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刘再复《原形文化与伪形文化》阅读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议论文阅读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原形文化与伪形文化 刘再复 如果说《论语》是儒家文化的原形,那么《山海经》则是整个中华文化的形象性原形原典。它所凝聚、所体现的是一种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的中华文化精神, 原形文化与伪形文化
刘再复
如果说《论语》是儒家文化的原形,那么《山海经》则是整个中华文化的形象性原形原典。它所凝聚、所体现的是一种“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的中华文化精神,其中的英雄无私无畏、不知算计、不知功利,他们代表着中华民族最原始的精神气质。《红楼梦》也体现了中国的原形文化,不仅因为小说的开篇就紧连着《山海经》,而且因为《红楼梦》中的主人公和他心爱的诸女子,以及浸透于全书的赤子情怀,都远离《山海经》之后的巧取豪夺的世界。贾宝玉知其不可而为之,用他的天真挑战着一个庞大的泥浊世界,与夸父、精卫一样呆傻。《山海经》所呈现的中国原形文化精神是热爱“
人”
、造福人的文化精神,是婴儿般拘囿质朴内心的精神。《红楼梦》连接、呈现并丰富化了的正是这种精神。《西游记》的主人公孙悟空及唐僧所呈现的也是这种精神,二人所形成的心灵结构,是童心和慈悲心融合为一的结构。孙悟空如同不死的刑天,而唐僧则给他以慈悲的规范,唐僧所要造化的英雄是造福的英雄,这一基本精神和《山海经》完全相同。
若以《山海经》为坐标和参照系,便可发现《水浒传》与《三国演义》这两部小说发生了严重的“
伪形”
。其英雄已不是建设性的英雄,而是破坏性的英雄,其生命宗旨是不断地砍杀人。他们不是要去“
补天”
,而是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无法无天或自己想成为“
天”
。他们已失去《山海经》时代的天真,或把天真编织为粗暴与凶狠,或埋葬天真与政治,走向天真无邪的极端反面,耍尽心术与权谋,智慧用于杀人与征服。两书袭用传统的“
忠义”
理念,但没有灵魂和精神指向——
只有情绪,没有信念;只有政治沙场,没有审美秩序。鲁迅则用“
三国气”
与“
水浒气”
来描述,实在恰切不过。中国文化的原始精神,到了这两部经典便走到了“
伪形”
的高峰。
中国原形文化系统中,早期又有一个女性文化的原形。女性在原形中具有创世的地位,既补天又造人的创世者女娲就是女性,这是中国文化原形的象征。《山海经》中另一女性精卫(炎帝之女),化为精卫鸟后以填海为目标,是“
补天”
的对应性行为。西周时期周人始祖后稷的母亲姜?,传说她于郊野践巨人足迹而怀孕生后稷。战国时期老子《道德经》中有“
知其雄,守其雌”
和“
牝常以静胜牡”
的“
雌性优胜”
理念,反映出其哲学精神指向是重“
水”
性、柔性和雌性。这都为女性能站立于大地而奠定了哲学基础——
英雄文化不等于雄性文化,真正的英雄必须把握刚与柔、雌与雄的合理关系;男性英雄应该充分尊重女性。这种雌性优胜的哲学是中国的原形哲学,是中国文化真正的精华。而《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则是这种哲学的变形变质。两部经典在崇尚雄性暴力的同时蔑视、仇视雌性,砍杀和利用女性,从而展示了中国文化最黑暗的一页。
(节选自刘再复《双典批判》,有删改)
1
.下列对“
原形文化”
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中国原形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是《红楼梦》与《山海经》中的英雄,他们都具有赤子情怀,远离污浊世界。
B
.中国原形文化的精神,在《山海经》《红楼梦》和《西游记》里的英雄人物身上,都呈现出相同的精神实质。
C
.中国原形文化认为女性具有创世的地位,这为女性站立于大地奠定了哲学基础,《山海经》里的女娲就是其中的代表。
D
.中国原形文化系统,既包括能造福人类、内心慈悲、勇于担当的英雄文化,还包括体现雌性优胜的女性文化。
2
.关于中国文化发生了“
伪形”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水浒传》里的英雄跟《山海经》里的英雄有所不同,主要是前者发生了“
伪形”
,变为破坏性的英雄。
B
.《三国演义》里的英雄自己想成为“
天”
,他们走向英雄文化的反面,耍尽心术与权谋,将智慧用于杀人与征服。
C
.鲁迅用“
气”
来评价两部经典,充分说明传统的“
忠义”
理念不可取,没有灵魂的作品将会发生“
伪形”

D
.《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在崇尚雄性暴力的同时蔑视、仇视雌性,是雌性优胜哲学的变形与变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西游记》里的唐僧和孙悟空呈现出童心和慈悲心融合为一的心灵结构,这一基本精神与《山海经》的基本精神相同。
B
.中国文化的原始精神,到了《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便走到了以雄性暴力为主要内容的“
伪形”
文化的高峰。
C
.《山海经》中炎帝之女精卫,是又一个女性文化原形代表,她化为鸟后的填海行为,与女蜗补天的行为相对应。
D
.《道德经》中有“
牝常以静胜牡”
的理念,告诉我们真正的英雄必须把握刚与柔、雌与雄的合理关系。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
.D
2
.C

3
.B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553419.html

相关阅读:高二议论文赏析阅读:《浅议经典文化教育》阅读答案
“艺术批评”阅读答案
《人类的集体道德记忆》阅读答案
摘编自孙焘《美,价值观的意义建构》阅读答案
宋石南《大学的三种精神》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