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学内容:卤族元素
二. 教学目标:
了解氯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掌握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认识氯气及其化合物在生产中的应用;
理解卤素单质和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掌握X-的检验;
利用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及强弱比较的方法,理解海水中提取溴的方法。
三. 教学重点、难点: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卤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卤离子的检验
[教学过程]
一、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D?D性质”的关系
结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
二、卤族元素的“性质?D?D制备”的关系
卤族元素的性质活泼,所以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1、卤素单质的制备(Cl2)?D?D氧化还原法
⑴工业制法:电解饱和食盐水
电解熔融氯化钠
⑵实验室制法:强氧化剂+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
原理与装置:
三、卤族元素的“一般?D?D特殊”的归纳
卤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有许多共性,但也存在诸多特殊之处。
(一)单质
1、性质
化学式
F2
Cl2
Br2
I2
颜色
淡黄绿色
黄绿色
深红棕色
紫黑色
状态
气体
气体
液体
固体
密度
逐渐增大
熔沸点
逐渐升高
水溶液
浅黄绿色
橙色
黄色
CCl4溶液
黄绿色
橙红色
紫红色
毒性
剧毒
有毒
剧毒
有毒
Cl2、Br2、I2在水中的溶解比较小,但较易溶于有机溶剂中,常见的有机溶剂有:汽油、苯、四氯化碳、酒精等。
2、化学性质(主要体现强氧化性)
⑴与金属反应:Fe、Cu等,但由于氧化能力不同,产物不完全相同
、 、
漂 *** 的制备,成分及漂白原理:
氯气通入石灰乳中:
⑸与Fe2+、SO2、Na2SO3、Na2S等还原性物质反应,如:
X2+SO2+2H2O=H2SO4+2HX;2Fe2++Cl2=2Cl-+2Fe3+,但:可Fe3+氧化I-:
2I-+2Fe3+=I2+2Fe2+
⑹与有机物发生加成、取代反应等。注意反应条件、反应产物。
;
⑺卤素单质间的相互置换
(二)化合物:
1、卤化氢:卤化氢均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易挥发与空气中水蒸气
结合形成白雾。HF有剧毒,能腐蚀玻璃:
卤化银
AgF
AgCl
AgBr
AgI
水溶性
可溶
难溶
颜色
白色
浅黄色
黄色
性质
感光性,例:
用途
制作感光材料
胶卷
人工降雨
3、卤离子的检验: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观察产生沉淀的颜色。
若有CO32-、SO32-、SO42-等离子干扰,应先加入足量的硝酸钡溶液,取上层清液继续实验。
四、卤族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
说明:
1、新制氯水的成分:含有Cl2、H2O和HClO以及Cl-、ClO-、H+及极少量的OH-。久置氯水中由于HClO分解为HCl和O2,因此,久置氯水相当于稀盐酸。
液氯属于纯净物,它具有氯气的性质,不具有漂白性,而氯水属于混合物,它既具有盐酸的性质,又具有氯气和次氯酸的性质,有很强的氧化性和漂白性。
氯水与石蕊试液时先变红再褪色(氯水显酸性,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次氯酸有强氧化性,使有色物质氧化而褪色)
氯水遇湿润淀粉-KI试纸先变蓝再褪色,是由于氯气氧化I-制得单质I2,当氯气过量时,继续氧化单质碘,生成无色的IO3-。
2、在不同条件下,新制氯水溶液中起作用的物质(或微粒)有所不同。
抓住诸因素对平衡:Cl2+H2O HCl+HClO的影响,合理解释某些具体问题:
⑴当加入可溶性氯化物时,c(Cl-)增大,平衡左移,因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Cl2,也可以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除去Cl2中的杂质HCl;
