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浅论早期杜甫朦胧的隐逸情愫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来源: 记忆方法网

杜甫是一位爱国诗人,他的一生记挂着国家大事,希望为国家出力,可是事实上他的仕途又是坎坷的,充满着辛酸苦楚。学术界公认的是把杜甫的一生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读书壮游时期、困守长安时期、陷贼为官时期以及漂泊西南时期。早期说的就是读书壮游时期,也就是从杜甫35岁以前的作品中来看杜诗中表现出来的诗人对于隐逸的态度。根据《杜时详注》的记载,从诗人出生至天宝五年,一共留下了约三十一首诗作。杜甫在开元十九年的时候游历吴越,二十三年入京赶考落第,这三十一首诗就是诗人科考失败后的作品。但是,科考的失败并没有给诗人的心理上造成消极的影响,从开篇的那一首《望岳》可以看出,杜甫依旧有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科考的失败更加激发了诗人的斗志,坚定了他"立登要路津"的决心。这三十一首诗,除了两首伤古感怀的,情感主调还是积极乐观的,以记录游山玩水以及宴会之趣的作品为主,诗人早期的隐逸情愫也从这些诗里体现出来。我们可以把这类诗分为三部分:

首先,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赞赏。这一类是数量最多的,包括《游龙门奉先寺》、《陪李北海宴历下亭》等七首诗。在这些诗里,杜甫提到了许多大自然的物象"月林散清影"的月亮;"云卧衣裳冷"的云;"秋水清无底"的水;"震雷翻幕燕,骤雨落河鱼"的雷、雨和河鱼;"修竹不受暑"的竹等等。在诗人笔下,这些事物和当时的自己一样,干净美好、充满着活力。尤其是水,清澈见底,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诗人置身于大自然之中,也把自己的心放入自然事物之中,让那清澈的水流一点一点洗去内心的杂念,充分享受那份纯净。《夜宴左氏庄》最能体现杜甫在融入大自然的惬意。

林风纤月落,衣露静琴张。

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

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

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

这首诗是讲宴会之乐,诗人和朋友在左氏庄宴会饮酒,良辰美景,饮酒作乐甚是欢愉。而诗中的良辰美景就是自然景物。全诗对景物的描写集中在前四句,取象自然而脱俗,林风、纤月、湛露、净琴、暗水、花径、春星、草堂,使诗篇透着隐隐的生气和散着丝丝的野趣。风吹着树林,淡淡的月光温柔地散落,露珠安静地落在衣服上仿佛在听着琴声。黑暗中小溪水流过,带着一些些花瓣,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这般景致,使得诗人心情愉悦,想起了几年前泛舟江南的情景,自是久久不能平静。

如果说《望岳》是表达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那这一首《夜宴左氏庄》体现的就完全是诗人对自然的热爱。青年时代的杜甫,满怀为国家做贡献的壮志,却也时刻体现出对自然深沉的爱,对自然景物有一种归属感,只要处在自然中,心情便是舒畅的。

第二,表达消极、厌恶的城市观。天宝三载,杜甫旅居东都两年后写下一首《赠李白》(五古),第一次提到了诗人对于东都这个大都市的印象,自此也奠定了诗人消极的城市观。

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

野人对?腥,蔬食常不饱。

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

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

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

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

这是一首书信性质的诗,杜甫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向李白直观地表达自己对东都的不满,希望可以脱身而去。杜甫说:"旅居东都的两年中,我经历的都是机智灵巧的事情,那些投机取巧的人和事让我十分讨厌。我居住郊野民间,即使常常连粗茶淡饭都没有,但是对于发了臭的牛羊肉,我还是不愿意吃。我常常想,难道就不能让我吃青精饭,使脸色长得好一些吗?让我感到最困难的还是缺乏炼金丹的药物,这深山老林好像用扫帚扫过了一样,连药物的痕迹都没有了。向您这般在朝廷里才德杰出的人,现在都脱身金马门,独去寻讨幽隐。看来我也要离开东都,到梁宋去游览,到时我一定去访问您。"

