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民家吃饭,有时候主人家谁是谁的什么人,我也弄不清楚,到了一户陌生人家一屁股坐下,端起碗就吃,完了一抹嘴就走。唉!我们的农民老乡太善良了,他们多少年了在过去就是这么样亲如家人的接待上边来的同志。
知青上山下乡 资料图
本文摘自;光明网,作者:张建品,原题:难忘上山下乡的岁月
42年前,我被抽调上山下乡,前往张北县大囫囵公社,为市委政府机关干部的子女———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带队,主要任务是协助县知青办,人民公社管理好下乡的知青。他们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边疆去、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50多名知青安置在张北县大囫囵公社十多个生产大队,十来个自然村庄,其父母亲都是市政府各委办局的机关干部,家庭条件较好,生活富裕,平时没有吃过苦,娇生惯养,在家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的父母亲。
刚到农村时条件较差,住的是村里老乡腾出来的空房,三人一间、两人一间睡大炕,吃大锅饭。做饭是一大困难,不会用炉灶,经常做不熟饭,经过一段时间慢慢和农民们熟悉了,开始时他们常来帮忙给他们做饭,自己开火后,自己学会了做饭。主食是莜面,蒸熟就行,副食土豆、胡萝卜、大白菜,大烩菜比较简单,能吃饱,吃起来还很香。
大囫囵公社属于县里比较富裕的,土地肥沃,粮食充足。生活条件好的村庄,能种植小麦、莜麦、山药(土豆)、胡萝卜、大白菜,一年种一茬,地形也好,年年风调雨顺,种的粮食年年丰收,除自己家吃外还有富裕余粮可卖。
我在下乡期间主要任务是经常深入到有知青的村里了解情况,只要他们思想稳定、安心劳动、生活愉快、大家搞好团结,没有什么困难,能吃好、睡觉休息好,身体健康就是满分。附带的任务是负责采购物资,那个年代生火取暖,可以做饭的铁炉子、煤炭比较紧张还要给他们代买,每次下乡后,一个大队、一个村、一个知青点地转,这样要把一个公社的知青点转完需要30天,了解情况后,缺什么物资回城市给他们代买运回去。
公社驻地有一间房,就是知青办公室,我住在这里,被褥行李放在这儿。每次都是从张家口汽车站乘坐长途公共汽车开往张北县大囫囵公社的大客车,先在公社住一天,吃饭公社有食堂,吃多少买多少,到了晚上那时候没有电灯,没事时天一黑就在煤油灯下看10分钟书报,就早早睡觉了。第二天,天一亮五点来钟起床,到村外慢跑,吸一点新鲜空气,吃完早饭后,就下乡,步行走一两个小时,到知青点后,同知青们同吃同住同劳动。
一天三顿饭都是由生产队队长派饭,在不同的老乡家里吃,我就将准备的饭钱给了人家,张家口坝上以莜面为主,有时还能吃上馒头。中国的农村生活得好不好,全看能不能吃饱,我下乡的村,不但能吃饱,而且细粮很多。在农民家吃饭每天基本上中午吃莜面,土豆、白菜大烩菜,到了晚上吃馒头,熬稀粥有咸菜。比过去吃派饭的情况来看,我下乡的饭食已经是好得多了。在农民家吃饭,有时候主人家谁是谁的什么人,我也弄不清楚,到了一户陌生人家一屁股坐下,端起碗就吃,完了一抹嘴就走。唉!我们的农民老乡太善良了,他们多少年了在过去就是这么样亲如家人的接待上边来的同志。
在村里下乡期间还能买点土特产,尤其是到了过春节时候,一是买一大口袋土豆,二是买一些新鲜猪、羊肉,还有坝上的口蘑味好香,是有名的特产,等回城时带回家过年。
离开大囫囵四十余年,我不知如今它变成是什么样子,但我仍记得当年那一座座大山,那一片片麦田,步行在山间大路上,其景还在眼前。记得深夜归宿,引起此伏彼起的犬吠;记得乡亲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淡生活;记得那飘荡在原野里知青小伙子和姑娘们的打闹笑声。一切犹在耳边回荡。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529312.html
相关阅读:老知青忆:北大荒男知青为当赤脚医生自己割掉阑尾
司空摘星个人简介 司空摘星是哪部小说中的人物
古代时候的“宅女”超龄不嫁人会被罚款
揭秘:古人们为何喜欢在春节结婚和行房?
震惊:李清照用诗词杀死了自己的丈夫赵明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