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春秋时期的小国外交:宋国死要面子活受罪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春秋战国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宋国的策略下,死要面子,结果面子基本上也没有,城下之盟签了,其他国家还笑话他们。关键的是,老百姓的日子没法过,当时宋国百姓是各国中最穷的。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形势图

  自从人类社会有了国家,就有了大国和小国的区别。大国固然有大国的争霸之术,小国也有小国的生存之道。当今的世界也是这样,除了少数的大国,多数都是小国,如何生存,如何有尊严地生存,这些都是学问。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的春秋时期就是国家林立,小国们在大国的夹缝中求存,为当今的世界展示了不同的求存之道,颇具借鉴意义。

  下面,我们从四个国家的典型经历看看春秋时期小国求生存的经验和教训。

  鲁国:舍掉尊严换生存

  春秋中期开始,晋国和楚国两个超级大国展开争霸,所有国家都面临站队的问题。对于鲁国来说,除了要应对两个超级大国之外,还面临北方邻居齐国的欺压。

  鲁国是周王室的宗亲,十分重视血缘关系。在权衡利弊和自尊后,他们做出了一个决定:投靠同是周王室宗亲的晋国,并且“擦掉一切陪你睡”,就算你瞧我不起,我也对你不离不弃。

  应该说,鲁国的策略是相当成功的。楚国距离较远,并不能侵略鲁国。而齐国慑于晋国的威力,也不敢造次欺负鲁国。几次齐国攻打鲁国,都遭到晋国援军的痛击。跟着晋国这个老大混,鲁国的国家安全得到了保障。

  安全得到保障了,可鲁国人丧失了尊严。他们对晋国的无原则服从,导致不仅其他国家瞧不起他们,就是晋国也对他们吆三喝四,完全不放在眼里。

  在鲁国人身上发生过多起被晋国羞辱的事情,可以说国格人格尽丧。

  鲁国曾占领杞国的一块地盘,按理说这跟晋国没什么关系。可是突然有一天晋国来了命令,说是鲁国必须把这块地盘还给杞国,而且还要把城修好。原来,晋国新国君晋悼公的母亲是杞国人。鲁国人这个火窝得可就大了,可是还是要“擦掉一切陪你睡”。

  那一年晋国国君的一个小妾死了,恰好鲁国国君鲁成公在晋国访问。按理说,国君小妾死了,盟国顶多是派个下大夫来参加葬礼。可晋国竟扣留鲁成公一个月,参加完葬礼后才让他回国。鲁成公郁闷透了,召集大臣讨论,想要重新站队,投靠楚国,结果大臣们纷纷反对,执政大臣季文子发表了著名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演讲。

  于是,鲁国继续执行“擦掉一切陪你睡”的外交策略,直到进入战国三家分晋为止。

  舍尊严换生存,这是一种小国生存之道。

  宋国:死要面子活受罪

  宋国其实是个不大不小的国家,比小国大,比大国小。宋国是商朝的后代,当初周朝灭了商朝,周公优待他们,封他们为公爵,而且不用进贡。所以,宋国人一向自称“我们是周朝的客人”,自我感觉超好,自尊心超强。所以,宋国人绝对不干“擦掉一切陪你睡”这类事。

  宋国人的口号是:独立自主,永不结盟。

  宋国人在春秋时期是打仗最多的国家,跟左邻的郑国和右舍的鲁国之间战争不断,可是几乎没打赢过。

  宋国的南面就是楚国,宋国人瞧不起楚国人,说他们是南蛮子。楚国人很生气,所以经常来打宋国。可是宋国人会守城,就是不投降。

  春秋时期几次著名的围城战争,都是楚国包围宋国首都睢阳。

  楚成王曾经率领军队包围宋国数月,宋国顶不住了,于是向晋国求援。晋国出兵,就有了晋楚之间的城濮之战,揭开了晋楚争霸的序幕。

  后来到了楚庄王时期,楚国比晋国还要强大,连晋国都不敢与楚国正面交锋,可宋国敢。事情是这样发生的,楚庄王派两个大夫出使晋国和齐国,分别要路过郑国和宋国。按当时的规矩,应该开具“单位介绍信”向这两个国家借路,可是楚庄王嫌麻烦,就省了这道程序。结果,路过郑国的大夫顺利通过,可是路过宋国的大夫就被宋国人杀了,理由是“楚国不开单位介绍信,就是不把我们当一个国家”。