此诗共分两段,前八句为一段,后四句为一段,表达厌都市而羡山林之情。后四句为第二段赠李白,表明自己有独自幽隐的意愿。从写给

李白的诗里可以看得出,杜甫在东都的两年过的是十分不愉快的,甚至可以说食不果腹,穷困到生病了都没钱买药,只能自己去山里找药材。可惜那些就像被人扫过一样的大山,早已被开发地干干净净,没有了可以用得上的材料。公元744年,李白受诏供奉翰林,因高力士的陷害,被皇帝赐金放还。李白?鹦鹉以赋曰:"落羽辞金殿,是脱身也。"友人又被贬谪离开,脱身而去。使得杜甫对于城市的的反感已经到了极致,宁愿选择逃离都市,去过宁静的隐居生活。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本性注定了难融于东都,所以会产生隐居的想法也是理所当然的。

第三,表现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在这三十一首诗里,有三首是写友人的隐居生活,分别是《题张氏隐居二首》、《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前两首是诗人拜访隐居故人张叔明与友人游乐饮酒之作,诗人把张的隐居生活写的十分惬意。"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远离权钱交易就是远离伤害,自然是兴致勃勃,"每无愁"。而另一首是与挚友李白同看望范十,写出三人深刻友情的同时,诗人也也直抒"悠悠沧海情"。

从以上的三个分类可以看出,杜甫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热爱在自然中幽居的诗人,可以说青年时期的他就向往隐居,思想里透露着隐逸的情愫。作为一个爱国诗人,为何会在自己年富力强的时候想要隐居呢?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首先,对复杂的政治环境的厌恶。天宝二、三年唐玄宗统治期间,政治腐败,奸人高力士党羽当道,陷害朝中的正直官员。杜甫这期间,看到的全是政治的黑暗以及官员们趋炎附势、投机取巧。杜甫对官场的印象就是"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他厌恶这样的环境。第二,友人的影响。从杜甫的作品中可以看出,诗人早期就与隐士有交往,甚至还有挚友。李白就是影响杜甫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很早就相信当时流行的道教,喜欢隐居山林,求仙学道。二人交往甚密,杜甫对东都的厌恶情绪也有为李白抱不平的因素。李白最终也因不能适应官场环境,在京仅两年半,然后由如贵道士推荐山东省济南的道观,开始了云游四方的漫游生活。第三,道家思想的影响。当时的统治者推崇道教,甚至还会专门礼聘隐居的道士到朝廷做官。而道家思想本身又是崇尚自然,讲究无为而治,反对斗争。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诗人热爱自然,不喜欢争名夺利,自然会有远离官场的想法。

但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就是,杜甫早期就表现出了隐逸的思想,为何最终又没有走上仙风道骨之路呢?杜甫在长安献《雕赋》,在《进雕赋表》中说:"臣之近代陵夷,公侯之贵磨灭,鼎铭之勋不复?耀于明时。自先君恕、预以降,奉儒守官,未坠素业矣。"诗人从小接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奉儒守官"的思想早已根深蒂固,他终究是一个心系国家的人,即使经历了官场的颠簸,一生磕磕绊绊,到了晚年自己穷困潦倒之时还写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般忧国忧民的诗。诗人向往仙风道骨,但在他心里依旧有着强烈的入世思想的,诗人时刻不忘"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满怀"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的激情。正因为这样,所以笔者认为杜甫早期的隐逸情愫是朦胧的,有所表现,但是并没有那么明显和强烈。或者说隐居只是"立登要路津"的一种方式,越是远离朝廷其实是越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这种入世的方式在唐朝的文人中也是十分常见的。即使统治者崇尚道教,但是在杜甫一生中占主导的还是儒家的入世思想,关心国家建设、关心民间疾苦,投身于社稷。所以,越到后期,诗人逐渐从道家的思想中醒过来,他关注李白也不再是关注那些仙道之事,而是关注其诗歌成就。而且,杜甫早年的三十一首作品中,也有大量应和之作,其中有一些就提到了他与权贵的交往。如《郑驸马宅宴洞中》以及《赠特进汝阳王二十二韵》,在这两首诗里,诗人明显地表现了愿与权贵亲近的态度,并且为自己可以得到他们的招待而感觉很高兴。这样的心思又怎会是一个有很强烈的隐居思想的人会有的呢?最终结果也是如此,依旧是雄心壮志战胜了幽隐山村的想法,他一生终究没有隐逸,早年朦胧的隐逸情愫并未真正萌芽。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826383.html

相关阅读:从一则材料分析中国的对内改革方针
历史模块与历史教学
高中历史知识点:西班牙内战
转变历史习题讲评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武昌起义的经过 历史意义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