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是面对无理取闹也能从容,沉着,面对突发事件也能镇静,稳重,每临大事有静气。小编今天就向大家推荐10本推进我们成熟的好书。
1、《送你一颗子弹》
作者:刘瑜
豆瓣评分:8.6分
内容简介
这本书里记录的是作者2005—2009年左右(尤其是2006—2007年)生活里的点点滴滴。在这本书里,被“审视”的东西杂七杂八,有街上的疯老头,有同宿舍的室友,有爱情、电影和书,大到制度,小到老鼠.由于我写这些东西的时候,出发点并不是写一本书,所以不同文章往往风格迥异,长短不一,质量不均,随着社会形势、荷尔蒙周期以及我逃避生活的力度而起伏。
推荐理由
这本书解答了我们许多的疑问,即使是那些无法解答的,至少也让我们知道那些焦虑、恐惧以及自我分析的漩涡并不是孤独的。
2、《一地鸡毛》
作者: 刘震云
豆瓣评分:8.0分
内容简介
《一地鸡毛》是刘震云的中短篇小说集,收录的小说除了被改编为影视作品而被大众耳熟能详的《一地鸡毛》外,还有《塔铺》、《头人》、《新兵连》、《单位》、《口信》和《土塬鼓点后》等篇,并新增刘震云的官场小说《官场》。小说叙写的是当代生活中一个小职员极其平庸琐碎且窘困的生存状态,主人公小林本是踌躇满怀、心比人高,有着高品味的追求的大学生,分配到国家某部委机关上班,接受社会大环境的磨砺.在所供职的单位小林于权势的最底层,在家庭生活中他虽是户主却同样少了可颐指气使的资格.他吃力地扮演着为人夫为人父的角色,不得不为自己处境的改变而努力,讨好脾气古怪的党小组长,卖力地擦洗局长新居马桶上的污垢.然而在防不胜防的人际关系的你争我斗中,他像陀螺一样被人转来转去,精神世界逐渐被抽空个性也逐渐被销蚀而日趋庸常化.《单位》中生活迫使小林在公共生存空间中放弃了自我的个性追求,在《一地鸡毛》中,生活的严峻性则更渗透进他的私人生存空间,使他在个人的层面卜也逐渐摈弃了自我意识。
推荐理由
小说通过充满浓厚生活气息的日常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现实中小人物生活的艰辛与无奈,写活了人们在日常生活琐事下观念的转变.没有离奇的故事,有的只是对一对小夫妻日常生活的描述.小说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对人物进行太多的心理描写,而是以非常传统、朴实的语言叙述了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从看似琐碎的叙述中反映出平常人真真切切的现实境况。
3、《尼采的心灵咒语》
作者: [德]尼采 / [日]白取春彦
豆瓣评分:7.6分
内容简介
曾经的困惑变得简单清晰,曾经的犹豫不决变成果断坚定——内心强大的人,从来就是这样!《尼采的心灵咒语》由日本尼采研究专家白取春彦,采集尼采一生所有著作中最具代表性的226句话,囊括尼采思想精髓,一经出版,便风靡日本,并以横扫之势席卷亚洲,令世人再次着迷于这个100多年前的伟大哲人.翻开《尼采的心灵咒语》,直抵人生的终极秘密!