⑵当加入浓盐酸时,c(Cl-)和c(H+)都增大,平衡左移,因此,可用氯酸盐和次氯酸盐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或测漂 *** 中的“有效氯”,当加入CaCO3和Na2CO3时,c(H+)减少,平衡右移,可使氯水中的c(HClO)增大,增强漂白效果;
⑶当加入碱溶液时,溶液中c(HClO)和c(H+)都减少,平衡右移,实验室常用浓碱液来吸收未反应完的Cl2,防止环境污染;
⑷氯水光照后,因HClO见光分解,平衡右移,故新制氯水须避光保存,且须现做现配,而久置的氯水就是盐酸。
3、关于NO2和Br2的鉴别:
⑴不能用KI,要用硝酸银溶液;
⑵不能用pH试纸,可用浓氨水;
⑶不能用NaOH或水,可用CCl4等有机溶剂。
4、当溶液中存在多种还原性物质时,加入氧化剂,还原性强的物质应先被氧化。如:
在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气体:
在FeI2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
5、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有:
⑴因萃取作用而使溴水褪色的物质:苯、CCl4、直馏汽油等有机溶剂;
⑵能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还原性无机化合物:H2S、SO2、Fe2+、I-等;能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还原性有机化合物:含有醛基的化合物等;
⑶能与溴水发生反应的金属,如:Na、Mg、Al等;
⑷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的不饱和有机化合物;
⑸能与溴水反应的碱性物质,如:NaOH、Na2CO3等。
6、氯气的制取:装置适用于:固体(或液体)和液体反应;在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的
气密性:在装入药品前,小火加热,看烧杯中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
产生气体后,由于气体中可能含有挥发出的HCl和水蒸气,欲得到纯净干燥的氯气,防止环境污染,可采用如下的方法处理:
①除杂:Cl2(HCl):饱和食盐水
②干燥:浓硫酸、P2O5(s)、无水CaCl2等
③收集:向上排空气法、排饱和食盐水法
④检验是否集满: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色)或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⑤尾气处理:碱液吸收(常用NaOH溶液)
7、在制取HBr和HI气体时,由于浓硫酸可将Br-、I-氧化,所以不能用浓硫酸和NaBr、NaI反应制备HBr、HI。应用难挥发的浓磷酸代替浓硫酸。
8、特殊性质归纳:
⑴常温下溴是唯一的液态非金属单质,极易挥发,保存时用水封;
⑵碘易升华,碘单质遇淀粉变蓝。碘单质与铁反应生成FeI2;
⑶CaCl2、CaBr2溶于水,但CaF2(俗称萤石)不溶于水;
⑷F2和水剧烈反应,所以F2不能将溶液中的 、 氧化,将F2通入某溶液中,应先考虑它和水的反应,再考虑生成的HF能否和溶液中的其它成分反应;
⑸卤素单质中,只有F2可与稀有气体反应;
⑹卤化氢的水溶液中只有氢氟酸是弱酸,但它能腐蚀玻璃,只能保存在塑料瓶中。
9、“类卤素”如(CN)2、(SCN)2、(OCN)2以及卤素互化物如IBr、BrCl3等性
质与卤素单质的氧化性、与碱溶液反应生成卤化物和次卤酸盐、与Ag+结合的生成物的难溶性等性质相似,但由于上述物质不是由一种元素组成,其组成元素的化合价有差别,以致在参加化学反应时价态的变化与卤素单质不完全相同。
【典型例题
例1. 今有甲、乙、丙三瓶等体积的新制氯水,浓度均为0.1mol/l,如果在甲瓶中加入少量的NaHCO3晶体,在乙瓶中加入少量的NaHSO3晶体,丙瓶不变,片刻后甲、乙、丙三瓶溶液中HClO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A. 甲=乙>丙 B. 甲>丙>乙 C. 丙>甲=乙 D. 乙>丙>甲
解析:氯水中存在下列平衡:Cl2+H2O=HCl+HClO加入NaHCO3后因为酸性HCl>H2CO3>HClO,所以甲瓶中NaHCO3与 HCl反应,平衡向右移动,HClO浓度增大,又因HClO具有强氧化性,可将NaHSO3氧化,故乙瓶中HClO浓度下降,而丙瓶中没有影响平衡的物质,故HClO浓度不变。所以本题答案为B
答案:B
