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学生来说,语文成绩本身难以拉开较大差距,而最有可能拉开分数的方面则是作文方面,想要提高作文水平,则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提升:
一、立意出类拔萃
【温馨提示】
立意新颖深刻是作文闯入高分区的关键。立意,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没有灵魂,其思想、材料便成了“无帅之兵”“乌合之众”,构思活动便无法进行。
【名师心得】
“文章以意为主”,“意犹帅也”。这就是说,主题是文章的统帅、灵魂,它是决定一篇文章质量高低、价值大小的重要依据。同时,文章的选材组材、谋篇布局、以及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也必须根据主题的需要来确定。可见,立意确实重要,没有立意,其思想、材料便成了“无帅之兵”“乌合之众”,构思活动便无法进行。
中考作文具有明显的选拔功能,面对数以十几万计的考生,要让他们人人都有话说,都有内容可写,作文命题自然会考虑到各个层面的学生,因而出偏题、难题、怪题的可能几乎不存在。在人人都能写得出的情况下,立意是否正确、新颖、高远、深刻无疑是拉开作文档次的关键。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作品之所以历久不衰,受人欢迎,首先是因为它们具有新颖独特的立意。因而你对作文的立意,千万不可等闲视之。
中考作文在立意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思想贫乏,缺乏个性。别人怎么说,自己就怎么说。人云亦云,毫无新意。这样缺乏个性色彩的文章,得分一般都比较低。文章必须有时代精神,顺应时势的文章,才有时代感,才有针对性。
2.思想幼稚,令人遗憾。不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看问题只是停留在表面,就事论事,不能揭示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样缺乏深度的文章当然难以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3.认识片面,思想消极。中学生由于人生阅历浅,辨别是非能力较差,分析问题时往往缺少理性,容易片面化。有的考生为了标新立异,一鸣惊人,提出一些令人咂舌的观点。有的文章虽然文笔犀利老辣,但是由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存在问题,最后仍然得分很低。
4.贪多求全,漫无目的。一开始还能围绕着一个主题写,但是写着写着,又转向了另一个主题,让阅卷老师也理不出头绪,如在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5.故事矫情,不合情理。不少同学喜欢阅读《读者》,喜欢把《读者》里的故事化用到中考作文中来,这种情况算不算抄袭,还有争论。有些考生在中考作文中化用这些故事的时候,让人觉得特别不真实,令人反感。
立意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作者在构思过程中,对生活素材进行具体的感知、体验和理解,逐步形成明确的思想,经过提炼和选择,文章的主旨才得以确立。文章的立意,首先要做到正确。你要学会和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作周密的思考,形成正确的思路。其次,立意要真实,文章只有表达真实的思想和感情,才具备了获得成功的基本条件;立意要深刻,文章只有开掘深刻的意蕴和哲理,才能充满震撼人心的力量;再次,立意要新颖巧妙,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才能在生活的激流中吸取新思想,获得新当然,文无定法,文成法立。立意也是如此。立意方法的实质是思维方法问题。我们只有从封闭、单向、僵化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培养和建立开放、多元、动态的思维方式,才能找到富有个性的立意方法。
立意新颖铸华章
宋徽宗主持画院考试,曾以“踏花归去马蹄香”为题命考生作画。获头彩的作品恰恰是一朵花都没有的,画上只画一匹飘逸而来的骏马,其高扬的右蹄旁有几只追逐的蝴蝶。正是这无花之中尽得花之神韵,因为蝴蝶宁死也不愿离去,可见马蹄上有多么诱人的花香,可想马踏了多少花才有蹄上浓郁的花香。
因为“无”才有了无数存在于想象之中的精美绝伦的“有”。
立意新颖深刻,是中考作文闯入高分或满分区的关键。
那么,如何让文章显示出新颖独特的立意呢?
