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玮婕
复旦大学日前举行的第五届“
转型与经济发展”
国际双会上,1996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
莫里斯等一批专家学者就中国经济所面临的转型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莫里斯认为,目前中国应尽可能地刺激消费增长,但
同时也要保持适当的投资规模,两者双管齐下,中国经济未来几依然可以维持GDP
均8%
左右的增速。
最近几来,中国经济已经悄然出现了四个重要的拐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至2008
,包括国内经济增长速度、工业增加值占比、出口对于GDP
贡献在内的三大指标都已经达到峰值,开始往下走。与此同时,在劳动力供给方面,根据现在的劳动龄人口来预测,到2016
、2017
,也将迎来“
分水岭”
。“
这四大拐点将给中国经济带来很大变化。”
她说。莫里斯指出,投资和消费是一个需要权衡的问题,“
当投资的回报率足够高时,没有理由一定要去减少投资。消费也不是想刺激就能随时刺激起来的,应该尽可能在合理范围内拉动消费。”
他表示,只要不过于莽撞,在控制不良贷款方面更为审慎一些,他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保持乐观。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认为,中国经济结构还有巨大的调整空间,必须要关注资本的回报率,“
长期来看,中国确实还需要基础建设,使城市更适宜居住,这些都离不开投资。过度强调消费可能会成为误导。”
中国社科院
光想着拉动消费,忘记投资,很可能顾此失彼。”
在与会的诸多专家看来,中国经济未来的潜力,归根到底还是要看改革和创新。举个例子来说,政府想要尽可能地拉动消费,背后的关键问题其实是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李善同表示,目前来看,中国工业化的潜力已经不大,但城镇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至少可以提高20
个百分点。“
城镇化应该是改革的抓手,而并非指标。想要通过城镇化实现更好、更健康的发展,政府必须推动很多改革,包括土地制度、户籍制度以及税收制度等。”
(
9
月《文汇报》)
1
.下列对“
投资与消费”
的理解,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
复旦大学日前举行的第五届“
转型与经济发展”
国际双会上,诺奖得主詹姆斯·
莫里斯说:“
投资与消费不能顾此失彼。”
B.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善同教授指出,只要不过于莽撞,在控制不良贷款方面更为审慎一些,他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保持乐观。
C.
如果能做到刺激消费和保持投资规模,中国经济未来几依然可以维持GDP
均8%
的增速。
D.
莫里斯认为投资和消费是一个需要权衡的问题。在中国经济出现四大拐点之时如果投资回报率足够高可适当保持投资,消费也应该尽可能在合理范围内拉动。
2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
一项是
A.
复旦大学张军、中国社科院汪同三等专家也认识到,保证消费和投资均衡发展才可能维持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
B.
国内经济增长速度、工业增加值占比、出口这三大指标对于GDP
贡献在2007
至2008
达到峰值后开始下滑。
C.
长期来看,中国确实还需要基础建设,使城市更适宜居住,这些都离不开投资。而政府想要尽可能地拉动消费,背后的关键问题其实是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
D.
中国经济想要通过城镇化实现更好、更健康的发展,政府必须推动很多改革,包括消费制度、土地制度、户籍制度以及税收制度等。
3
.下列对原文信息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最近几来,中国经济已经悄然出现了四个重要的拐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善同教授指出,它们将给中国经济带来很大变化。
B.
莫里斯对中国经济的观点:只要保证投资与消费比例都得
到大力提高,中国经济就可以加速增长。
C.
根据现在的劳动龄人口来预测,中国经济继2007
至2008
之后,在2016
、2017
,又将迎来一个“
分水岭”
。
D.
中国工业化的潜力已经不大,但城镇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可以提高20
个百分点。
[
答案] 11.1
.答案 D
2
.答案 C
3
.答案 A
[
解析] 11.A. “
投资与消费不能顾此失彼”
这句话不是莫里斯在会上说过的原话,应该是在对他的话理解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观点;B. “
他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保持乐观。”
一句中的他应该指莫里斯,而不是李善同;C.
原文是“8%
左右”
。
解析 A. “
均衡发展”
无中生有;B. “
国内经济增长速度、工业增加值占比、出口这三大指标对于GDP
贡献”
理解有误,原文说的“
出口对于GDP
贡献”
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指标;D.
没有“
消费制度”
。
解析 B. “
都得到大力提高”
错,绝对;C.
是在“
劳动力供给方面”
迎来分水岭,四个拐点对中国经济整体发展是有影响的;D.
与原文相比缺了“
至少”
,范围缩小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557458.html
相关阅读:宋石南《大学的三种精神》阅读答案
高二议论文赏析阅读:《浅议经典文化教育》阅读答案
《人类的集体道德记忆》阅读答案
摘编自孙焘《美,价值观的意义建构》阅读答案
“艺术批评”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