例2. 用滴管将新制的饱和氯水慢慢滴入含酚酞的NaOH稀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保存饱和氯水的方法是: ;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简要文字说明):
= 1 \* GB3 ①是
= 2 \* GB3 ②是
(3)简述怎样用实验证明红色褪去原因是 = 1 \* GB3 ①或 = 2 \* GB3 ②:
解析:(1)新制氯水中,因HClO见光分解,平衡右移,故新制氯水须避光保存,且须现做现配;
(2)能使变红的酚酞褪色的原因是溶液碱性减弱或过量氯水中的HClO将变红的酚酞漂白
(3)若要设计实验证明褪色的可能原因,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在褪色后的溶液中再滴加NaOH溶液,若不出现红色,说明是HClO漂白作用的结果,若再出现红色,说明是氯水与NaOH反应,碱性减弱的原因。
答案:(1)在阴凉处于棕色试剂瓶中密封保存
(2)一是氯水与NaOH反应生成两种盐,碱性减弱。二是氯水过量后HClO的漂白性将溶液变成无色。
(3)向无色溶液中再加入NaOH溶液,若不再出现红色,应为原因②,若再出现红色,应为原因①。
例3. 甲、乙、丙三种溶液各含有一种X-(X-为Cl-、Br-、I-)离子,向甲中加淀粉溶液和氯水,则溶液为橙色,再加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丙依次含有
A. Br-、Cl-、I- B. Br-、I-、Cl-
C. I-、Cl-、Br- D. Cl-、I-、Br-
解析:向甲中加淀粉溶液和氯水,则溶液为橙色,不显蓝色,说明不存在I-,而是Br-,与Cl2作用生成了Br2单质显橙色;再加丙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丙溶液与Br2不反应,则丙溶液中也不存在I-,只能存在Cl-,则乙中存在I-,本题答案为B
答案:B
例4. 氰(CN)2、硫氰(SCN)2的化学性质与卤素(X2)很相似,化学上称为拟卤素,如(SCN)2+H2O=HSCN+HSCNO。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为Cl-<Br-<CN-<SCN-<I-。试写出:
①(CN)2与K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NaBr和KSCN的混合溶液中加(C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解析:本题属于信息题。根据题给信息可知:(CN)2、(SCN)2的化学性质与卤素(X2)相似,则方程①可写成:(CN)2+2KOH=KCN+KCNO+H2O;而且其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Cl-<Br-<CN-<SCN-<I-。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可知:NaBr和KSCN的混合溶液中加(CN)2,(CN)2可与KSCN反应而不与NaBr反应,方程式为:(CN)2+2SCN-=2CN-+(SCN)2
答案:①(CN)2+2KOH=KCN+KCNO+H2O;
②(CN)2+2SCN-=2CN-+(SCN)2
例5. 下图中的每一方格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其中粗框表示初始反应物(反应时加入或生成的水,以及生成沉淀J时的其他产物均已略去)。
请填写下列空白:
⑴物质B是 ,F是 ,J是 。
⑵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是 。
解析:本题属于框图题,关键在于如何找到切入点。
从饱和食盐水的电解入手,其反应是:2NaCl+2H2O=H2↑+Cl2↑+2NaOH产物有A、B、C各三种。从题目所给的框图可以看出,物质 B既能与A反应生成D和E,又能与C反应生成G。从电解食盐水的3种产物来看,只有氯气才符合这种特点,它既与氢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氯化氢:Cl2+H2=2HCl;它又与氢氧化钠在常温下生成次氯酸钠和氯化钠:Cl2+2NaOH=NaCl+NaClO+H2O。因而,可以确定物质B是氯气。若将此化学方程式改写作离子方程式,就是本题②的答案。除了水不计外,框图还指出,B与A反应得到两种产物,B与C反应只得到一种产物,可以确定A 是氢氧化钠,C是氢气。当然,作为B与C反应而得到的生成物G是氯化氢。下一步需确定物质F。F既能与氯气直接反应生成物质I,又能与氯化氢反应生成物质 H和氢气。如果把氯化氢当作溶液看(即盐酸),能与氯气、盐酸都可以发生反应的物质估计可能是一种金属。那么,I和H都应当是此金属的氯化物,且两种金属氯化物之间存在一定的转化关系,说明该金属具有两种可变化合价。