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秸秆产业可助力扶贫事业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解决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精准扶贫理论体系,为欠发达地区推进扶贫攻坚、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遵循原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贫困地区的小康,是不完整的小康。一般来说,资源禀赋匮乏是贫困地区的共同特点,但这些地区并不缺乏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资源,在这些地区发展秸秆产业脱贫致富,是切实可行之道,是解决贫困之道及返贫之忧,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路径之一。

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捡回另一半农业》作者尹成杰(左四)与科技部、农发行等领导考察秸秆控股有限公司

一、共同富裕才是国家长治久安之道

资料表明,7000多万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西海固所在的六盘山等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有592个贫困县、12.8万个贫困村,基本上都是在偏远大山里,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条件都比较差,教育、卫生、医疗服务跟不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已使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成为全球首个实现联合国贫困人口减半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但是借助国家扶贫政策而脱贫的群众因灾、因病、因子女上学等原因再次返贫的情况很普遍。

长期的扶贫经验表明:发展致富产业,有效帮助贫困群众建立“自我造血”功能,是最佳的扶贫措施。1月,国务院扶贫办在甘肃陇南市9个贫困县先行开展电商扶贫试点,探索贫困农户创业型、能人大户引领型、龙头企业带动型、乡村干部服务型的网店建设类型和一店带一户、一店带多户的电商扶贫模式,截至当年8月底,陇南市网店数量达到6837个,销售总额89359万元,覆盖了全市2/3的贫困村,全市64万贫困人口因电子商务人均增收306元。

由此可见,根据地区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相关产业,是解决全民奔小康、推动民族复兴的重要举措。

二、资源禀赋匮乏是贫困之源

资源禀赋决定发展路径,特色产业具有持续生命力和竞争力,贫困地区应坚持走“错位发展、差异化发展”之路,深度挖掘区域资源、比较优势实现反向竞争发展,充分发挥国家政策支持优势及后发优势。通过资源、人力、物力及土地等内涵拓展,资金、技术、销售渠道等外力撬动,用资源换投入,以时间换空间,以资源谋发展。

贫困地区为什么会贫困?根据笔者在农村工作多年的经验认为: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第一是因为资源禀赋的匮乏;第二是没有产业化龙头企业;第三是政策贯彻不彻底;第四是文化教育体系不配套及完善。但有一点是共性的,就是贫困地区大都是农业、沙漠荒漠化地区,人口相对密度小。

首先,贫困地区绝大部分自然条件恶劣。我国贫困区域大都处于深山、高原、沙漠等地区,水资源缺乏、土地贫瘠、生态脆弱、灾害频繁。其主要特征:一是耕地资源缺乏。土地资源总量少,土地零星破碎、贫瘠,不宜农耕,耕地多数以陡坡为主,耕地质量不高,产出量低。二是自然灾害频发。旱涝灾害并存、水土流失和石漠化严重,风灾、雨雪冰冻、滑坡、泥石流、农业病虫害等时有发生,在这种地理环境条件的制约下,农业生产量低而不稳。三是生态环境脆弱。贫困地区大多数处于生态敏感地带,易遭破坏而难于恢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仍主宰着当地经济。

其次,贫困地区大都远离区域中心,不能受到中心城市的辐射,交通、公共服务水平等社会基础薄弱。

再者,制度是导致贫困地区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归根到底还是资源配置的问题。由于制度原因,加之地理位置、政策导向、人口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贫困地区市场配置资源效率低下。因此,解决贫困地区贫困问题的根本,还是要依靠制度创新,让市场真正决定资源配置,并提高其效率。

三、挖掘资源禀赋是扶贫的根本

从全国贫困地图上可以看出:大多数的贫困地区,都是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农业生产基本能解决吃饭的问题,但解决不了衣、住、行及医疗、教育等问题。但农业地区因为生产粮食,就会有秸秆等生物质资源,我们只关注粮食而忽视了秸秆资源,这几乎是一个全国性问题。对农村问题有深刻研究的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尹成杰在其《捡回另一半农业》一书中所述:“忽视了秸秆的综合利用,等于丢掉了另一半农业。事实上,只要把农业县生产的粮食、生物质等资源禀赋很好地利用起来,形成产业化,至少会增加一半以上的收入。”一语中的指出了忽视秸秆资源产生的严重后果。

农业生产投入耕地、淡水、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收获的不仅是籽粒和果实,秸秆同样是重要的农作物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把秸秆利用起来,就是对一部分农业成果的利用,这也是对自然资源禀赋的科学利用。

从热量的角度看,秸秆燃烧值约为标准煤的50%。从营养价值看,1吨普通秸秆相当于0.25吨粮食的营养。在现代农业条件下,运用先进的加工技术,秸秆不仅不是废弃物,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农产品。秸秆蕴涵丰富的太阳能,可以生产生物质能源、生物质建材以及饲料、肥料、食用菌等,具有可观的开发价值。

