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操盘大清帝国近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她之所以能长期占据权力的巅峰,将整个天下玩弄于股掌之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个女人非常善于权谋,善于在各种势力之间搞手段,借力打力。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皇帝突然驾崩于热河行宫避暑山庄。咸丰在临终前,安排了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集团,作为日后辅佐新君的核心团队。然而,颇有才干,又独力一人在北京苦撑危局,与英法联军周旋的恭亲王奕?却被排除在“顾命体制”之外。咸丰帝这样的安排,让乃弟奕?感到寒心。同样对这个安排失望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新君载淳的生母,昔日的懿贵妃,如今的圣母皇太后??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不是一个一般的女人,仅仅是后宫的富贵,甄?式的成功,不可能让她满足,她期待的是掌控权力的成就感,是武媚娘式的那种成功。不安分的慈禧,联络了失落的奕?,又加上没有主见的母后皇太后??慈安太后,又得到了握有兵权的胜保支持,几人联手,发动了政变,以雷霆之势,搞掉了顾命八大臣集团。一代权臣肃顺,最终落得个问斩菜市口的下场。
在历史上,这次政变被称为“辛酉政变”,因其发生在辛酉年。政变之后,新君载淳的年号也从八大臣拟定的“祺祥”为“同治”。“同治”,意味着两宫太后与新君同治天下,也意味着恭亲王与太后分享权力。恭亲王奕?,从此被加了一个“议政王”的头衔,担任领班军机大臣和总理衙门大臣,内政外交一把抓。“议政王”仅仅是在太祖努尔哈赤时代出现过,彼时有所谓“八王议政”的故事,“议政王”的存在意味着君权的软弱。恭亲王奕?,此时已经登上权力的高点。
恭王奕?是个有能力的人,也是一个傲慢的人。在他眼中,慈禧太后不过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妇人而已,屈居其下,不过是名分尊卑所限而已。奕?的傲慢不是没有资本的,毕竟作为道光皇帝的第六子,他差一点就成了皇帝。慈禧太后需要的不是一个有主见有能力的权力分享者,而是一个有能力办差的奴才。
借力打力,慈禧再次祭起这个法宝。同治四年(1865年)三月,慈禧太后授意朝中言官发动了一场弹劾奕?的风潮。言官御史是慈禧经常利用的工具,昔日搞掉肃顺集团,御史们也曾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这场风潮中,翰林院编修蔡寿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在弹劾奏折中指责奕?“揽权纳贿,徇私骄盈,目无君上”。这个奏折中除了“纳贿”一项是无中生有之外,其他的大抵都是实情,奕?掌控朝廷内政外交一切大权,自然是大权独揽,在奕?眼中太后是个没有见识的妇人,骄盈也是正常,新君同治不过一孺子而已,奕?自然不会放在眼中,“目无君上”确实也有点。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754059.html
相关阅读:震惊:李清照用诗词杀死了自己的丈夫赵明诚!
古代时候的“宅女”超龄不嫁人会被罚款
司空摘星个人简介 司空摘星是哪部小说中的人物
揭秘:古人们为何喜欢在春节结婚和行房?
老知青忆:北大荒男知青为当赤脚医生自己割掉阑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