念到没有了,却想到这有生有灭的,想去寻求名利,吃好穿好住好。贪世间的一枝草,都要再来轮回。所以修行要修什么?就是修衣食住行、粗衣淡饭、香味触法,修行修到智慧开了,就会用来比方。
. 我们在世间几百年,才即是天人的一天,所以在世间不好过,是苦的。 ?? 广钦语录
. 出家修行不要像在家人一样,犀牛望月,要穿好、住好、吃好,到后来就要披毛戴角还。
. 出家为求解脱--在最根本的日常生活中去修--于衣、食、住、香、味、触、法中不起贪念。
. 我们累世所造的恶业比山还要高,今生出家修行就会现前,所以有时候觉得出家后,业比在家多,我们要有力气跳得过去,如果不伏烦恼又起心动念,那就又造新业了。
. 业障到,无明烦恼起,如无正念则杂念起,处处看人不悦目,处处不顺心,就想离开另找道场,或觉得没意思,还俗去,其实只要一起烦恼,就是自己不对,不论你有理还是没理。
. 做事不要计较,看到没做好的,捡起来做,做事功德是自己的,如果讲别人,那就是又造口业了,做事情不是替谁做的,是为消自己业障而做。 ?? 广钦名言
. 所以出家的好处,你们还看不出来,还不知道,这些业障如果不消,就都要挤在临终时呈现。表面上看出家人似乎吃三餐,做些事,实在出家就是要除这些贪、嗔、痴,及消我们的业障。例如:在擦椅子时,师父说再擦清洁点,你们会想:已经擦得很好了,怎么还这样说?这种主意是俗人的见识,修行要直心,要说:“好!好!我再擦好。”这也是在考验你们的心,所以,修行贵在直心。
. 不要太爱护这个假体,它终有一天会烂掉的,不要太放纵它。愈惜它,它愈坏,有了这个东西就会坏,不要被它利用了,我们要的是那个灵灵觉知,不生不灭的东西。
分享到: 新浪微博 人人网
上一篇:贾岛 下一篇:郭敬明 返回:名人名言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zhi/310409.html

相关阅读: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 诚实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
工作励志名言
为理想奋斗的励志名言
运动场上的励志名言
自我激励励志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