实现贫困地区的秸秆综合利用和产业化可以带来多重效应:一是,优化资源禀赋结构,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促进农民增收;二是,提高农民农牧副业生产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三是,吸引产业化龙头企业入驻,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及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四是,增加农民家庭就业,可用秸秆置换相应的生产资料,减少现金支出;五是,优化能源结构,促进生态发展,增加原生态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四、实施秸秆产业化拉动农业循环经济

扶贫需要产业化项目,贫困地区大都是农业县,搞工业化项目是不现实或难度较大的,但以秸秆产业化企业为龙头却是“拾起来的财富”。生产秸秆砖、秸秆有机肥、秸秆炭、秸秆工艺品等,鼓励农民以秸秆置换生产资料,种植特色经济作物如果品、蔬菜及发展畜牧业,让秸秆进入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便捷路径,也是不可替代的优势,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可复制的致富模式。

实现秸秆产业化,最需要的龙头企业带头作用,农民合作社及农民积极参与。各地方政府要积极探索企业+经纪人+农户的秸秆收贮运体系建设,提高秸秆收贮能力,并给予优惠政策,引入社会资本进入秸秆产业化,如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基料化和燃料化等“五料化”,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这应该是对“三农”问题有深刻理解的人士的共识。

有专家认为:秸秆被用来生产生物饲料、食用菌以及秸秆和粪水生产有机肥是可持续发展农业的首选。因为秸秆作为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组成,通过技术手段转化为畜牧业使用的饲料、种植业使用肥料、基料以及用来造纸、燃料等方面。如果秸秆被用作基料,它可以用来生产金针菇、木耳等食用菌类,食用菌的残渣又可以被利用作为猪饲料来养猪,这样的猪排出的粪便又是很好的有机肥料,用来种植有机农作物,供人食用,产生的秸秆再进入新的循环中。理想的秸秆利用链条模式是:秸秆?食用菌(也可跳过此环节)?发酵饲料?有机肥?农作物(产生秸秆),这个循环中,每一个环节都能为下一个环节提供原料,并帮助下游产品实现增值,也是为这个产业链中从业人员增收。

实际上,秸秆综合利用和产业化路径很多。通过秸秆产业化这样的一条农业经济循环链条,可以有效降低化肥使用,从而改善土壤结构,可以使粮食、农产品增产增值,产生的饲料营养价值提高,下游畜牧业产生的食品质量也将得到提高,也就是人们提倡的“有机食品”,也是实现生态农业、大健康产业重要的一环。

五、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贫困地区资金扶持力度,但是成效不一,甚至出现越扶越穷的地区,原因之一就是这些地区缺乏有力的产业化龙头企业。

我们知道,秸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禀赋资源,只要把秸秆产业做大做强了,可以助力“三农”、“扶贫”事业。

当下,秸秆综合利用和产业化已有成熟模式,没有得到有效实施的主要原因就有缺乏系统的扶持政策。若把部分扶贫资金转化为对于秸秆产业扶持,调动提高秸秆企业的积极性,补足个体农民无法完成农作物秸秆的饲料化生产,规模养殖户无法从市场购得由农作物秸秆加工的饲料的短板,形成秸秆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之间利益共同体,通过合同收购、利润返还、实施保护价收购和提供相关服务等方式,维护好贫困群众的利益,实现企业发展和贫困农户受益双赢,就是打通秸秆产业化通道的“最后一公里”。

因此,各地政府要拿出“秸秆禁烧”的行政管理力度,转变工作思路、调整工作方法。通过政策引导,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和产业化宣传工作,并在示范上下足功夫,真正让农民认识到秸秆的价值,教育农民把“禁烧”与畜牧养殖、企业生产等相结合,对秸秆进行转化利用,让企业从参与中受益,变废为宝,调动农民参与秸秆产业的积极性,让农民从秸秆综合利用中尝到甜头,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源头治理,标本兼治,是无可否认的致富“通途”。

让贫困地区真正“脱贫致富”,我们应用系统、发展、辩证的观点,理性认识新常态下发展条件的变化,顺应大势、扬优成势、健步前行。有利的一面是:贫困地区由于“欠发达”幸运地保留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地方文化,具有绿色崛起的潜力和优势。如我们上文所述的秸秆,就是贫困地区最宝贵的资源、发展核心竞争力的源头。只是把秸秆产业化路径明确,争取最大程度的政策支持,达到秸秆产业化企业的优惠条件,立足资源禀赋,借智借力、特色发展,不仅可以发展循环经济,还可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为子孙后代造福!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745856.html

相关阅读:高中生物的“学习策略”
人神经胶质母细胞瘤的干细胞起源和精准干预研究获进展
少揭“伤疤”,多贴“膏药”
2016年高考备考:生物基础知识111条
定时定向递送miRNA的新载体治疗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