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封建社会在反复的由治到乱,再由乱到治的"怪圈"中螺旋形向前发展。研究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我国封建社会的某些朝代曾出现过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局面,它们被称为"治世"、"盛世",如"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
这些盛世局面大多出现于一个朝代的初期或前期。其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①根本原因是统治阶级认识到农民战争的威力,注意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使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在一定时期内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②重要原因是当朝帝王良好的个人政治素质,以及雄才大略等,如善于纳谏、任用贤臣、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等;
③直接原因是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他们才是盛世局面的直接创造者;
④相对良好安定的社会环境;
⑤科技、对外交往和民族融合的互相作用。
盛世局面出现的规律:
①从背景上看:都是在封建国家统一的前提下,新的王朝建立初期出现的;都是在农民起义推翻前朝统治,统治阶级吸取前朝灭亡教训的背景下出现的。
②从内容上看:统治阶级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如轻徭薄赋,减轻刑法,提倡节俭,鼓励农耕,整顿吏治,完善制度,善于纳谏,任用贤臣等。
③从结果上看:都呈现出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的局面。
对于这些盛世局面的认识,一方面我们应肯定它的进步作用,另一方面还应看到尽管处于盛世,封建社会各阶级的社会地位没有改变。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矛盾没有变,"盛世"局面建立在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剥削、压迫之上。因此,"治世"、"盛世"之后,由于统治阶级的腐败,政治黑暗,加上天灾人祸,往往会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使一个王朝的统治走向衰亡。
我国朝代灭亡的主要形式:
①被权臣、大将或外戚夺取;
②被少数民族所灭;
③被农民战争推翻;
④被并列政权吞并。
我国古代主要的乱世局面有:西汉的"七国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唐朝的"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清朝的"三藩之乱"等。乱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有:
①统治者腐败;
②中央集权削弱使地方割据势力膨胀;
③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发展。
乱世局面形成的根源是中国封建经济的分散性,使得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贵族、官僚、地主等具有一定的割据性,容易形成割据势力。
一般来说,中国古代的治乱兴衰主要取决于统治阶级的治国方针、制度,同时也与最高统治者的素质、能力密切相关。通常取决于三个关系的处理:
①统治阶级内部关系;
②农民与地主阶级关系;
③民族之间的关系。
处理不好,轻则导致内乱,重则导致农民起义而改朝换代。乱世给人们的启示是:地方权利不宜过大,必须保持中央的政令畅通。
政治常识的运用对复习和掌握中国古代的治乱兴衰问题也很重要。
①运用现象与本质的观点认识:即使在封建社会的盛世,农民也不能摆脱受封建统治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地位。
②运用继承和发展的观点认识:隋亡唐兴的原因;开元盛世是在贞观之治的基础上的新发展。唐代兴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得贤则昌,失贤则亡。对我们今天的人事干部制度的改革具有重大的借鉴价值:用人要用德才兼备者,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则危害严重。对康乾盛世的认识:从中国古代历史纵向发展看来,是值得颂扬和自豪的;但从世界历史的横向发展看来,对其评价则不宜夸大。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1116563.html
相关阅读:孙武斩杀吴王爱姬是何居心?孙武练兵杀姬的故事
蔡伦和造纸术的故事
朱德的故事五则
明成祖告天石刻碑的故事
许世友的故事:五跪慈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