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生有所悟,教师来“点明”
新知识比较单一或属于后继型的一些教学内容,学生有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完成任务,教师可提供一些较好的情景或实验,让学生尽情“挥洒”自己的所见所思,让他们自己感悟新知。教师只要将学生零散杂乱、参差不齐的想法,整理成“章”,沟通成“网”,连接成具有条理性和逻辑性的知识链,从而“点明”新知的内涵。
以学习“离子方程式所表示的含义”为例,教师先演示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反应这个实验,并让学生写出它的离子方程式。然后,教师又做了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反应这个实验进行对比,让学生观察现象并写出它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施式。学生写完后可问学生有何感想。有学生说:“这个离子方程式怎么和前面的哪个一样呢?”,这时,还没发现这点的学生也齐声附和,此时教师引出离子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的区别,学生也就容易理解。至此,教师并没有立即结尾,而又继续提出问题:除了以上两个反应,有没有其他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也和上述一样呢?问题一提出,学生又纷纷投入到紧张的思维中去了。不一会,“我找到了,硫酸钾溶液和硝酸钡溶液的反应就是”,“硫酸溶液和氯化钡溶液的反应也是”。这时,教师可进一步拓展问题:硫酸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不是?硫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又如何?此一石激起了千层浪,学生争论、书写,当教师发现学生对这一知识已经有所感悟,就直接“点明”:可溶性钡盐与可溶性硫酸盐(硫酸)在溶液中的反应才可用Ba2+ +SO42-==BaSO4来表示,他们的实质都是Ba2+与SO42-的反应。从而将新知内化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
二、学生有疑惑,教师来“拨雾”
学生对一些浅显的知识能自学并理解,而对一些较深奥的知识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教师应在展开阶段通过对话与交流充分暴露学生的“已知”与“未知”,抓住学生的“疑惑”进行“拨雾”,使“山穷水复疑无路”变成“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复习“碳族”一章时,为了强化对铅化合物特殊性的理解,课堂上有下列一个教学片段。
师:已知+4价的铅不稳定,易转化为+2价,请写出在PbO2中加入浓盐酸的化学方程式。
生:PbO2+4HCl=PbCl2+Cl2+2H2O(由于该问题已接触过,大部分学生能得出正确结论)。
师:请大家分析本题所得出的信息,写出Pb和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书写结果:大部分学生把产物写成了PbCl4。
师:请你说说为什么是PbCl4?
生:因为Cl2的氧化性很强。
师:那PbO2和HCl反应为什么能产生PbCl2和Cl2呢?难道生成的Cl2就不会把PbCl2氧化成PbCl4?
学:(齐声)Pb和Cl2反应应该是PbCl2。
评价:这两个问题的核心是+4价铅的氧化能力比Cl2强。
本案例中,教师敏锐地考虑到了学生凭记忆给出正确答案的可能性,立即用一个逆向问题测试学生对问题本质的掌握情况。结果证实,大多数学生对前一问题的核心还是一团迷雾,于是教师抓住学生的这一疑惑,作了一个简单的有效反问“那PbO2和HCl反应为什么能产生PbCl2和Cl2呢?难道生成的Cl2就不会把PbCl2氧化成PbCl4?”令学生豁然开朗。这一反问“拨雾”,同时也引导学生找到了核心问题的挂靠点。
三、学生受局限,教师来“点补”
学生由于受知识和经验的局限,在自主学习中往往难以“钻”进教材,看不到教材中蕴涵的“精神实质”,也难以“跳”出教材,看不到其中可发展的“变式空间”。此时,教师要发挥先行者的作用,及时进行“点补”,引导学生透过书本看到它的“根须”与“枝叶”,让他们有新发展、新思路,从而加深认识,扩大视野。
例如在学习“浓硫酸化学性质”时,使用下列例题:足量的铜与一含1molH2SO4的浓硫酸混和并加热,能产生多少摩尔SO2?师生之间进行了交流。
师: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何?
生: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师:根据以上化学方程计算,产生的SO2为多少摩尔。
生:(非常集中)0.5mol。
师: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的浓度会有何变化?铜能否与稀硫酸反应?
生:浓度逐渐变稀,产生的SO2应小于0.5mol。
师:对了,我们不要只限于书上说的计算模式,还要结合具体物质和反应情况多角度思考问题。
师:如果把上题中的铜换为金属镁,则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为多少?为什么?
学生又展开了思维和讨论。
生1:产生的气体为SO2和H2的混和气。
生2: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应大于0.5mol小于1mol。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提问和“点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初步培养,同时,能很好地加深理解浓硫酸与稀硫酸化学性质的区别。
四、学生被阻塞,教师来“拨通”
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受思维能力的限制,探究思路往往会受阻或偏离方向。这时教师要及时适量的进行点拨引导,将受阻的线路“拨通”,使探究活动能顺利进行下去。
例如,在“盐类水解”的教学中,有学生提出了强碱弱酸盐之间一定不发生反应,强酸弱碱盐和强碱弱酸盐一定发生双水解反应这一观点。对此,教师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演示实验结果显示:NaAlO2+NaHCO3+H2O=Al(OH)3+Na2CO3
CuSO4+Na2S=CuS+Na2SO4
[分析1]NaAlO2+NaHCO3+H2O=Al(OH)3+Na2CO3
联想:Na2CO3+C6H5OH=C6H5ONa+NaHCO3
酸性:C6H5OH>HCO3-
比较:NaAlO2+NaHCO3+H2O=Al(OH)3+Na2CO3
酸性:HCO3->Al(OH)3
[分析2]CuSO4+Na2S=CuS+Na2SO4
假设:双水解 Cu2++S2-+2H2O=Cu(OH)2+H2S
溶解度:Cu(OH)2?CuS
双水解反应
归纳: 酸式盐+碱式盐 反应发生的条件
复分解反应
又如:铁与铜混和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剩余金属m1g,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振荡后,剩余金属m2g,则m1与m2之间的关系是 :(A)m1一定大于m2;(B)m1可能等于m2;(C)m1一定等于m2;(D)m1可能大于m2。很多学生错选B或D,原因就是认为剩余金属是Cu或Cu和Fe,加稀硫酸后:Cu与稀硫酸不反应,m1=m2;Fe与稀硫酸反应,使得m1>m2,并且始终绕不出这个“圈套”。这时需要教师进行点拨沟通,引导学生分析金属与稀硝酸反应后溶液中隐含着,学生很快明白:加稀硫酸后又得到了硝酸,无论什么金属剩余都一定溶解,从而得到正确答案(A)。
总之,“动态生成”的课堂需要教师具有灵活的点拨策略,较高的引导艺术,才能梳理学生的已知,抓住学生的未知,挖掘学生的潜能,扩充学生的储备,从而游刃有余地调控整个课堂教学。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724869.html
相关阅读:学年度高考化学答题技巧
不要让高考倒计时牌打乱了考生的心态
高一年级化学选修四知识点
我国生物无机化学的发展
高中学习计划早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