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高中历史知识点:楚辞与屈原、《离骚》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也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利用民歌的形式,开创了诗歌新体裁——“楚辞”。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诗人把深厚真挚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融于作品中,表达了对楚国和人民的热爱。

“楚辞体”:

1、 时间:公元前三——四世纪或战国时期
2、代表人物:屈原、宋玉
3、特点:楚国方言,结构宏伟、想象丰富、句式灵活,句子字数不等,并在句中或句末加语助词“兮”、“些”或“只”这一类字
4、代表作:《离骚》。因此又被称为“骚体”
5、影响:打破了《诗经》四字一句的死板格式,是对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一次大的解放,也开启了我国史诗上的第二个春天。在文学史上,人们常以“风”、“骚”并举。“风”指《诗经》,“骚”指楚辞。清朝文人赵翼在《论诗》中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楚辞:

楚辞是指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楚辞句法参差错落,打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格调,篇幅较长,宜于反映更为杂复的思想内容。楚辞“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具有楚国鲜明的地方色彩,是继《诗经》以后出现的一种新诗体。“楚辞”的名称,最早见于西汉。汉成帝时,刘向整理古文献,把屈原、宋玉的作品和汉代人仿写的作品汇编成集,称为《楚辞》。“辞”即文词之意,故也写作“楚词”。从此,“楚辞”既是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也是一种文学体制的名称。汉人有时简称它为“辞”,或连称为“辞赋”。又由于楚辞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离骚》,所以后人也有以“骚”来指称楚辞的。汉代文体特别发达,成为辞赋的主流,故后人又有将辞、赋分为两体的,即把其中以抒情为主、形式同于或近于诗歌者称为辞或骚,而把近于文而有韵者称为赋。
楚辞的产生有其复杂的社会和文化渊源。春秋时期,楚国经济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为文学艺术的繁荣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同时,楚辞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它受着《诗经》的某些影响,但同它有直接血缘关系的,还是在南方土生土长的歌谣。发达而又独具特色的楚文化是楚辞产生的土壤。当时,地处南方的楚国仍然存在着许多瑰丽的神话,楚辞《九歌》就是经屈原加工过的楚国民间祭神的乐歌,而且,能歌善舞的楚国人民和美丽的自然风光也直接影响了诗歌的创作。所有这些都促成了的楚辞的繁荣。著名的楚辞作者,除了屈原外,还有宋玉等人。《楚辞》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诗》《骚》并称,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特别是《楚辞》中的屈原作品,以其深邃的思想、浓郁的情感、丰富的想象、瑰丽的文辞,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它的比兴寄托手法,不仅运用在遣词造句上,且能开拓到篇章构思方面,为后人提供了创作的楷模。而它对其后的赋体、骈文、五七言诗的形成,又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离骚》:

《离骚》是屈原在流放中的作品,全诗373行,共2490字,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篇抒情诗。《离骚》之名,司马迁解释说:“犹离忧也。”在《离骚》中,屈原集中表现了自己忧国忧民、不肯与世浮沉的高尚品质以及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全诗共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描述诗人的身世、黑暗势力对他的迫害以及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他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我不是怕自己的身子遭殃,而是担心君主的乘舆要被毁坏)”“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我长叹一声不禁流下眼泪,哀怜人民的生活如此多灾多难)”第二段描写他上天下地、入水登山,探寻自己理想的情况。最后一段表达自己在天门不开、陈志无路的绝境下,准备以死殉国的决心。通篇文采绚丽,想象丰富,结构宏伟,感情深沉,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杰作。鲁迅评价《离骚》说,“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影响于后人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指《诗经》)以上”(《汉文学史纲要》)。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562133.html

相关阅读:从一则材料分析中国的对内改革方针
历史模块与历史教学
高中历史知识点:西班牙内战
转变历史习题讲评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武昌起义的经过 历史意义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