  后面的故事可以想象,楚军包围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晋国不敢对抗楚国,只是派人忽悠宋国“顶住,我们就来了”。这一回,宋国被围了8个月,悲惨到什么程度呢?反正“易子而食”这个成语就是这次发明的。最终,宋国人还是投降了,“城下之盟”这个成语也是这次发明的。

  宋国的策略下,死要面子,结果面子基本上也没有,城下之盟签了,其他国家还笑话他们。关键的是,老百姓的日子没法过,当时宋国百姓是各国中最穷的。

  死要面子活受罪,这也是一种小国生存之道。

  陈蔡:没病找病 自取灭亡

  陈国和蔡国都属于根正苗红的周朝诸侯国,都挨着楚国。这两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在大国的面前基本上可以忽略,除了站队,别无选择。

  楚国可以随时消灭他们,可是楚国并不愿意这么做,理由很简单:晋国有那么多盟国,出门前呼后拥,说起来是个国际领袖,多带劲啊。如果楚国把周边国家都给灭了,自己不成了光杆司令?看相也不好啊。所以,楚国要留着陈国和蔡国,有几个跟班的感觉还是不错。再说了,陈蔡两国根正苗红,有这样的跟班,自己也有面子。

  基本上,陈蔡两国不仅站队没选择,站什么队也没选择,只能站在楚国这个队。问题就在于,这两个国家没看清形势。他们总想着什么时候回到中原阵营,却忘了屁股决定脑袋的道理。

  春秋时期,陈国和蔡国几次被楚国灭掉(之后被恢复),都是因为背叛楚国。他们不知道,大国之间绝不会为了一个小国的利益而斗个你死我活,小国不过是大国手中的筹码而已。

  稀里糊涂搞不清形势而自己找死,就是陈国蔡国这样的小国。

  郑国:坚持正常国家关系

  其实,春秋时期要说到形势最凶险的小国,那无疑就是郑国了。郑国的北面是晋国,南面是楚国。晋国和楚国之间的三次大战,其中两次是因为郑国。

  在春秋早中期,郑国一开始是谁来就抵抗谁,结果被打得很惨。后来改变策略,谁来就投降谁,结果是很没尊严。到春秋中后期,郑国由子产执政,事情发生了变化,晋国和楚国竟然都非常尊重郑国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子产懂得怎样赢得大国的尊重。

  “坚持原则,坚持合理诉求。”这,就是子产为郑国制定的生存之道。

  楚国的王子围娶了郑国大夫的女儿,王子围来迎亲的时候带了三千精锐部队驻扎在城外,郑国人很害怕,子产则很从容,派人出城告诉王子围迎亲的规矩,只同意三个人进城,并且所有随行人员全部换上便装。面对强硬的子产,原本还想搞点事的王子围只得服从。

  晋国权臣韩起有一个手环,听说郑国商人手中有另一只配对的,于是来到郑国要求子产帮他找,被子产拒绝了。之后韩起自己找到商人,从商人手中强买了这个手环,子产当即找到他,告诉他说:“我们郑国建国时,曾和商人有过协议,他们依法经商,我们决不强买强卖。如今,您这样做,得到了一个手环,让我们失去了信誉,也让你的声誉受损,你认为这样合适吗?”韩起感到羞愧,于是退还了手环。

  其实,无论大国小国,坚持保护自己的核心利益都是正当的,也会赢得普遍尊敬。相反,那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没有原则的忍让或者主动付出,都必将遭到鄙夷和蔑视,甚至反咬一口。

  郑国的生存之道,本质上就是坚持“正常国家关系”原则。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982821.html

相关阅读:铁农具和牛耕导致春秋战国土地制度变革说质疑
臧文仲
鲁国的传奇寡妇
春秋时期的名人之芊叔为什么罢官?
战国四大名将简介:战国时期实战的最高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