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知识框架图一、要培养自学能力。高中历史教材每章前都有引言,它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同学们在学习每章之前,要认真阅读一下引言,把每章内容的线索和重点了解清楚。形成习惯后,有助于培养分析、概括能力。另外,每章选用的插图、表格、史料都要认真理解领会,以帮助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所以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是必须的。总之,自己掌握了主动权,养成了良好的自学、独立思考的习惯,对学习历史至关重要。
构建知识框架图二、注重知识的联系结合,树立整体知识观。首先,高中历史许多概念比较抽象,诸如革命、改革、改良等,必须结合政治常识方能理解。在目前各类历史试题中,理解性的题目占据了主要地位,如果对教材处理不好,做选择题时,就会出现判断错误,做材料题和问答题时则容易答非所问。其次,注重知识的纵横联系。平时,在学习中应注重多分析、多比较,找出其异同处,加深对史实的理解,培养自己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构建知识框架图三、注重跨学科的联系,学以致用。高考实行大综合的趋势,要求各科加强渗透。学生在平时应关注当前国际国内重大时事等热点问题,多角度去研究、分析所涉及的问题,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历史教学的内容包罗万象,既囊括了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也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变化,使得高中历史的教学承载了庞杂又十分巨大的知识量。这就决定了学习历史的过程中积累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也是不容忽视的环节。
学习高中历史课程大致可分四个步骤:
第一步:史实。要求学生对基本史实和阶段特征的掌握必须准确、全面,建构清晰完整的历史体系。
第二步:史通。联系比较,触类旁通,古今中外融会贯通,形成立体思维。
第三步:史论。运用所掌握的一些理论,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评价,对历史现象进行探索质疑,科学分析历史的因果关系,使历史学习上升到较高的理论层面。
第四步:史感。通过学习历史,感受历史、走进历史、体验历史,形成全新的历史时空观和历史新感受,增强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指导生活,引领人生。
学生是历史学习的主体,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历史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我们认识主体、尊重主体、发展主体,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在自身的“体验”中学习历史,在体验中“学会学习历史”,在“学会历史”中体会价值和思考理念,就是能力的培养过程和人文素质的提高过程。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892287.html
相关阅读:武昌起义的经过 历史意义及影响
转变历史习题讲评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从一则材料分析中国的对内改革方针
高中历史知识点:西班牙内战
历史模块与历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