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云见当“官”的要求没有被答应,回去以后又和军管会的同志大吵了一场。军管会的领导向谭震林作了汇报,谭震林拍案而起:“你们给我把他关起来!”
本文摘自:《广州日报》2015年8月16日4版,作者:徐伯黎,原题为:《谭震林:官不能越当越懒》
谭震林曾参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抗战爆发后,任新四军第三支队副司令员,开辟了皖南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同粟裕指挥苏中战役,获得七战七捷的重大胜利。新中国成立后,谭震林任华东军区暨第三野战军副政治委员、华东局第三书记、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1959年任国务院副总理,第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谭震林一生敢说敢做,他讲话作报告,有着浓厚的“谭氏风味”。一次,时任副总理的谭震林在基层考察,参加一场报告会。台上,一位干部正襟危坐,捧着稿子念得磕磕巴巴;台下,有人交头接耳,还有人打瞌睡。见此现状,谭震林问道:“你的稿子是谁写的?”被问者吞吞吐吐说是别人替写的。“那今天是你发言啊,还是别人发言?”谭震林巡视了一圈会场,大声说道:“官不能越当越懒,讲十几分钟的话,都要别人替写,这不脱离实际才怪!”
新中国成立初期,谭震林担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和中共华东局第三书记。分别20多年的几个兄弟先后与谭震林联络上了。老四谭云,解放前被抓壮丁在国民党军队干了10余年,1949年杭州解放时他随部队起义。谭震林根据党的政策,安排他到一家工厂当工人。弟弟不同意,要求到公安部门去当干部。谭震林严肃地说:“你不能搞特殊,按规定当干部不行,当公安干部更不行!”
谭云见当“官”的要求没有被答应,回去以后又和军管会的同志大吵了一场。军管会的领导向谭震林作了汇报,谭震林拍案而起:“你们给我把他关起来!”后来,谭云向兄长承认了错误。不久,军管会按照谭震林的要求,把弟弟安排在某工厂当工人,一直干到退休。
1957年4月21日,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的谭震林亲率工作组,到故乡湖南省攸县的上云桥乡蹲点。谭震林在1930年秋率部攻占攸县县城离开后,一直没回过家乡。当他到县城以后,县委领导决定将他和随行人员安排在新盖的县委招待所里,指派专人为他服务,并另开了“小灶”。谭震林知道后说:“我们都是人民的勤务员,不是钦差大臣,怎么能作这样的安排?这样搞,势必会脱离群众。”他认为自己回家乡蹲点不是“衣锦还乡”,决不能搞这样的“特殊接待”。
翌日早饭后,他就带了工作组全班人马,一道搬进县委大院,住进普通宿舍,在机关大食堂吃饭。事后,在攸县县委会议上,谭震林还专门讲了干部不能脱离群众的问题。他说:“领导干部,特别是搞合作社的这些领导干部,要懂得我们是为群众谋福利的。我们不是老板,而是当经理。你一个合作社的社长,不是这个合作社的老板,社员不是你的雇农。合作社的老板是谁呢?是社员,你只是为社员谋福利的经理。”
1961年春,谭震林家来了几位客人。客人走时对谭震林说:“我们没有什么好东西送给首长,只是带了一桶油、一袋米,这是我们老区人民的一点心意。”
谭震林听后问:“这是你们掏腰包买的?”客人连忙解释说:“这是我们老区人民的一点心意。”谭震林生气地说:“同志,你们这可不是好习惯,这点心意是老区人民的血汗哪!拿公家的东西送礼,我看这就是慷国家之慨!”
三年困难时期,谭震林听说家乡有亲人伸手向政府要求照顾,他马上给湖南省攸县县委的领导写信强调说:“有人利用我的名义向你们要东西,批供应物资,这种行为是违法的,你们必须立即制止!不管他是谁,也不管他有什么特殊需要,都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制度执行,谁都无权违反国家制度批东西给任何人。这件事情请你们向县委和县城各单位领导宣布,并把这一段话在黑板上公布,以便你们能主动地拒绝他们的要求。”
1982年,谭震林80寿辰之时,弟弟谭德尘特地赶往北京看望。他发现哥哥和嫂子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儿女又都不能在身边照顾,便主动提出,让自己刚刚高中毕业的孙女进京服侍,谭震林当场应了下来。第二天一大早,谭震林突然改变了主意,他对弟弟说:“七弟,我们就算要人服侍,应该由组织上安排,我们不能自己安排自己的亲人,别人不清楚,还认为我们是想把侄孙女通过这个渠道转城市户口呢。”
(来源:《检察日报》;作者:徐伯黎)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472557.html
相关阅读:揭秘:古人们为何喜欢在春节结婚和行房?
古代时候的“宅女”超龄不嫁人会被罚款
老知青忆:北大荒男知青为当赤脚医生自己割掉阑尾
震惊:李清照用诗词杀死了自己的丈夫赵明诚!
司空摘星个人简介 司空摘星是哪部小说中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