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
务虚就是讲究实际、捕风捉影,这是中国农耕文化较早构成的一种民族精力。孔子不谈“怪、力、乱、神”,就已把眼光聚焦在社会生活上。王符的《潜夫论》说:“大人不华,君子务实。”王守仁的《传习录》说:“名与实对,求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这些思想,就是中国文化重视事实、崇尚实干精神的体现。它排挤虚妄,谢绝空想,鄙视朴实无华,追求空虚而有活气的人生,创造了中国古代社会残暴的文化。务实精神作为传统美德,仍在咱们当代生活中熠熠生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出处】《论语·为政》。
【大意】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理智的立场。
【提示】古人请求做人老实,表现在学习方面,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而且,这种诚实更是智慧,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自身就是一种进步。如果以不知为知,不仅不诚实,而且会影响自己的进步。
正人耻其言而过其行。
【出处】《论语·宪问》。
【大意】君子以说得多、做得少为羞辱。
【提醒】在日常生涯中,应当留神使本人的言行不一,假如只是沉默寡言,而在举动上一事无成,那就会被别人视为“舆论上的伟人,行为上的矮子”。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出处】《墨子·修身》。
【大意】读书人虽然有学识,然而亲自实际才是基本。
【提示】在先秦的诸子百家中,墨子是最讲求实际行动的。他跟他的弟子,都在实践中推行墨家的施政思想。自古以来也有许多思想家、知识家在知与行的问题上作了有利的摸索。李时珍走遍了南方许多省,收集民间药方,逐个加以验证,写成了不朽的药大名著《本草纲目》。仅仅靠书本知识而缺少实践的人,是很难成为大学问家的。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出处】《荀子·修身》。
【大意】行程虽近,不走就达不到目标地;事情虽小,不做就胜利不了。
【提示】任何一项事业都要靠实践去实现。成功的路就在自己的脚下,如果不能实事求是去走,永远沉迷在美好的空想中,那只会一事无成。
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出处】《荀子·儒效》。
【粗心】据说过而不亲眼见到,虽然听得良多,必定会有许多是过错的;见到了而不能懂得,虽然记住了,必定会有很多是虚妄的;晓得了而不去实施,固然常识丰盛,也一定会碰到困扰。
【提示】在古人看来,耳闻、目见、心知、力行,是认识事物的四个途径,但以“力行”最为重要。因为“力行”不仅可以检修通过前三种门路所取得的知识,而且还可以进一步促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
【出处】《荀子·性恶》。
【大意】擅长念叨古代的人必定要在现今寻找根据,善于议论天道的人必然要在人事上寻找证明。
【提示】无论说什么话,如果想要让别人信任自己,那就必须有充分的证据。而证据往往表示失事物的关系性,所以,一定要用发展的、辩证的目光看问题。
谨于言而慎于行。
【出处】《礼记·缁衣》。
【大意】说话要谨严,行动要稳重。
【提示】这句话告诫人们,一个有涵养、有道德的人应该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所以,在“言”“行”之前都要三思而行,切不可凭一时激动而莽撞行事。
君子强学而力行。
【出处】扬雄《法言·修身》。
【大意】有道德的人鼓励自己学习并且努力去行动。
【提示】强学和力行,都要求一个人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努力读书学习,需要有毅力研究进去,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同时要周密思考,把所学和所用有机结合起来。所以,学习不是最终目的,学以至用才是更重要的。
故弄玄虚。
【出处】《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
【大意】从客观事实中去研讨,得出法则。
【提示】河间献王刘德,是汉武帝的弟弟。他一生好学,不爱虚夸。平生的最大爱好是珍藏古书,遇到民间送上善本书,他都找人来抄写一遍,而后把抄好的书给人家,自己保存底本。唐朝人颜师古评论他这种行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是指他所收藏的古书都是真正的好本子,所得古书中所讲内容也都合乎古代事实。这就是“哗众取宠”的原意。后人把这句话引申为对所有事都应当尊敬事实,从实际动身,凭事实谈话。
百闻不如一见。
【出处】《汉书·赵充国传》。
【大意】听别人说一百次,不如自己亲眼看一次。
【提示】虽然“耳闻”与“目击”都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道路,但在许多情况下耳闻的真实性却值得猜忌,因为常常会被传言所蒙蔽,只有自己亲眼所见才更为确切。“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说的恰是这个情理。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出处】《汉书·董仲舒传》。
