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宝塔的由来与发展 传统文化中的塔是怎么来的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宝塔的由来:塔,梵语音译“?堵坡”,意译高显或坟,又可译作塔波、塔婆、浮屠、浮图,因常以珍奇宝物作为装饰,通称宝塔,简称为塔。

  公元前五世纪,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去世后,他的弟子们为了纪念、瞻仰释迦世尊,便建宝塔来供奉佛骨舍利,宝塔最初的形状如同一个倒扣的钵盂,因此又称做“覆钵式”。

  佛教的礼仪,佛弟子见宝塔如见佛陀,必须恭敬、供养、赞叹、礼拜。佛弟子若前往建有宝塔的寺院,须于塔下恭敬合掌,顺时钟方向绕塔三匝,念诵佛号。佛教的高僧大德圆寂后,人们遵循佛制,建宝塔供奉高僧的舍利(即遗骨)。

  佛教僧团有“生住丛林死入塔”的定制。佛教寺院将年老体衰的僧尼供奉于“如意寮”养老治病,僧尼圆寂后,由寺院统一安排,将其火化后的遗骨安放于普同塔内(因许多灵骨同入一塔,亦称为海会塔),历代祖师和高僧大德则单独建塔供奉。每年清明节、中元节、腊月下旬、正月初一,寺院组织常住大众祭扫普同塔,礼拜历代祖师,缅怀追思先贤大德的功德。

  宝塔的结构一般由塔基、塔身、塔檐、塔刹、轮相组成,并配以弯脊、回廊、飞檐、雕梁、画栋、斗拱、雀替、鸟兽、铃铛为装饰。

  隋唐以前,佛教以塔为寺院建筑中心,其余殿堂环绕宝塔。唐宋以后,宝塔逐渐成为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寺院的配套建筑设施,此时的塔大多位于寺院最后一进院落,或建于寺院旁侧形成单独的塔院。宝塔虽不处在中轴线和正中位置,但其地位的重要性非一般殿堂可比较。

  塔的建筑形式多种多样,如覆钵式、楼阁式、亭阁式、无檐式、单檐式、密檐式、半圆形、四方形、六方形、八方形、立锥形、立柱形等等。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535753.html

相关阅读:历史上的古代人为何不会“走”呢?
佤族饮食 佤族人在节日或接待客人时吃啥
瑶族长鼓舞是怎样的舞蹈?瑶族长鼓舞简介
傣族文学 傣族的民间文学是如何民展起来的
京族人春节怎么过的?京族人的春节有什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