一、从材料中挖掘出事物丰富的内涵
由表及里,开掘取意即透过客观事物的表象,开掘事物的深层意蕴。“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有些看似平凡的事物,一旦到了作家笔下,往往熠熠生辉,妙不可言。贾平凹从一块丑陋的小石头上,看出了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揭示了我们在人才观的世俗偏见,于是他的《丑石》便有了个性化的感悟,有了非凡的影响。请看下面的一段习作片断:
“当我羞涩地绽开孕育多年的花朵,我不禁为自己的美丽而赞叹:小小的四色花瓣灼灼地盛开,散发出幽远的清香。
泪第一次从我心底流过:花开的日子,就是我从这里永远消失的时刻。
虽然为了短暂的美丽,走过了一个异常艰辛的历程,但我心里充满幸福。
如有来生,我愿还是一朵小小的依米花。”
小作者采用物化视角,用拟人的手法,通过一朵小小的依米花挖掘出了深刻的人生主题:
生命只有一次,美丽只有一次!
意蕴总是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只有通过由表及里的开掘才能获得。这种方法能准确反映作者思想的穿透力,我们只有认真分析,反复思索,挖掘出事物蕴含的灼灼意蕴,才能写出精彩之作。
二、独辟蹊径,凸现个性
中考作文立意新颖,往往要利用逆向思维和求异思维。同样一个话题,要避开一般同学的构思和立意方式,巧妙地从另一个角度去立意,争取写出点与众不同的鲜味。
当然“有个性特征”还表现在文章的构思和表达上,但最主要的是要“独具慧眼”,在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角度上做到“独辟蹊径”,表现出文章的“新颖性”和作者的“创造性”。
首先要敢于打破思维定势。很多人都知道,鲮鱼是一种凶悍的鱼,天生就喜欢吃鲦鱼。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把鲮鱼和鲦鱼养在一个水池里,用玻璃板把它们隔开。开始时,鲮鱼见到鲦鱼即飞快地游去,想吃到鲦鱼,但却一次次地撞在玻璃板上。过了几天,那些鲮鱼都已撞得“头破血流”,再也不向那边游了。这时心理学家把玻璃板抽去,鲮鱼和鲦鱼都混游在一起,而鲦鱼即使在游到鲮鱼的眼边和嘴边,也不去尝试吃鲦鱼了。这是动物产生思维定势的典型例子??思维定势致使鲮鱼得了一种“恐鲦症”。
我们要想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章,就不能固守模式化思维方式。
例如:有位考生在面对《______的我》这个文题时,并没有简单的从“坚强的我,自信的我……等常规思维入手,而是另辟蹊径,一篇满分作文《克隆的我》便诞生了。文章围绕“克隆”这一新鲜话题表达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这篇文章完全打破了常规思路,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打破思维定势,可从大量的社会实践中或通过专门的思维训练,从正面获得,使自己的思维品质不断提高,思想认识“与时俱进”;也可从反面的例子中,吸取失败的教训,使自己不蹈他人之覆辙。这里举几个可吸取教训的例子:
三、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要善于捕捉那些美妙的瞬间,让它与自己的心灵碰撞,撞击出思想的火花。要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去直接感受生活,尽可能的延伸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深入体验情感,激活灵感,并迅速捕捉住,把它演绎成有生命的事物。我们只有把事物的本质属性和深刻体验联系起来,文章才能写出神韵,写出灵性。只有这样,作文才能产生扣人心弦的魅力。王浴海先生对“感悟”有一段精辟的言论,特照引如下:
“空山鸟语,础润月景,雨打窗棂,八面来风,一叶,一瓣,一颦,一笑,一丝,一线,一思忖,一闪念,都可入诗入画入文,关键在于有无自我的心意在里头,有无自我的个性在上面,有无自我活生生的思想在深层。”
如果我们能把这种充满生命智慧的独特感悟表现在我们的作文中,何愁写不出具有丰厚文化意蕴的美文佳作?
