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历史探秘:成吉思汗不取印度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元朝历史 来源: 记忆方法网

据《元史·耶律楚材》记载,促使成吉思汗班师的原因跟成吉思汗在印度河遇到的一种叫“?端”的怪兽有关。史料称,成吉思汗为了追击扎兰丁一直攻到印度河北岸,但是成吉思汗的大军并没有攻进印度境内,而是很快撤回到了阿富汗。

八剌率领的两万蒙古军进入了印度境内,并沿途攻下了一些城市,但经过几个月的盘查,始终未找到扎兰丁的踪迹。当时耶律楚材便婉言劝说成吉思汗放弃追击,从印度撤出。但是成吉思汗不但要继续追击扎兰丁,还想乘机攻下印度这块陆地。这时传来哲别部队进军高加索山,战胜钦察援军,进兵阿罗思(俄罗斯)的好消息。于是成吉思汗更加坚决地下令渡河南行,接应八剌,平定印度,尽快完成他的帝国大业。但为什么强大的蒙古骑兵未能踏入印度境内,很快撤军了呢?

据《元史·耶律楚材》记载,当年决意要攻取印度的成吉思汗的部队在攻到印度河时,遥见河中水汽磅礴,日光迷蒙。将士们口干舌燥,纷纷下骑饮水,可是河水热度似沸,根本不能入口。这使得将士上下怨声不断,恨不得立刻驰归。耶律楚材正想再次进谏,忽见河滨出现一大怪兽。成吉思汗遂命令将士准备弯弓射杀,忽然听到怪兽发出响声,酷似人音,仿佛有“汝主早还”四字。耶律楚材立即阻止弓箭手,乘机对成吉思汗说这种怪兽名叫?端,是上天派来警告成吉思汗为了保全民命尽早班师的。成吉思汗于是顺应天意,没有行进。八剌亦即日北归。会师后,成吉思汗立即率军返回了蒙古国。

从这段史实的记载来看,颇似一个神话,但也有历史学家认为,奇形怪兽是可能存在的,而且印度有些兽类蒙古人并未见过这也不足为奇。至于把怪兽的叫声说成是“汝主早还”的话,估计应该是耶律楚材的牵强附会之辞,耶律楚材本有劝主早归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他很可能借题发挥,假借怪兽的叫声来规劝成吉思汗班师。当时的实际情况多半是这样的。耶律楚材很可能考虑到蒙古兵在印度不可能讨到好处,所以借怪兽之名假传天意。那么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蒙古兵的情况和当时印度的状况。

蒙古国的确是个能征善战的国家,它仅凭借着100多万的人口和十多万人的军队竟战胜了拥有几千万人口及数百万大军的金国、南宋、花剌子模以及欧洲联军。蒙古骑兵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必然有它优越的条件。

首先,蒙古人的饮食习惯决定了他们在任何地方都能很快适应。蒙古军队“出入只饮马乳,或宰羊为粮”。也就是说,只要有供马匹和畜群食用的水草,蒙古人就可以自给。其次,蒙古人好骑射,这不仅有利于他们在平地上作战,而且也可以弥补粮草的不足。因为即使在战争中,一时缺乏马乳和羊肉,他们还可以以射猎作为补充。在作战中,蒙古骑兵就是依靠马匹和畜群来补充给养的。这在后勤上大大减少了军队行进的辎重。在行军作战的过程中,粮草往往就是一个军队的咽喉,然而敌人却很难遏制住蒙古兵的咽喉,这也就决定了他们比别人少一个致命的弱点。3 of 5但蒙古骑兵也有两大弱点。一是善骑好射、策马急袭的蒙古骑兵在江河湖泊面前便显得毫无用武之地,为了克服这一弱点,1220年,成吉思汗就建立了水军。有相关史料记载,在西征时,蒙古军就曾在一个月内造船百艘、载蒙古骑兵渡过漠兰河。但是另一个弱点却是蒙古骑兵解决不了的,即他们先天存在的问题。生活在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亚干寒地带的蒙古人惧怕湿热,不耐高温。这一点在攻占南亚、东南亚一带的战役中就已显露无疑了。所以有人推测,真正促使成吉思汗班师的原因也可能是蒙古骑兵适应不了印度的气候以及地理环境。

根据记载,当时正值盛夏,暑气逼人,蒙古军队只行进了数里路,就觉得气喘神疲、汗流不止,有不少士兵还因中了暑不能行军作战。酷热的气候使得剽悍的蒙古兵顿时丧失了斗志。而印度兵却对这种气候习以为常。迫于环境的限制,蒙古兵在这里完全失去了优势,他们在印度这块土地上再也没有在高原草地上纵横驰骋的气势和战斗力了。

气候原因可能是促使蒙古军队折回的主要原因,但还有一点很可能就是耶律楚材知道印度战象的可怕。

印度的大象很多,在那里大象不仅可以用来劳作,而且人们还将大象组织成军队以协助战争,印度人对大象怀有很特殊的感情,他们称呼大象为“哈第”。在印度人看来,这种动物是力量、智慧和善良的象征。经过训练,大象很容易就能成为人们的好朋友。而在战场上,大象往往凭借它们的身高、体积和力量优势占领战场的主动权。

高的战象可达米,这使得架在它背脊上的塔楼可以居高临下地向敌军射箭、投枪。在众多的动物中,大象力大无穷,而且又可以驯化,如果在战场上排开象阵,那将会所向披靡。公元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的军事力量就已经依靠战象了,现在出土的当时的钱币上就有战象的图样。据记载,孔雀王朝还支援伊朗王朝和亚历山大大帝500头战象,帮助他们战胜马其顿王朝。

