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慈母”不是生母是养母:汉语中误用率最高的词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历史典故 来源: 记忆方法网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是唐诗中最为温馨的一首诗,在大华语圈中家喻户晓。这首诗中的“慈母”一词,估计也是汉语中误用率最高的一个词。

  我们太习惯于说“慈母严父”了,我们自然地就认为“慈母”就是“慈祥的母亲”。

  其实,“慈母”之“慈”与“慈祥”无关,“慈母”,本来是件伤心往事。

  “慈母”最早现身于《仪礼》,不仅如此,《仪礼》同时还对成为“慈母”现身的条件作了诸多令人瞠目结舌的限定:“慈母者,何也?传曰:妾之无子者,妾子无母者,父命妾曰:女以为子。命子曰:女以为母。”由此可知,不是随便哪个女人都可以成为“慈母”,也不是哪个儿子随便都可以拥有“慈母”。

  要想成为“慈母”,下列条件缺一不可:必须具有小妾身份;必须没有或者不会生育(至少是没有生育男孩);更为关键的是,丈夫必须还有另外的妾,且这个妾恰好一命呜呼并正好遗留下一个男孩。在这些条件都具备的时侯,还需要丈夫下达明确的指令:“宝贝,你把这个死了母亲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养起来吧!”知道了这些,我们在读到《仪礼·丧服》中“慈母如母”时,才不会感到过于突兀。

  所以,“慈母”和“生母”的死亡有关,但和“慈祥”无关,“慈母”从来都是一段伤心往事。随着一夫一妻制的推行,今天,“慈母”已丧失了产生的土壤。

  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为《仪礼》所严格定义的“慈母”,其词义的内涵也在慢慢演变,至少在唐代,“慈母”就已经不再是一个专称。李白的诗中就有“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的句子,显然,这里的“慈母”就不是《仪礼》中的“慈母”。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557164.html

相关阅读:刘秀兄弟刘?结局是什么 刘秀的祖先是谁
盘点:当今世界上十大最昂贵的书籍
朱元璋为什么又叫朱重八?
朱高炽诚孝张皇后简介 朱高炽元配张皇后生平介绍
刘正彦是谁?刘正彦生平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