开卷有益
【得分点】审清题目,切合题意
1.得分点概述
综观各地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绝大多数都把“切题”“扣题”摆在了最前头。扣题写作可以说是中考作文的第一要务。在作文评分标准中的相关表述,有许多省市如北京、黑龙江、河北、四川等地,分别将“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列为一类文、二类文的首要标准;也有许多省市如天津、上海、安徽等地,将“切题”作为一、二类的首要标准。切合题意,你的文章才是合格的,才有可能跻身优秀之列。
中考评卷,依照扣题的程度将文章分为四等: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离题意。据此,阅卷老师给予各类作文不同等级的分数。
2.得分点策略
一是扣住话题拟新题。话题作文需要我们自己拟题,如果我们将独词式话题扩展成短语并以此作为写作题目,就能将题目限定在命题者设定的范围内。比如,以“感恩”为话题作文,有同学拟题为“提醒感恩”、“感恩的心”、“相互感恩,始得和谐”等,突出了话题的重要地位,让后面的构思选材等工作自然地围绕题目展开。
二是下笔扣题打一枪。起笔开门见山,直击题目,引得下文围绕这个方向展开。比如,有一满分作文《清晰的面孔》就是这样开头的:“人海茫茫,许多人在你的生命中成为匆匆过客,如天空中划过的流星??只留下美丽的一瞬。然而在我的脑海中却保留着一张张清晰的面孔,久久不能飘散。”开头强调“清晰的面孔”“久久不能飘散”,很自然地就此展开话题,引出了下文合乎题意的描述。
三是穿插文中巧切题。可以围绕题目拟出一组小标题,穿插在文章之中;可以根据题目拟定中心句子,穿插在文章中间。比如,满分作文《“和谐”画展》一文,以参加“和谐”为主题的画展为内容,描述了“我”精心准备的三幅画:“婴儿哺乳图”、“泪眼蒙胧图”、“夕阳搀扶图”。作者分别以三幅图为小标题,着力描述了各图的内容。这样,保证文章始终运行在题目的轨道里。
四是锁定题目作结尾。文章的结尾一定要扣回题目,这一点至关重要。比如,2005年上海市有篇中考满分作文《充满活力的岁月》,在展示了自己沉醉在乐曲境界中与音乐为伴的生活之后,结尾写道:“我就和音乐一起同喜同悲着,她让我的心不曾单调,把我年少的心填满了缤纷的旋律。有音乐在,我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会是充满活力的岁月。”这样一来,很自然地点明题意,也留给读者很大的品味空间。
3.失分会诊
一是因误解而离题。或者对题目的含义理解不准;或者对题目的感情色彩把握不当;或者将题目中的局部当作整体,只扣其中的一部分。这些做法都是偏题离题。比如,对话题“借口??弱者的托辞”,一些同学大谈有时候借口也能寻求心理平衡,降低心理压力。这样一来,将“借口??弱者的托辞”这个话题变成了话题“借口”,只顾及了话题中的一部分,造成了整体偏离话题。
二是因随意而脱轨。作者没有紧扣题目和中心的写作意识,写到哪里就顺势说下去,也不管是否符合主旨的需要,这样很容易出现行文离题的问题。比如,对半命题“窗外的”,有篇作文填题目为“窗外的美景”。文章描述生动,文采飞扬,结构清晰,材料丰富。但是,作者只是在文章前半部分写“窗外”,中间提出:“那么窗内又是怎样的呢?”然后过渡到写“窗内”。整篇文章的重点就是写“窗内”。很明显,由于作者写作的随意性,导致文章偏离了题意。结果,文章被评为三类下。
三是因忽视而偏向。只重视狭义的“题目”(不包括导语等)或者“话题”,而无视导语的限制,这也是造成离题的一个原因。比如,2005年北京市中考作文“开端”一题,导语中有“请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感受”的要求。如果你的文章既不是叙述你的经历,又没有用你自己的生活经历作为事例,也没有写出你个人的见解,那么,你就离了题。
4.提升要诀
第一,认真审题。这一步中,有几点要特别注意:一是要认真解读题目“导语”和“要求”部分,决不能轻易放过其中的若干限制。二是要读懂题目或者话题的真正含义。三要读懂题目包含的感情色彩。
第二,提前规划。在动笔之前,先要将文章的构思想清楚,表达什么样的主题,选取哪些材料,材料呈现的先后顺序及详略处理,开头、结尾怎样写等等,尽量想细一些。然后拟写出写作提纲。这样,以有效地避免思维和写作的随意性。
第三,及时补救。写一段话后,要注意回头审视本段或本部分的中心话题是否合乎主旨、合乎题意,是否遵循了提纲所预设的写作思路。如果发现了离题的内容,要迅速截住上面的话,并转到中心话题上来。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zzw/1181166.html
相关阅读:高中优秀作文赏析:匆匆
2019年高考作文题预测-“一半是火焰,另半也是火焰”
名家点评2018年高考作文之天津卷
诗意地栖居-话题作文“寻觅生活中的诗情”导写
素材积累 高考优秀作文议论性散文片段精选(荆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