而战象和战马的配合就更是天衣无缝,象马并肩作战,由象开道,战马就能冲锋陷阵;而有了马冲锋,象就可以冲杀践踏。根据印度文献记载,当时印度的部队包括四种,象兵名列旗手,其次才是马兵、战车兵、步兵。可见印度是将象兵放到了制胜的地位。如果两军交战,蒙古骑兵很可能要遭遇象战,蒙古骑兵将很难应付,这一点成吉思汗的后代就尝到了印度象兵的苦果。

1397年,成吉思汗的后代帖木儿决定完成先祖的大业,排除众议发兵印度。他先命令其孙贾汗吉率领三万骑兵作为远征军的先锋队,贾汗吉在1397年成功渡过印度河,并于1398年5月攻占了木尔坦。随后,帖木儿亲率十万远征军,横越兴都库什山脉到达了喀布尔。1398年9月,帖木儿特意选择了当年扎兰丁过河的同一地点渡过印度河,意为完成成吉思汗未完之事业。帖木儿与贾汗吉会师索特里粟河,然后继续前进,一路上所向无敌,直到遭遇了印度的象兵。

当时印度军派出了120头战象,每头象的背上背负一个战楼,楼内有战士12~14人不等,他们以箭为武器,处在几米高的战象上可以居高临下地从战楼中向脚下和远方的敌人发箭。印度军的这种作战方法蒙古人从未见过。蒙古军队的战马见到这等庞然大物,任凭怎么鞭打也不上前。顿时军中一片混乱,象背战楼里的箭如雨飞,蒙古骑兵死伤不少,不得不马上回头撤退。帖木儿见识到了战象的威力,他的进军计划遂被这种庞然大物打乱了。尽管之后他想出了用火攻的方式来制伏象群,但之前的战斗在蒙古骑兵中已留下了阴影。所以说如果当初成吉思汗的骑兵强行攻进印度也势必会遭遇象战,那对于已十分疲倦的蒙古骑兵是不是致命的就不知道了。

没有人知道蒙古骑兵要是强行攻进了印度,历史将怎样续写,但最后成吉思汗决定从印度撤军,从而保住了蒙古军的主要力量,大元王朝最终得以在东方屹立才是真正的史实!

成吉思汗唯一的败仗:手下被煮成了70锅人肉

找个老大去打架

咱们前边讲过,蒙古部落以前是有可汗的,比如合不勒汗、俺巴孩汗、忽图剌汗。但是自从忽图剌汗以后,蒙古就再也没有可汗了,所以当时的蒙古部落是一盘散沙,经常遭到塔塔儿、篾儿乞这些部落的欺侮。

公元1183年,随着铁木真年龄的增长和势力的壮大,这些来投奔铁木真的蒙古部落的贵族,酝酿着拥戴铁木真做蒙古的大汗。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蒙古指的是蒙古部落,不是现在意义上的蒙古民族。

这些人拥戴铁木真做大汗的时候,他们的誓词特别有意思:我们决定立你为可汗,你做了可汗之后,我们打仗的时候愿意做你的先锋,为你击败所有的敌人,然后把抢来的美女和营帐都奉献给你。在草原围猎的时候,我们愿意把野兽赶得无处躲藏,然后把这些猎物都奉献给你。如果我们不遵从你的命令,你可以把我们杀掉,把我们的头颅抛在野外,没收我们的财产,把我们的妻子、儿女都作为奴隶。我们共同拥戴你为我们蒙古部落的大汗,希望你能接受这个汗位。

《孙子兵法》讲:“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是说作为君主,不能因为哪个国家得罪了我,一拍桌子就要灭了他。将不可以愠而致战,是说将军不能因为别人气你,说你不敢打,是缩头乌龟,你就去跟人拼命。作为君主要对一国负责,作为将军要对三军负责,所以必须好好控制自己的情绪。今天甭管你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单位的领导者,你要对你的团队负责,不能因为你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使大家陷入危险的境地。

札木合的军事实力虽然远远强于铁木真,但是一场胜利之后,他这种小人乍富的本性就暴露出来了,谁跟着铁木真,我就把谁活活煮死。札木合这个人就这样,心胸太狭隘了,干不成大事,没有人愿意来投奔他。他心情好的时候收留你,遇上他哪天心情不好,他就拿你做汤了,谁受得了这个。

所以,铁木真能成功,札木合成功不了。铁木真在少年时就历尽坎坷,历练出了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气度,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一时的失败,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暂时的失败,暂时的退却,是为了明天的进取,是为了更大的成功。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铁木真明显比札木合棋高一筹。其实在中国历史上,甚至世界历史上都是这样,一个成功的领导者,仁爱心、包容心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十三翼之战,铁木真虽然败了,札木合虽然胜了,但是由于札木合煮了七十锅人肉,把俘虏全都给做成肉汤了,所以札木合反而大失人心,有越来越多的人,包括札木合自己部落的人,都投到了铁木真的麾下,铁木真的势力反而更加壮大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617556.html

相关阅读:蒙古人曾经在十三世纪横扫世界为何会迅速灭亡?
历史上真实的丘处机:收到成吉思汗信即万里朝见
元太宗窝阔台简介,窝阔台是怎么死的?
笃哇
蒙哥征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