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应当承认,崇祯皇帝作为大明帝国最后一位天子,他比前任几位皇帝(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都更加励精图治,奋发向上,不仅颇有中兴之志,也做过诸多实践之为。
只可惜,他从前辈手中继承来的宝座还是那个宝座,但江山社稷已经千疮百孔,就像一座即将倾圮的大厦,任他再努力、再能力,也挽救不了坍塌的结局。
崇祯即位之初,明王朝已经危机四伏,外有后金连连攻逼,内有农民起义军的烽火连天,而朝臣中门户之争不绝,疆场上又是将骄兵惰,真可谓是一副烂摊子。按说,崇祯帝不仅自己勤勉努力,也治国有方,才登基就拿魏忠贤阉党开刀,有力地打击了乱政势力,有力地整顿了官场风气。然而,由于后金在万历后期迅速崛起,蚕食辽东,而朝廷却节节败退,防线不断收缩,尤其是辽东防线已退到山海关一带,几乎到了不能再退的地步。崇祯帝为解决辽东问题,不得不重新启用袁崇焕。事实上,这项决定是英明的,正确的。
但到了后来,政治局势愈加紧张,军事局面愈加严峻,崇祯帝把治国不利、军事失利的怨恨,一股脑都发泄在怪罪于大臣无为无能上,加上袁崇焕阵前斩杀毛文龙、私下与满清议和、承诺无法兑现等,很容易就让崇祯帝把所有矛头对准袁崇焕身上,从而上演了一幕活剐袁崇焕的悲剧。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袁崇焕之死是否就是崇祯帝找他当了“替罪羊”呢?纵观中国古代封建史,无胸襟、无担待、无魄力的帝王大有人在,他们往往享受在前,担当在后,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决策失误什么的,总是喜欢问责他人,而不是在自身查找原因。可以说,袁崇焕在后来领兵打仗的过程中,确实有失误失策之处,但未必就罪当处斩,更不可能严重到非凌迟酷刑才解恨的地步。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袁崇焕被当了“替罪羊”的说法也不无道理。
可叹的是,“替罪羊”容易找,国家迫切需要的栋梁难觅,尤其是可以为国效忠为民尽责的杰出人才就更加不可或缺。我们尽管不能说,此时的明朝“地球离开了他就不转”,但毕竟袁崇焕之死,对明朝损失极大。一定程度上说,其负面影响,为明朝灭亡,起到了催化剂和加速器的作用。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619537.html
相关阅读:刘秀兄弟刘?结局是什么 刘秀的祖先是谁
朱高炽诚孝张皇后简介 朱高炽元配张皇后生平介绍
刘正彦是谁?刘正彦生平介绍
盘点:当今世界上十大最昂贵的书籍
朱元璋为什么又叫朱重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