推荐理由
书的内容很强大,都是摘抄的尼采作品里比较经典的,富有人生哲理的,比较励志的一些段落,静下心来读会有启发,每次不要读的太多,一两篇就够了,然后仔细推敲其中蕴含的哲理。
4、《天黑以后》
作者: (日)村上春树
豆瓣评分:7.5分
内容简介
女孩十九岁,漂亮,是由不法中国人偷运到日本被迫接客的“妓女” .小说开始不久,悲惨场景就出现了:天黑以后她在情爱旅馆接客时,因突然来了月经而被一个叫白川的日本人打得鼻青脸肿,衣物也被抢走,赤身裸体蜷缩在墙角吞声掩泣,床单上满是血迹.半夜在餐馆里独自看书的女主人公玛丽因为会讲中国话,通过吹长号的大学生高桥的介绍,被旅馆女经理找来当翻译处理这场“麻烦”,故事情节由此铺展开去.本书由日本著名作家、《挪威的森林》的作者村上春树所作.故事发生在冬天的东京,时间跨度只有晚上12点到早晨6点七个小时,采用两条平行线结构,分别叙述一对年轻的姐妹,一个在黑夜中昏睡,一个在思考和行动。
推荐理由
村上喜欢人与人之间捉摸不定的关系.游离于真实与虚幻之间,虚虚实实的迷离感.乍看之下有点1Q84的感觉.人物与人物之间注定的流线般的牵扯,貌似无关却又相连。
5、《乡关何处》
作者:野夫
豆瓣评分:8.6分
内容简介
感知故乡、故人、故事中的深沉情感.《乡关何处:故乡故人故事》所收录的文章中,母亲历尽人生苦难68岁失踪于长江(江上的母亲);外婆出身高贵,慈悲温暖,却一生遭遇悲惨(坟灯);大伯少年英姿勃发才华横溢投身革命,爱情也随之而来,但谁知阴差阳错,最终凄凉落寞孤独走完一生(大伯的革命与爱情)……在《乡关何处》中,这等亲朋好友,仿佛就这么站在你的面前,将他们的故事幽幽道来.在野夫的笔下,除了能读到他们个人或悲惨或传奇的经历,还能看到这几十年来大背景下的变革与变迁.《乡关何处》是作者野夫泣血的挽歌,至情至亲至哀,长久积累下的压抑的悲恸比爆发更有力量.野夫如此解释《乡关何处:故乡故人故事》的乡愁:许多年来,我问过无数人的故乡何在,大多都不知所云.故乡于很多人来说,是必须要扔掉的裹脚布;仿佛不遗忘,他们便难以飞得更高走得更远.而我,若干年来却像一个遗老,总是沉浸在往事的泥淖中,在诗酒猖狂之余,常常失魂落魄地站成了一段乡愁。
推荐理由
那些失散的亲友故人,那些漫漶风化的人间故事,都在暗夜里鞭策人们几近麻木的神经.千回百转,长歌当哭,命运从来都是不由自主的,况乎身临其境。
6、《忐忑的中国人》
作者:梁晓声
豆瓣评分:6.8分
内容简介
从《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到《郁闷的中国人》,再到《忐忑的中国人》这部全新、最新作品,著名作家梁晓声再次“发声”,深刻力陈社会根本性问题!另类观点透视中国发展中的困惑,中国人为什么而“郁闷”,为什么而“忐忑”,中国人中为什么充斥着那么多迷惘的青年和无聊的“看客”?作者直陈社会中种种矛盾和纠葛,挖掘人性背后的心理,文化中的缺失,社会中的“看客”,诚恳的笔调、忧虑的声音,入木三分地揭示中国人的精神与生活双方面的压力和忐忑.不读梁晓声,你怎么看透民生、自由、人性、阶层、社会?
推荐理由
官与民,贫与富,这还只是“角色”,真正左右“角色”的是内心深处澎湃的东西.官员们换上了“贪占强迫症”,富人换上了“攀比炫富病”,普通百姓则在“暴民”与“屁民”之间摇摆.这就好像一个跷跷板,两头的负重不但不相等,臂长也不相等,忽上忽下自是难免的,更有摔下来的危险.梁晓声在这本书里直面现状,中国人大概就像跷跷板上的两个人,板上的人固然忽上忽下,内心里更是忐忑不安的吧。
7、《第七天》
作者:余华
豆瓣评分:6.8分
内容简介
“浓雾弥漫之时,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虚混沌的城市里孑孓而行.我要去的地方名叫殡仪馆,这是它现在的名字,它过去的名字叫火葬场.我得到一个通知,让我早晨九点之前赶到殡仪馆,我的火化时间预约在九点半.”这是余华最新长篇小说《第七天》的开篇,给读者留下了足够大的悬念,一个走向殡仪馆、将被火化的人,在死亡之后还能留给读者什么呢?这次余华用荒诞的笔触和意象讲述了一个比《活着》更绝望、比《兄弟》更荒诞的故事,让读者体会到一种寒冬腊月被囚禁于积年冰川里的寒冷,一种剧烈拉锯式切肤的疼痛和虐心,一种茫茫荒野身心俱疲后无着无落的绝望。
推荐理由
