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丢一块石子在一池止水的湖中央,一圈又一圈的微波就会从中荡漾开来,而且愈漾愈远,愈漾愈大。在静水中投下知识geming
之石的是
为学问而学问”
的信仰,植根于对古希腊文化的透彻了解,这种信仰与中国“
学以致用”
的思想,适成强烈的对照。
移风易俗莫大于乐”
的传统信念。高尚的道德基于七情调和,要做到七情调和,则必须透过艺术和音乐或与音乐有密切关系的诗歌。
我蔡元培可不这样。除非你推翻满清,任何改革都不可能!”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一句。缴卷时间到时,他就把这篇文章呈缴给考官。
像法官宣判一样的简单明了,也像绒布下面冒出来的匕首那样的尖锐。
他的身材矮小,但是行动沉稳。他读书时,伸出纤细的手指迅速地翻看书页,似乎是一目十行地读,而且有过目不忘之称。他对自然和艺术的爱好使他的心境平静,思想崇高,趣味雅洁,态度恳切而平和,生活朴素而谦抑。他虚怀若谷,对于任何意见、批评,或建议都欣然接纳。
当时的总统黎元洪选派了这位杰出的学者出任北大校长。北大在蔡校长主持之下,开始一连串重大的改革。自古以来,中国的知识领域一直是由文学独霸的,现在,北京大学却使科学与文学分庭抗礼了。历史、哲学,和四书五经也要根据现代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为学问而学问的精神,蓬勃一时。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同样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背后拖着长辫,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坐讨论,同席笑谑。教室里,座谈会上,社交场合里,到处讨论着知识、文化、家庭、社会关系,和政治制度等等问题。
这情形很像中国先秦时代,或者古希腊苏格拉底和亚里斯多德时代的重演。
三无主义”——
无宗教、无政府、无家庭——
与苏格拉底被古希腊人指摘戕害青心灵的情形如出一辙。争辩不足以消除这些毫无根据的猜疑,只有历史才能证明它们的虚妄。历史不是已经证明了苏格拉底的清白无罪吗?
(
节选自蒋梦麟《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
(1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
文章开始,作者就把蔡元培比拟成投入水中的石子,形象而又准确地评价了他在推翻一潭死水的满清王朝中比肩孙中山的历史功绩。
B.
蔡元培既是中国文化孕育出来的著名学者,又对古希腊文化有透彻了解,他将“
为学问而学问”
的信仰和“
学以致用”
的思想完美融合。
C.
蔡元培对中国艺术和西方艺术一样喜欢,因为他的思想中融合着中国学者对自然的传统爱好和希腊人对美的敏感。
D.
蔡元培认为没有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就不能培养有系统的思想和研究的心理习惯,也就没有了定理定则这样一切真知灼见的基础。
E.
蔡元培在参加乡试时,写了一篇开头就引用礼记里“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的怪文,见解精辟,因而考中了举人。
(2
)文章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和评价了
分)
(3
)文章最后一段内容对介绍和评价
(6
分)
(4
)本文对
分)
参考答案:
12.
(1
)选C
,3
分;
选E
,2
分;
选B
,1
分。
【说明】
A.“
把蔡元培比拟成投入水中的石子”
错误,蔡元培是投石子的人。“
评价了他在推翻一潭死水的满清王朝中比肩孙中山的历史功绩”
完全错误。
B.“
完美融合”
错误,原文意思是对比鲜明。
D.
对原文的反面陈述完全违背文意。
E.
是别人叙说而已。
(2
)(共6
分,每点2
分)答案:
①
是著名学者。它对中西方文化艺术、自然科学、社会政治均有卓越建树。
②
有完美人格。他既有中国文人的一切优点,又虚怀若谷,乐于接受西洋观念。心境平静,思想崇高,趣味雅洁,态度恳切而平和。
③
是大教育家。改革北大,使北大成为全国的学术中心。
(3
)(共6
分,每点2
分)答案:
①
将蔡元培比作苏格拉底(类比),给予蔡元培极为崇高的历史地位。
②
蔡元培遇到了像苏格拉底一样的猜疑、指摘,他处境困难。
③
有很多人同情和支持蔡元培,历史将证明他的清白和功绩。
(4
)(8
分)答案示例:
广博地学习和吸收中外文化精髓,可以使人思想崇高,趣味雅洁。
学界泰斗”
。我们在学习中,对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都要重视,也要注重艺术修养的提高,努力使自己全面发展,不断提升人生境界。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555003.html
相关阅读:“艺术批评”阅读答案
高二议论文赏析阅读:《浅议经典文化教育》阅读答案
《人类的集体道德记忆》阅读答案
宋石南《大学的三种精神》阅读答案
摘编自孙焘《美,价值观的意义建构》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