从范围内无机化合物的来看,只有铁才有这种特点:与氯气反应生成+3价铁的氯化物:2FeCl2+Cl2=2FeCl3这样,可以认定物质F应当是金属铁,H是氯化亚铁,至此,框图的大部分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最后需要确定沉淀J。按图所示,沉淀J可因氯化铁I与D反应而生成,又可因氯化亚铁H和D反应而生成,则J必是含铁的化合物。至此,需反过来对D作出判断。按前述,物质D应是氯化钠和次氯酸钠中的一种,前者不可能分别与铁的两种氯化物反应生成沉淀,这样看来,物质D唯一的可能是次氯酸钠(溶液)。次氯酸钠是一种盐,它除了有盐的通性以外,还有两点特点,即: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的氧化剂;是一种由强碱(氢氧化钠)和弱酸(次氯酸)组成的盐,因而在水中水解呈碱性。当次氯酸钠(溶液)与氯化亚铁H反应时,发挥了其氧化性和碱性的双重作用,将氯化亚铁变成氢氧化铁;与氯化铁I反应时,由于Fe3+离子不会再被氧化,只显示了其碱性,生成了氢氧化铁。
答案:(1)B是Cl2(或氯气),F是铁(或Fe),J是氢氧化铁(或Fe(OH)3)。
(2)Cl2+2OH-=ClO-+Cl-+H2O
例6. 现用浓盐酸、MnO2共热制Cl2,并用Cl2和Ca(0H)2反应制少量漂 *** ,现已知反应:2Cl2+2Ca(OH)2=Ca(C10)2+CaCl2+2H20(该反应放热)温度稍高即发生副反应:
6C12+6Ca(OH)2=5CaCl2+Ca(Cl03)2+6H2O。甲、乙、丙三人分别设计三个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请从:a不容易控制反应速率;b容易控制反应速率;c有副反应发生;d可防止副反应发生;e污染环境;f可防止污染环境;几个方面对上述甲、乙、丙三套装置的优缺点作出评析,并选择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填在空格内。
优点
缺点
甲装置
乙装置
丙装置
(2)上图中甲由A、B两部分组成,乙由C、D、E三部分组成,丙由F、G组成,从上述甲、乙、丙三套装置中选出合理的部分(按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组装一套较完善的实验装置(填所选部分的编号) 。
(3)实验中若用1L12mol•l-1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最终生成Ca(ClO)2的物质的量总小于0.15mol,其可能的主要原因是 。
解析:本题综合性较强,既要熟悉Cl2的制法,又要抓住题给信息应用理论知识采取相应的实验措施。根据题给药品,制取Cl2应选用装置C或F,依据题给信息Cl2与Ca(OH)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且温度高时易发生副反应,所以制漂 *** 时应采取降温措施。Cl2有毒,又需进行尾气处理。
答案:(1)甲:d,ae 乙:b、f, c 丙b,ce ;
(2)C(F)、B、E;
(3)MnO2只能氧化浓HCl,随着反应进行,c(Cl?D)减小,还原性减弱,反应不能继续进行
【模拟
1、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Cl2,可采用的方法是
A. 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 B. 用干燥有色布条
C. 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 D. 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2、特大洪水过后,受灾地区的水源常被严重污染,下列物质中能对被污染的饮用水起消毒杀菌作用的是
A. 生石灰 B. 明矾 C. 绿矾 D. 漂 ***
3、用氯气消毒的自来水配制下列溶液时,会使所得溶液变质的是:①NaOH ②AgNO3 ③Na2CO3 ④NaBr ⑤FeCl2
A. 只有②④ B. 只有④⑤ C. 只有①④⑤ D. 全部
4、用1molMnO2和含HCl为4mol的浓盐酸充分反应(共热),在不考虑HCl挥发的情况下,得到的氯气
A. 等于2mol B. 等于1mol C. 小于1mol D. 大于2mol
5、市场上销售的“84”消毒液,其商品标识上有如下叙述:①本品为无色液体,呈碱性②使用时加水稀释③可对餐具、衣物进行消毒,可漂白浅色衣物。其有效成分可能是:
A. Cl2 B. SO2 C. NaClO D. KMn04
6、将0.2molMn02和50mLl2mol?L-1盐酸混合后缓缓加热,反应完全后向留下的溶液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生成AgCl沉淀物质的量为(不考虑盐酸的挥发)
