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纳兰诗词背后的故事:纳兰性德与康熙争风吃醋?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历史故事 来源: 记忆方法网

  纳兰性德的“人生若只如初见”、“我是人间惆怅客”、“当时只道是寻常”等名句脍炙人口,而他也以乾隆钦定的“贾宝玉”、梁启超盛赞的“清初第一才士”、“兰迷”们钟爱的容若公子为人熟知。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杨雨依4月在《百家讲坛》主讲“纳兰心事有谁知”系列节目修订的新书《我是人间惆怅客:听杨雨讲纳兰》,本周由中华书局出版。书中对一些热点问题,比如纳兰性德是不是“贾宝玉”的原型,纳兰和康熙是不是“情敌”关系进行了解读,此外,除了对纳兰词进行了细腻分析,还拓展了以纳兰为中心的复杂关系、历史背景。

  杨雨在书中表示,宋词几乎成了后人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峰。然而,在清代词史上,却有一位颇富传奇色彩的词人横空出世。他的小词被认为深得唐、宋小令之神韵。这就是清代初年的著名才子纳兰性德。围绕纳兰性德有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比如人们认为他与小说《红楼梦》有着密切的关系,据说乾隆一口气读完《红楼梦》之后,说这写的是纳兰家的事。而《红楼梦》男主人公贾宝玉的原型,就被认为是纳兰明珠的长子纳兰性德。

  杨雨认为,《红楼梦》毕竟只是一部小说,而小说的人物、情节都是允许合理虚构的。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我们不能仅凭感觉断言:贾宝玉家里的那些事儿,就是纳兰他们家的事儿。不过,贾宝玉确实在很多方面特别像纳兰。比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最后看破红尘,遁入空门;现实中的纳兰性德在经历过人世间的种种悲剧之后,自号“楞伽山人”,无疑也显示出他的内心对红尘俗世的厌倦与迷茫,企图摆脱现实中种种虚幻现象的束缚,达到心灵的明澈与自由。

  此外,也有人认为康熙与纳兰,明里是君臣的名分,暗中却是“情敌”的关系。影视剧中有这样的情节,康熙皇帝明知纳兰与他的表妹情深意笃,纳兰甚至还恳求过皇帝成全他和表妹,不要将表妹当成秀女选入后宫。可是康熙见到这位女子后,被她的姿容所征服,不顾纳兰的恳求,仍然横刀夺爱,将她变成自己宠爱的妃子。杨雨在书中表示,根据记载,纳兰在康熙身边担任侍卫时,在皇帝面前的态度是虔诚恭敬、充满敬畏之心的,言行举止都有礼有节。况且,惠妃于康熙九年(1670)即已生下皇子,她入宫的时间就更早了。而康熙九年,纳兰才十六岁,还没中举人,更不可能成为康熙身边的侍卫。恳求皇帝成全他和恋人、和康熙争风吃醋这样的故事,显然更像是虚构。

  书中杨雨也讲述了康熙与纳兰之间的君臣矛盾。别人眼中,纳兰“荣任侍卫”成为皇帝身边最近的人,但在纳兰却并非如此。纳兰在事业上确实是有雄心壮志。比方说,他曾主动请缨,渴望到平定吴三桂叛乱的前线战场建功立业;他也曾希望像其他进士那样,去一个职能部门,或者去当个地方官,哪怕是当个知州、知县也好,作为一方父母官也能有所作为,造福一方百姓。可是现在,他却不得不像个奴才一样,时时刻刻围着皇帝转,这样的生活,一过就是九年。这跟他的生平志向实在相差太远。官场的历练并没有让纳兰变得世故圆滑,反而让他更清醒地意识到:用牺牲自我的个性作为代价,去换取所谓的仕途显达,对于他的人生追求而言是多么虚幻。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389370.html

相关阅读:蔡伦和造纸术的故事
孙武斩杀吴王爱姬是何居心?孙武练兵杀姬的故事
朱德的故事五则
明成祖告天石刻碑的故事
许世友的故事:五跪慈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