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谥号武帝,大为雄主,如魏武帝、汉武帝者,多如此类。但这梁武帝只能算半个雄主。或许萧衍终究长寿之人(大概活了八十六岁),因此人生大可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萧衍力挽狂澜,收拾了南齐乱局,建了南梁。登基之后,亦勤于政务,广于纳谏,至于生活方面,也不讲排场,粗茶淡饭即可。甚至,他还颇具现代眼光地设了“皇帝信箱”,普通官员甚至平民百姓对皇帝有什么意见,都可以投,比如月绩效工资发少啦,又如自家的狗让隔壁老王家的睡啦,请圣上裁决。即便鸡毛蒜皮的事,也都是可以提的。萧衍收到这些信息,一般也都会及时反馈。这可都是明君的作风啦。
不过,我们要谈的,就是此君人生的下半场。而这下半场,可谓昏昏聩聩,将他上半场积累的所有业绩,几乎殆尽。怎么说呢?我们来看。原来,这位萧衍同志,大概半生戎马,对血光似乎也倦怠了,忽然升起了菩萨心肠,一心寻思着做善事。做什么善事?求神拜佛呗。当然,为了以身作则,萧衍带头做起了和尚。剃个头披件袈裟,跪在庙堂里阿弥特佛敲起了木鱼。而且,着装和姿势也特专业,跟现在有些一边修行一边玩IPAD、听MP3的野路子和尚是不同的。这哥们虔诚。
但这国家得运作啦,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啦。这下,大臣们急坏了,组团来寺庙磕头啦,请求圣驾回宫。萧衍呢,呵呵一笑,施主们,寡人乃出家之人,看破红尘啦。看大臣们面面相觑,急得快哭了。萧衍又高深一笑,爱卿们,莫急莫急,但也有法可解,当用金钱赎于凡尘之中。大臣们听了,恍然大悟,原来啦,俺家圣上好慈悲。于是呢,屁颠屁颠地把国库的存银往寺庙里搬,这叫做赎身。萧衍呢,看这架势,知道自己积了德,欣然回宫。但回宫了,在自己龙床上没睡上几天,心里忽然又不踏实了,觉得又缺了德,还得集点功业。于是呢,这位好慈悲的哥们,每隔一段时间,就得“公费”到寺院修行一次,然后扛着八大花轿典赎回身。
这不是瞎折腾吗?但萧衍折腾的事,还没完。他不光自己信佛,还讲究上行下效。于是,寺院在南梁遍地开花,而这些建筑的工费以及日常维护,国家买单。寺院里的“公职人员”,等同于国家事业单位人员,有薪水的,大概还享受“五险一金”。这下,社会上的一些游民,不学无术那种,索性也钻空子,剃个头,人模狗样地在寺庙念经起来。也对,这大锅饭,不吃白不吃。当然,这无形中就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杜牧有首古诗《江南春》很出名,里面有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讲得就是这事。
烟雨飘摇,这国家似乎要动荡了。确实也是。本来,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吃斋念佛慈悲为怀是好事。但诸事不可过。过犹不及,会出乱子的。一些皇亲国戚呢,看着皇帝老爷子不理正事,都开始蠢蠢欲动了。胆子小的,就寻思着贪污腐败拿回扣,中饱自家的小金库。萧衍似乎也知道这些事,但装作不知道,慈悲为怀嘛。
至于胆子大的,索性在家里打磨刀枪棍棒了。打磨这些玩意干啥?亮剑嘛!剑指龙椅。譬如,萧衍的长女永兴公主就曾和自己的亲叔叔私通,策划谋反。当然,这事终究没成。但萧衍经历这场家庭动荡,倒是愈看破红尘,佛教徒的日子,却愈发好过起来。如是,大概又昏昏了些时日,终于有个颇有野心的精明人看出了机会,带了一个队伍谋反啦,差点把南梁给一锅端掉。至于萧衍的人生结局,竟是给活活饿死了。也许,这也是修行吧!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482276.html
相关阅读:史上第一美女间谍:西施光复越国后的凄惨遭遇
“玉体横陈”的典故来自哪里?原来说的是冯小怜
千古奇冤之伍子胥浮尸案 一个值得思考的案例!
古代历史上的美女经济:西施“卖相”造福国库
夫差 商鞅:历史上自食其果的十位悲情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