A. 等于0.3 mol B. 小于0.3mol
C. 大于0.3mol、小于0.6mol D. 以上结论都不正确
7、aL标准状况下的H2、Cl2混合气体经光照,充分反应后,所得气体恰好使溶液中bmolNaOH完全转变为盐,则a、b的关系不可能
A. C.
8、碘跟氧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一种称为碘酸碘,在该化合物中,碘元素呈+3和+5两种价态,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A. I2O3 B. I2O4 C. I4O7- D. I4O9
9、砹是第六周期ⅦA族元素,推测下列单质或化合物的性质中有明显错误的是
A. 砹单质为黑色的固体
B. 砹的氢化物不稳定
C. 砹单质不易溶于水
D. 砹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10、把含有某一种氯化物杂质的氯化镁粉末95mg溶于水后,与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300mg,则该氯化镁中的杂质可能是
A. 氯化钠 B. 氯化铝 C. 氯化钾 D. 氯化钙
11、某溶液中Cl-、Br-、I-三者物质的量之比是1:2:3,通入一定量的Cl2,当反应完全后,该比值变为3:2:1,则反应的Cl2和原溶液中I-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 1:2 B. 1:3 C. 1:4 D. 1:6
12、溴化碘的分子式为IBr,它的化学性质活泼,能跟大多数金属反应,也能跟某些非金属单质反应,它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IBr=HBr+HIO。下列关于溴化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
A. 固态IBr是分子晶体
B. 把0.1mol/L IBr加入水中配成500mL溶液,所得溶液中Br-和I-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2mol/L
C. IBr跟水的反应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D. 在化学反应中,IBr可以作为氧化剂
13、根据反应(1)→(4),可以判断下列4个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正确顺序是:
⑴Cl2+2KI=2KCl+I2;
⑵2FeCl2+Cl2=2FeCl3;
⑶2FeCl3+2HI=2FeCl2+2HCl+I2,
⑷H2S+I2=S+2HI;
A. S>I2>Fe3+>Cl2 B. Cl2>Fe3+>I2>S
C. Fe3+>Cl2>S>I2 D. Cl2>I2>Fe3+>S
14、某单质X能从盐的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由此可知
A. 当X、Y都是金属时,X一定比Y活泼
B. 当X、Y都是非金属时,Y一定比X活泼
C. 当X是金属时,Y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
D. 当X是非金属时,Y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
15、某金属元素最高价氟化物的分子量为M1,其最高价的硫酸盐的分子量为M2。若此元素的最高正价为n,则n与M1、M2的关系可能是
A.
C.
16、ClO2是一种广谱型的消毒剂,根据世界环保联盟的要求ClO2将逐渐取代Cl2成为生产自来水的消毒剂。工业上ClO2常用NaClO3和Na2SO3溶液混合并加H2SO4酸化后反应制得,在以上反应中NaClO3和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1 B. 2:1 C. 1:2 D. 2:3
17、甲、乙、丙、丁分别是盐酸、碳酸钠、氯化钙、硝酸银4种溶液中的一种。将它们两两混合后,观察到的现象是:①甲与乙或丙混合都产生沉淀;②丙与乙或丁混合也产生沉淀;③丁与乙混合产生无色气体。回答下面问题:
(1)写出丁与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这四种溶液分别是甲:_________、乙:_________、丙:_________、丁:_________。
18、室温下,单质A、B、C分别为固体、黄绿色气体、无色气体,在合适反应条件下,它们可以按下面框图进行反应。又知E溶液是无色的,请回答;
(1)A是 、B是 、C是________(请填化学式)。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19、KClO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绿黄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其变化可表述为: KClO3+ HCl(浓)→ KCl+ ClO2↑+ Cl2↑+
(1)请完成该化学方程式并配平(未知物化学式和系数填入框内)。
(2)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填写编号,多选倒扣)。
①只有还原性 ②还原性和酸性 ③只有氧化性 ④氧化性和酸性
(3)产生0.1molCl2,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mol。
(4)ClO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因此,常被用作消毒剂,其消毒的(以单位质量得到的电子数表示)是Cl2的_______倍。
20、将氯气用导管通入较浓的NaOH和H2O2的混合液中,在导管口与混合液的接触处有闪烁的红光出现。这是因为通气后混合液中产生的ClO-被H2O2还原,发生激烈反应,产生能量较高的氧分子,它立即转变为普通氧分子,将多余的能量以红光放出。
