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化学 来源: 记忆方法网
    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例如,NaCl在20℃的溶解度为36g,表示的意义就是:在20℃时,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或者说,在20℃时,100g水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钠。
  
  2.在理解固体溶解度概念时,要抓住的四个要点①“在一定温度下”:因为每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有一个对应的值,或者说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所以给出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时,必须标明温度。②“在100g溶剂里”:溶解度的概念中,规定溶剂的质量为100g。③“饱和状态”:所谓饱和状态,可以理解为在一定温度下,在100g溶剂里,溶质的溶解量的最大值。④“所溶解的质量”:表明溶解度的单位是“克”。
  
  3.影响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的性质;②溶剂的性质(见溶解性部分);③温度。在溶质和溶剂一定的情况下,温度是影响固体溶解度的重要因素。一般规律如下: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如氯化钠);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
  
  4.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两种表示方法:①列表法;②溶解度曲线。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786714.html

相关阅读:学年度高考化学答题技巧
我国生物无机化学的发展
高中学习计划早制定
不要让高考倒计时牌打乱了考生的心态
高一年级化学选修四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