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知青忆养猪:人与猪共处一室现在想起觉不可思议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野史秘闻 来源: 记忆方法网
,

老房子长溜溜的一条,进门第一间就是猪圈。猪与人共处一室,现在想想是多么地不可思议,但这就是当时真实的状况。

本文摘自:枫网,作者:碧浪湖老寒,原题:《知青忆当年养猪:猪与人共处一室》

如今流行养狗,早晚都能看见小区里男男女女牵着大大小小的狗遛着玩。狗这东西乖巧,能讨得主人欢心,给闲散的生活添点乐趣,所以得宠。但是,你家养过猪吗?估计多半没有。

我家就养过猪,当然不是作为宠物。当年哥姐下乡后,家里有了农民,养猪,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一件事了。

农谚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种田不养猪,一定有一输。我小学里有个同班同学,姓朱,大名就叫“积肥”,这相当于“建国”、“解放”、“跃进”一类带有鲜明时代色彩的名字,可见积肥的重要性。雷锋叔叔的事迹里就有描写他每天拾肥几百斤的故事情节,想想那城市遍地是粪也真够脏的。

那时种田有机肥料是主要的。有一项农活叫“撒猪棚色垃”,干过这活的知青可能一辈子不会忘记,因为手上留有几天也洗不掉的猪粪气味。

养猪,最重要的是猪栏肥可作投工记工分的,工分等于工资,生产队在年终就是凭记工员累记的工分,扣除已分的粮食等实物,再计算每户分红,有余的可分些钱,超支的叫“倒挂户”。

猪圈设在镇上的家里,其实就是母亲在养猪。老房子长溜溜的一条,进门第一间就是猪圈。猪与人共处一室,现在想想是多么地不可思议,但这就是当时真实的状况。

前些年去西藏旅游,导游介绍藏族民居特色,说三层楼房上面是供菩萨的;中间是居住的;底层是养牲畜的。听了还觉得少数民族真是的,怎么能人畜共居一室不讲究卫生呢?但回想起我家当年养猪的事,那条件比藏民还差得远呢!

不过,汉字的“家”字,是一个房檐下有一个“豕”,即有房子有猪才能称其为家的意思。印象中,我家那一带的人家养猪的普及情况有点像现在的养狗。

小时候去外婆家,外婆家房子后面有一个生产队里的多功能浴室。一个灶头加一口大锅,春天炒茶叶,过年时杀猪,冬天社员们洗澡也在这口锅里。最有特色的是洗澡了,农村里男尊女卑,洗澡也是男先女后。就烧了这么一锅水,利用率那是相当地高。不过想想,大城市里的“混堂”不也一个道理吗?好在那时的人没有现在那么多怪毛病。

人是随着物质条件好了才不断讲究起来的。当年在延安,伟人会见外国记者,就着和煦阳光,一边捉着棉袄里的虱子,一边阐述国内外形势,落落大方,一点也不妨碍对时局的正确判断。

现在有人喜欢将自己归类为红二代什么的,弄得听上去跟老牌英国世袭贵族似的。其实,上溯几代,夺得政权之前,极大多数的前辈们也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农民,不是因为贫苦才揭竿而起闹的革命吗?胜利者的后代们,其实也就是农二代、或者是农三代,干嘛非要回避这个“农”字呢?

那时养猪,每年也就养一头,因为猪吃的是糠和番薯藤,长得很慢。按饲养术语叫作“出栏周期很长”。比不得现在的猪,配方饲料里尽是激素,吃下去日里夜里呼呼地长,使得讲究的人都不敢让孩子吃猪肉,怕孩子吃了猪肉管不住也这么呼呼地长。

猪养肥了,最终是卖给食品公司的。但也破例宰杀过一次,那个年,过得真是爽。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1018092.html

相关阅读:古代时候的“宅女”超龄不嫁人会被罚款
震惊:李清照用诗词杀死了自己的丈夫赵明诚!
揭秘:古人们为何喜欢在春节结婚和行房?
司空摘星个人简介 司空摘星是哪部小说中的人物
老知青忆:北大荒男知青为当赤脚医生自己割掉阑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