【大意】站在深潭边上盼望得到里面的鱼,还不如回去赶紧编织渔网。
【提示】凭幻想像而不去实践,正如想品味鱼的厚味却不想去编织渔网,而仅仅站在水边爱慕,是没有意思的。最好的措施就是从小事做起,从当初做起,向幻想的目的迈进,兢兢业业去争夺,终极才干到达目的。
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
【出处】王充《论衡·薄葬》。
【大意】对一件事件最好的证实就是看其是否有效,对一个实践最好的测验就是看其是否有证据。
【提示】王充是东汉哲学家,他最讲究实证。没有充足证据的东西,虽然说得神乎其神,他也相对不信。在《论衡》里,他不厌其烦地争辩,指出鬼之类的货色是根本不存在的。这种思想在古代独放异彩。
名必有实,事必有功。
【出处】荀悦《申鉴·俗嫌》。
【大意】名声必需有事实与之相配,做事情必须有成果来证明。
【提示】这句话提示人们注意,有时候一个人有很大的名气,但却不必定货真价实;有时候做一件事情有很好的初衷,但却不一定有好的结果。所以,在察看人或事时,都要看其真实的情形或实际的后果,而不要听信虚名。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出处】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大意】训练一千支乐曲之后才能理解音乐,视察过一千柄剑之后才知道如何辨认剑器。
【提示】要学会一种技能,不是轻易的事;做个鉴赏家,也要多观察什物,夸夸其谈是不行的。读书要破万卷,下笔才能如有神助。做任何事情,没有一定的经验积聚,就不会有很高的成就。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出处】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大意】古人做学问尽力而为,年少时尽力学习到老方有所成绩。从书本上学到的东西总感到浅易,要想真正弄懂还要靠自己亲身实践。
【提示】陆游冬夜读书有感,写了八首诗给他的小儿子,经典名言,这是其中的第三首。这首诗一方面强调在学习上坚持不懈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更增强调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由于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即便是实在准确的,对自己来说也有隔阂。没有亲自实践,就不能很好地舆解书本上的知识。所以,在学习的进程中,切身实践极为重要。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出处】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四。
【大意】理解得越明白,实践就越扎实;实践越扎实,认识就会更加清楚。
【提示】这句话阐明了认识与实践的关联。认识与实践是相互依附、互相增进的两个方面。认识是实践的条件和向导,反过来实践又会进一步促进认识的深刻发展。只有将两方面联合起来才会使自己的认识更加濒临真理,进步更快。 求新
求新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商汤刻在浴具上的警语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周易》上说:“穷则变,变则通。”又说:“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这些思维奠定了中国文明中踊跃进取、发奋向上的品德,对后代影响很大。如道家主意取法天然,儒家强调进德修业,法家更是从社会改造方面提倡变法求新。求新就要与时俱进,就要引领时期潮流。从思惟观点到政治轨制,从迷信试验到发现发明,从工作到生活,没有求新,社会就不能发展,人类就不会提高。
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大意】一天到晚谨严做事,发奋图强,和日月一起运行,永不停滞。
【提示】这句话是对乾卦中“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一句爻辞的说明。“乾乾”就是孜孜以求的意思,“夕惕若”是说到了晚上还心怀忧惧,不敢有一点儿松散。用做作景象的变化,来比较解释人事,在《周易》的卦辞和爻辞中很常见。《周易·贲》中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的话,表现出对“地理”的器重与敬佩。天之道在于“刚健”,人类要想战胜懒惰,防止祸乱,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就要像天体运行那样强劲不息,永不休止。
日新之谓盛德。
【出处】《周易·系辞上》。
【大意】每天都有新的变化才是大德。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出处】《周易·系辞下》。
【大意】到了止境就会发生变化,变化就能灵通,通达了就能久长。
【提示】这一简略的话语说出了一个真谛: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衰败的过程,大到国度社会、小到个人都是这样。在事物发展到衰落阶段时,就要追求变更以谋前途。如果一味保持本来的旧规则而不思变化,只能僵化致死;反之,如果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策略,革故鼎新,就能破于不败之地。 帝王不相袭,何礼之循?