小说《第七天》并没有摆脱余华一直以来的荒诞、黑色幽默的叙事风格.《第七天》以马尔克斯式的叙事开头,通过回忆讲述故事的原委,借助于类似但丁《神曲·地狱篇》式的表现手法,对当下中国社会的现实进行些许勾勒.不同的是,小说中布满了大量的描写死亡的情节,在这些不同的死亡故事中,既有作者刻意撷取的,又有作者随意而为的.比如,鼠妹为男友的假手机欺骗事件而死,伍超为爱情卖肾而死……凡此种种,无不勾勒了人性中残忍、黑暗、丑恶的一面。
8、《时代正在改变》
作者:张铁志
豆瓣评分:7.5分
内容简介
无论如何,走过1968年,走过1989年,走过2019年,从埃及到华尔街的抗议,人们还在继续寻求那个想象的乌托邦……没有人有乌托邦的答案.重要的是,对于这些问题,对于这场变革的方向以及明天的具体样貌,每一个人都将是关键的参与者,都会是时代的改变者.在本书中,来自台湾的多面手评论家张铁志,以一贯的睿智理性的批判笔调,挑战既成的政治、商业与文化权力,强调个人抗争和参与对时代改变的作用与意义.本书包含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有关台湾民主化历程及其当代问题的回顾与评论,尤其关注台湾公民社会成长的曲折与艰难,以参与者与研究者的视角厘清大陆对台湾转型的部分误读;第二部分将视野推向世界,既反思民主与市场的政治经济结构,也关注反叛文化与社会运动的结合,无处不在探问时代正怎样改变,以及我们如何可以改变这个时代。
推荐理由
张铁志在这本书里不仅重组修复了我们对台湾民主的破碎的观念认知,更是给我们展现了台湾这艘小船是如何随着观念的水位一步一步升高——也有风,也有浪,还有那无可阻挡的观念的力量。
9、《历史大脉络》
作者:许倬云
豆瓣评分:8.1分
内容简介
在世界史的大框架内,以中国史为经线,将中外历史采合为一体,为补充一般历史教科书而撰写了这样一本类似教科书的读物.本书是关乎人类历史诸多方面的论述,比如文明、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等,小书一册尽显历史大脉络,以全球的视角,纵横交错,颠覆你对历史常识的刻板印象.本书的前半段乃以泼墨山水的手法勾勒人类历史与中国文化发展有关的大方向.后半段是从16世纪开始,即大洋航运开通,新大陆进入世界史,世界已是一个整体的局面下,中国与世界各处的发展.在前半段,欧亚大陆间的种种大事,都以大陆为舞台,海洋为边外之地.在后半段,海洋却成为门户!台湾也是在如此际遇下,成为东方与西方的交接之处,也成为中国东出、日本南下的较量之点.本书的安排是把中国纳入世界:为了今日,理解过去,在世界史的大框架内,立足中国,关心世界。
推荐理由
一部气势宏伟的大历史著作——《历史大脉络》.在世界史的大框架内,以中国史为经线,将中外历史采合为一体,为补充一般历史教科书而撰写了这样一本类似教科书的读物.本书是关乎人类历史诸多方面的论述,比如文明、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等,小书一册尽显历史大脉络,以全球的视角,纵横交错,颠覆你对历史常识的刻板印象。
10、《温故一九四二》
作者:刘震云
豆瓣评分:8.1分
内容简介
《温故一九四二》讲述了一个关于饥饿的故事.1942年,河南大旱,灾民3000万,河南成了母亲煮食自己婴儿的地方.关于饥饿,有“我姥娘”“我花生二舅”的记忆,也有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的考察,共同记录了一个民族最不应该忘却的一次灾难。
推荐理由
也许很少有人知道,即便是中国人,即便十三亿中的你我他她它,也未必了解这件20世纪前叶所发生的一件“不很重要”却又令人“怆然而涕下”的事,它和我们无关,却又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它同样和我们无关,却难以逃避“灾民的后代”这一令人栗然的词汇,这就是一九四二,中国近代史上不存在“重量”的一个词儿。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zhi/1158486.html
相关阅读:励志书籍:90天修炼气质女神
职场励志书籍精选
励志书籍:《凭什么成就卓越》
适合做枕边书的励志书籍
经典:细节决定成败读后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