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工业主导区位条件分析不清 由地理网资料整理
(1)分析思路:
经济因素有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力、技术;
社会因素有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
环境因素主要考虑与盛行风向、水源地的关系;
自然因素有土地、水源等。
(2)区位因素对工业的影响:
①与农业生产相比,工业生产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小。某些资源密集型(如采掘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如制糖业)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
②提高经济效益出发,工业区位选择主要考虑减少运输等中间环节费用。与此较密切的区位因素有:原料、市场、动力、交通、技术、劳动力等。
③社会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有两种情况:一是政府考虑社会整体利益,选择工业区位,如巩固国防、解决就业、缩小经济差距、工业惯性等;二是投资者根据个人偏好,选择工业区位。
④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影响有两种情况:一是污染严重工业要考虑减少对城区的负面影响,如严重污染水源的印染厂、皮革厂等,其污水排放口应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二是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工业,要尽量设置在环境洁净地区,如对水源质量要求较高的自来水厂,取水点应选在居民区的上游方向,电子工业应布局在环境洁净的新工业区。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557015.html
相关阅读:2014年高考备考:高考地理复习提纲
污染源自动监控难题如何破解?
高中地理案例分析
高考地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必背内容
高考地理气候与自然带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