【出处】《战国策·赵策》。
【大意】从前和现在风气不同,为什么一定要效仿古代?古今的帝王也没有彼此因袭,为什么一定要遵守以前的礼制?
【提示】这是战国时代赵武灵王的名言。为了加强部队的战役力,赵武灵王决议转变中原衣饰和作战方法,胡服骑射,以凑合北方匈奴的骑兵攻袭。他的《胡服令》受到一些保守派的反对,他们用“旧道”“古法”来禁止改革,赵武灵王便说了上面的话。他坚定贯彻新法,终于使赵国富强起来。可见,在社会大变革的过程中,人们不应抱着已经过期的东西不放,而应该适应时代潮流,扬弃那些陈腐的思想观念。 【出处】《礼记·大学》。
【大意】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每天除旧更新,不间断地更新又更新。
【提示】据说这是商朝的树立者汤刻在浴具上的铭文,旨在鼓励自己不断立异,每天都有所作为。据史书记录,商民族从始祖契到汤共迁徙过八次,汤假寓于亳(现在河南省商丘东南),颠覆夏朝,一统天下。《诗经》的最后一首诗是歌唱他的,说各地诸侯没有不来纳贡的,没有不来朝拜的,都尊商君为长。汤的成功,与他日新又日新的寻求是分不开的。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出处】《宋史·王安石列传》。
【大意】天象的变化不用害怕,祖宗的规矩不一定效法,人们的讨论也不须要担忧。
德贵日新。
【出处】康有为《论语注》卷九。
【大意】最宝贵的品格是每天都要更新。
【提示】康有为是我国近代有名的改进主义者。他这里所说的“德”,内涵普遍,既有道德、操行之意,又有抱负之意,还能够包含德育的内容。康有为处在社会大变更时代,新旧交替,人们的道德准则、行动标准、社会风尚都一日千里。他身临其境,亲历其事,深感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也应遇上时代潮流,因而提出了“德贵日新”的思想。
【出处】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大意】只有不断地进取,所以才会有一直的翻新。
【提示】《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的一篇充斥豪情的杂文,针对当时日本称中国为“老大帝国”的说法,提出了“少年中国说”,以为中国的运气在未来,中国的愿望在少年,老拙的中国正在逝世去,少年的中国如“红日初升”,必将“胜于欧洲”“雄于地球”。“惟进取也故日新”,是梁启超这位近代改良主义者对少年人的冀望,也是对少年中国的盼望。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出处】《荀子·劝学》。 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
【出处】程颢、程颐《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
【大意】君子在学习上必定会日日更新,日日更新的人才会天天都有先进。不能日日更新的人就会日日退步,素来没有不进也不退的人。
为学须觉今是而昨非,日改月化,便是上进。
【出处】朱熹《朱子语类》卷八。
【大意】做学问必须常常觉醒到今天比昨天有所进步,有所超出,日有所改,月有所变,就是有所长进。
【提示】朱熹是南宋的大学问家,他的学问被称为“朱子学”。这多少句谈论是他终生做学问的教训总结,重要是讲做学问应日新月异,不断接收新结果,用不断变化的社会实践来权衡自己的意识是否正确,头脑里必须有“今是而昨非”的观念,这样学业能力有所进步。
【出处】王之涣《登鹳雀楼》。
【大意】要想看到更远的处所,必须登上更高的一层楼。
【提示】这两句诗名义上抒发登高望远的心境,深层意义是推重一种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社会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也在不断地进步,每一个人要想追上社会前进的脚步,就必须不断地充实自己、进步自己、更新自己,就像要想远望遥远的地方必须站在更高的楼层上一样。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出处】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提示】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和友人白居易相互唱和的诗中的句子。诗中诉说他们年纪已高,而毕生又历经崎岖,屡遭朝廷贬谪,心中甚是不平,但仍应抖擞精神,看到前程的光亮,犹如病树前头依然春意盎然。后来人们把这两句诗的含意进一步升华,经常寓指跟着旧制度、旧传统的灭亡,社会更活力勃勃地前进,新惹事物如千帆竞发、万木争荣,它们不因沉舟和病树而结束前进。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zhi/210260.html
相关阅读: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 诚实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
工作励志名言
为理想奋斗的励志名言
运动场上的励志名言
自我激励励志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