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眼中钉是什么意思?“眼中钉”一词的由来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来源: 记忆方法网

  眼中钉是什么意思?“眼中钉”一词的由来介绍 在汉语中,“眼中钉”一词经常被人们用来比喻心目中最痛恨、最厌恶的人。那么,这个词的这种用法是怎么来的呢?

  “眼中钉”一词最迟在五代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据史籍记载,五代时期的后唐人赵在礼在任宋州(今河南商丘)节度使期间,依仗自己是皇亲国戚而贪赃枉法、鱼肉百姓,致使当地百姓受尽欺压、怨声载道、民愤滔天,对赵在礼极其痛恨。因此,当赵在礼后来被罢免时,宋州百姓奔走相告,纷纷拍手称快曰:“眼中拔钉,岂不乐哉!”(事见北宋欧阳修修撰的《新五代史》卷四十六《杂传八·赵在礼传》、唐代冯贽的《云仙杂记·拔钉钱》、明代张岱《夜航船》卷七《政事部·拔钉钱》)

  史书中另一个有明确记载的、被人们视为“眼中钉”的人是北宋真宗年间的宰相丁谓。传说,丁谓当权时和太监狼狈为奸,把持朝政,而当时老宰相寇准尚在朝中。丁谓深知寇准为官公正、刚正不阿,生怕自己所做的坏事被寇准抓住把柄,于是就千方百计地在皇上面前说寇准的坏话,致使寇准后来终于被逐出京城。可是,丁谓的所作所为老百姓是看得清清楚楚的。因此,在寇准被逐出后不久,京城内传出这样一首民谣:“欲得天下宁,须拔眼中钉;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事见宋周 《清波别志》、《续资治通鉴》·卷三十五《宋纪》)

  宋元以后,“眼中钉”一词的这种用法便逐渐流传开来,并被人们沿用至今。

  “眼中钉”有时亦作“眼中丁”、“眼中疔”、“眼内丁”,意思相近的说法还有“眼中刺”、“眼中砂”、“眼中针”等。此外,人们还经常将“眼中钉”(或“眼中疔”、“眼中丁”)一词与“肉中刺”(或“心头刺”)一词并用,来喻称心目中最痛恨的人。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607695.html

相关阅读:瑶族长鼓舞是怎样的舞蹈?瑶族长鼓舞简介
傣族文学 傣族的民间文学是如何民展起来的
佤族饮食 佤族人在节日或接待客人时吃啥
历史上的古代人为何不会“走”呢?
京族人春节怎么过的?京族人的春节有什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