根据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组装氯气发生器时,应选用的仪器及导管(填写图中编号)是 。
(2)实验进行中,按气流方向从左到右的顺序,气体流经的各仪器及导管的编号依次是 。
(3)仪器①的橡皮塞上应有 个孔,原因是 。
(4)实验时,仪器①中除观察到红光外还有 现象。
(5)实验需用约10%的H2O2溶液100毫升,现用市售30%(密度近似为1g/cm3)的H2O2来配制,其具体配制方法 。
(6)实验时仪器①中ClO?D与H2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1、实验室可用氯气与金属铁反应制备无水三氯化铁,该化合物是棕红色、易潮解,100℃左右时升华。下图是两个设计的实验装置、左边的反应装置相同,而右边的产品收集装置则不同,分别如(Ⅰ)和(Ⅱ)所示。试回答:
(1)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D中的反应开始前,需排除装置中的空气,应采取的方法是: ;
(3)D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4)装置(Ⅰ)的主要缺点是: ;
(5)装置(Ⅱ)的主要缺点是: ;如果选用此装置来完成实验,则必须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
22、G、Q、X、Y、Z均为氯的含氧化合物,它们在一定条件具有如下的转换关系(均未配平):①G→Q+NaCl;②Q+H2O23、(1)1986年,化学上第一次用非电解法制得氟气,试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氰(CN)2、硫氰(SCN)2的化学性质和卤素(X2)很相似,
(1)X的化学式是 。
(2)HClO4与F2生成X的化学方程式为:
(3)D装置的作用是 。
(4)B中致冷液用 (填“液氧”或“液氨”),其理由是 。
(5)A的内管中填充有许多耐氟的环状物,其主要作用是使气流曲折向上,液流迂回而下,扩大接触面,力求反应充分。若把A内管的环状填充物换成耐氟的石墨环,则X的产率为0,请推测其主要原因是 。
26、为了预防碘缺乏病,国家规定每千克食盐中应含有40~50毫克的碘酸钾。为检验某种食盐是否为加碘的合格食盐,某同学取食盐样品428克,设法溶解出其中全部的碘酸钾。将溶液酸化并加入足量的碘化钾淀粉溶液,溶液呈蓝色,再用0.030mol/L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用去18.00mL时蓝色刚好褪去。试通过计算说明该加碘食盐是否为合格产品。有关反应如下:IO3-+5I-+6H+→3I2+3H2O;I2+2S2O32-→2I-+S4O62-
27、已知C12在70℃的NaOH水溶液中,能同时发生两个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完全后测得溶液中NaClO与NaCl0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l。现有49.7g C12,将其通入到足量70℃的NaOH水溶液中,反应完全后得到500 mL溶液。
(1)写出C12在70℃的NaOH水溶液中符合上述条件的总反应方程式。
(2)计算完全反应后各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 (除H2O外)。
【试题答案
1、BD 2、D 3、D 4、C 5、C
6、C 7、D 8、D 9、D 10、B
11、B 12、BC 13、B 14、AC 15、AB
16、B
17、(1)2H++CO32-=CO2↑+H2O;
(2)CaCl2、Na2CO3、AgNO3、HCl。
18、(1)Fe、Cl2、H2;
(2)
(3)Fe+2HCl=FeCl2+H2↑
(4)Cl2+2FeCl2=2FeCl3
19、(1)2 4 2 2 1 2 H2O;
(2)②;
(3)0.2;
(4)2.63。
20、(1)③②⑤;
(2)②⑤⑥④①;
(3)2,使瓶内外压强相等;
(4)冒气泡;
(5)用量筒量取33(或34)mL30% H2O2溶液加入烧杯中,再加入67(或66)mL水(或加水稀释至100mL),搅拌均匀;
(6)ClO?D+H2O2=Cl?D+O2↑+H2O。
或
(4)导管易被产品堵塞,尾气排入空气,易造成环境污染。
(5)产品易受潮解,在瓶E和F之间连接装有干燥剂的装置
22、(1)G<Y<Q<Z<X;
(2)因电解Q的水溶液时,Q必在阳极失电子,化合价升高;
(3)④ Cl2O6+2OH?D=ClO4?D+ClO3?D+H2O;
(4)C。
23、(1)2、4、4、2、1,Mn;
(2)①(CN)2+2KOH=KCN+KCNO+H2O,
②2SCN-+(CN)2=2CN-+(SCN)2。
24、(1)2XeF2+2H2O=2Xe↑+4HF+O2↑;XeF2;氧。
(2)XeF2+2KOH+KBrO3=KBr04+Xe↑+2KF+2H2O。
(3)升高。
25、(1)ClO4F;
(2)HClO4+F2=HF+ClO4F;
(3)吸收F2、HF,防止污染空气。
(4)液氧;使产物固化而与F2分离。
(5)石墨催化使ClO4F全部分解。
26、每千克食盐中含KIO3 45mg,为合格食盐
27、(1)7Cl2+14NaOH=9NaCl+4NaClO+7H2O+NaClO3
(2)c(NaCl)=1.8mol?L-1;c(NaClO)=0.8mol?L-1;
c(NaClO3)=0.2 mol?L-1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57296.html
相关阅读:高一年级化学选修四知识点
我国生物无机化学的发展
学年度高考化学答题技巧
高中学习计划早制定
不要让高考倒计时牌打乱了考生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