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尼尔·波兹曼的《童年的消逝》议论文阅读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5~~7题。
尼尔·波兹曼的《童年的消逝》讲述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儿童成人化的一些社会现象,以及产生这些现象的媒介原因。作者尤其提到了电视等电子信息传播媒介对童年的侵蚀:“我们可以断定,电视侵蚀了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线。这表现在三个方面,而它们都跟电视无法区分信息使用权密切相关:第一,因为理解电视的形式不需要任何训练;第二,无论对头脑还是行为,电视都没有复杂的要求:第三,电视不能分离观众。电子媒介完全不可能保留任何秘密。如果没有秘密,童年这样的东西当然也不存在了。”
对于新的媒介对儿童造成的负面影响,大卫·帕金翰在《童年之死》中,也是十分赞成尼尔·波兹曼的观点的,他说:“儿童溜入了广阔的成人世界——一个充满了危险与机会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电子媒体正在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成人世界向童年世界完全曝光了,这样,童年也就无法再返回到单纯与天真了。
大卫·帕金翰《童年之死》的副标题为“在电子媒体时代成长的儿童”,这似乎与尼尔·波兹曼的论述极其相似。难道大卫·帕金翰所著的这本《童年之死》只是对尼尔·波兹曼著作的一个补充说明而已?其实并非如此,仔细看下去才知道,两者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尼尔·波兹曼的《童年的消逝》的确为我们展示了一些新媒介下所产生的问题,这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但这警示的背后又似乎让人觉得太过沉重。电子媒体时代的我们是不是一定要表现得很恐慌,以致手足无措?就如电视,这一媒体对人们的危害,尤其是对儿童的伤害,就一定那么严重吗?大卫·帕金翰除论述尼尔·波兹曼这种保守主义的“童年消逝说”外,也为我们展示了另外一种相对立的学说,那就是乐观主义童年学说。这种观点对现代媒体持有完全乐观的肯定态度,认为新媒体技术的介入将导致独立自主的“电子化一代”的诞生,现代童年也因此被想象为一个有望把儿童从成人合谋而就的过时约束中解放出来的乌托邦。而面对这两种鲜明对比的观点,大卫·帕金翰所持的是一种折衷的观点。他认为:“两种立场都采取一种本质论的观点来看待‘童年’和‘青少年’,并且从一种过度倾向于决定论的角度来说明媒体与科技的角色。对于儿童与青少年,两种立场都反映出一种感情用事的态度,因而未能承认童年生活经验的多样性,以及儿童与媒体之间关系的多样性。在这方面,传统上认为儿童本质上是天真无邪而容易受到媒体影响的观点,跟同样是认为儿童天生便具有‘媒体智慧’(media-wise)浪漫不切实际的观点大致相反。我认为这两种立场都没有为文化、社会和教育政策提供一个现实的理论基础,这些政策也许会让所有的年轻人能够对付他们生于其间的不断变化的文化现实。……只有了解这些变化的复杂性和潜在矛盾时,我们才可能对它做出积极而有效的反应。一味地责怪媒体或者是颂扬它,都是高估了它们的力量,并且低估了儿童利用媒体来创造他们自己的意义及快乐的各种不同方式的能力。”
5.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不能作为“童年消逝说”理由的一项是
A.电子媒介完全不可能保留任何秘密。
B.儿童溜入了充满危险和机会的成人世界。
C.新媒体技术将导致“电子化一代”的诞生。
D.儿童本质上天真无邪容易受到媒体影响。
6.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完全符合大卫·帕金 翰观点的一项是
A.电视等电子媒介的侵蚀使儿童和成人没有了区别,童年也就不存在了。
B.儿童天生便具有‘媒体智慧’,现代童年有望成为解放儿童的“乌托邦”。
C.文化、社会和教育政策能够帮助所有年轻人对付不断变化的文化现实。
D.儿童能够通过各种不同方式利用媒体来创造他们自己的意义及快乐。
7.通观全文,概括大卫·帕金翰和尼尔·波兹曼二人的观点有哪些差别。(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就是为您提供的议论文阅读答案,祝学习进步。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603895.html
相关阅读:高二议论文赏析阅读:《浅议经典文化教育》阅读答案
摘编自孙焘《美,价值观的意义建构》阅读答案
宋石南《大学的三种精神》阅读答案
“艺术批评”阅读答案
《人类的集体道德记忆》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