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雨生
“
富二代
”
这个名称,公开用在媒体上,也就是近一两的事。被囊括其间的子弟,对这个称呼并不满意,似乎还觉得含有贬义。有的不满地说:
“
什么
‘
富二代
’
?我们是
‘
第二代企业家
’
!
”
刚从父辈手里接过企业管理权,就要称
“
家
”
,实在太早了。接过管理权很容易,是否能管得下去,那要经过时间检验。更多的
“
富二代
”
,目前蒙昧未开,或属于飙车一族,或是热捧明星的粉丝,或是痴迷于声色犬马的玩儿家,他们对父辈的事业并无兴趣。
与
“
富二代
”
相对应,还有
“
穷二代
”
。
“
穷二代
”
最有代表性的一群,是第二代打工族。中国农民工已达
1.6
亿,
60%
是
“80
后
”“90
后
”
,群体相当庞大。
“
穷二代
”
没在乡下种过地,没有父辈那双长满厚茧的手,他们所追之梦,是有朝一日成为城里人。要在城里扎根,又谈何容易。扎根的标志,总得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吧。一个来北京打工的农民子弟,看到京城房价一个劲地飙升,靠打工挣钱买房,得积攒一百。
“
富二代
”
的富,
“
穷二代
”
的穷,与他们自身的创造力无关。二者之间,存在的差距主要是对社会财富的占有量。我想点明的是,在贫富差距的代际传承中,政府需要担当起调节这个差距的责任。
政府应该不应该启动遗产税?
启动遗产税,得有一个征收基数,发达国家的征收基数近百万美元。这对于
20
世纪的中国人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如今情况大不相同。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二十多间。中国出现了富裕阶层。
“
百富榜
”
董事长胡润说,
2004
,资产达到
10
亿元的巨富,只找到
100
个,
2009
,找到的在榜人数,就有
1000
个。中国富豪财富积累的时间也超短。胡润说,把
1
个亿变成
10
个亿,国外需要
10
,中国只需要
3
。我国制定了《物权法》,切实保障公民的私有财产。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财产分配,只有
30%
进入劳动分配。这个比例实在太小。凭资本分配,肯定占据相当大的比例,
“
富二代
”
是凭资本分配养育的一代。面对这种状况,启动遗产税,进行必要的调节,应该是适时的。
差距在同一代人中扩展,已经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差距进一步扩展,传承到第二代,带来的社会问题就更多。
“
富二代
”
的所作所为,有的极为荒唐,造成社会不满,也就更为激烈。
“
富二代
”
形成了他们的圈子和阶层。如此挥霍,如此张狂,让买套住房得奋斗一百的
“
穷二代
”
,能不产生
“
仇富心态
”
?可以说,不能自律自尊的
“
富二代
”
,会成为社会不安定的因素。面对此情此景,政府难道不应该负起责任,有所作为?
(选自
第
6
期《杂文选刊》,有删改)
6
、
作者认为
“
政府应该启动遗产税
”
,下列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
(
)
A
.
“
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
的政策使中国有了富裕阶层,也就有了可征收遗产税的对象。
B
.
“
富二代
”
对父母的事业没兴趣,而且不能自律自尊,会成为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C
.在
我国财产分配中,凭资本分配,肯定占据相当大的比例,而
“
富二代
”
就是凭资本分配养育的一代。
D
.
在贫富差距的代际传承中,政府需要担当起调节这个差距的责任。
7
、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
.
“
富二代
”
是个贬义词,因为他们将来能成为企业家的不多,而成为败家子的肯定不少。
B
.
“
穷二代
”
指的是第二代打工族,其中的
60%
是
“80
后
”“90
后
”
,群体相当庞大。
C
.
“
穷二代
”
中的第二代打工族因为缺少钱财,他们在城里扎根的梦想很难实现。
D
.
“
穷二代
”
与
“
富二代
”
的主要差距是社会财富的占有量极少,因而创造力不足。
8
、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与作者观点不符的一项是
(
)
A
.
作者不赞同把
“
富二代
”
理解成
“
第二代企业家
”
,因为二者的实质不一样。
B
.
“
政府启动遗产税
”
不是作者的独创,发达国家早已实行。
C
.
征收遗产税能调节贫富差距在代际之间的传递,缓解人们的焦虑感。
D
.
中国现在可以启动遗产税,借此消除因贫富差距的代际传承而形成的社会不安定因素。
参考答案:
6
.
B
(
“‘
富二代
’
对父母的事业没兴趣
”
有误,以偏概全)
7
.
C(A“
能成为企业家的不多,而成为败家子的肯定不少
”
,在原文中没有根据;
B“
第二代打工族
”
只是
“
穷二代
”
的代表群体,不是等同关系;
“
其中的
60%
是
‘80
后
’‘90
后
’”
,属于张冠李戴;
D
强加因果
)
8
.
D
(后半句说法太绝对)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557439.html
相关阅读:《人类的集体道德记忆》阅读答案
摘编自孙焘《美,价值观的意义建构》阅读答案
宋石南《大学的三种精神》阅读答案
“艺术批评”阅读答案
高二议论文赏析阅读:《浅议经典文化教育》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