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晶
古往今来,每个艺术家都渴望自己的作品成为精品,具有不朽的魅力。“文章千古事”正是这种观念的表达。而在大众传媒时代和市场竞争中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认定精品呢?这是个值得追问的问题。
艺术作品只有受到受众的喜爱,具有接受上的优势和强劲的市场号召力,才能成为精品,这是不言而喻的道理,然而把精品与市场反应完全对应起来,肯定是有问题的。市场有“一时”和“长久”之区别。我认为,精品是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的,要有穿越时空而愈增其审美价值从而也具有了市场价值的潜质。
既然是文艺精品,就不能只是拥有当下的市场,而一定是也要拥有未来的市场。只有当下的市场而没有未来的市场,是不可能成为文艺精品的。到今天成为脍炙人口的文艺精品的,如《红楼梦》、《哈姆雷特》等,都拥有当时的市场,且拥有此后许多代的市场。精品必定是具有能穿越时空并不断增值的艺术魅力的。
什么样的作品可以具有穿越时空而又不断增值的艺术魅力呢?我看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文艺精品无论何种艺术门类或艺术体裁,通过一定的符号载体来表现人们的真善美的普世价值观则是共同的。真善美作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们的价值追求是共同的。诗词、小说、戏曲、绘画、音乐、雕塑以至于电影电视中的精品,能够真正受到最广泛的喜爱的,无不具有真善美的普世价值。如屈原《离骚》、绘画《最后的晚餐》、音乐《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不胜枚举。
文艺精品,无论是叙事的还是抒情的,也无论是文学的还是其他门类的,都要显现出与人们的情感密切相关的人物性格或人格魅力。对于作品情节的投入,首先是基于对人物性格的认同。叙事性文艺精品中主要人物都是能够引起人们的深切同情的,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的,如《红与黑》中的于连就是如此。现在的电视剧更为突出。因为主要人物的性格丰富而与人们情感密切相关,才能引起我们的充分关注,也才能使人们关注情节的发展;如果只有故事,没有丰富的、与人们的情感密切相关的人物性格,人们很少甚至不会对它的情节发展有什么兴趣,这也是某些叙事类作品不能成为精品的重要原因。非叙事性的作品,没有人物和情节,但却是应该体现出作者的境界和人格魅力的,如王羲之《兰亭集序》、绘画《江山如此多娇》等。
文艺精品还应具有独特个性的艺术语言表达形式。不同的艺术门类有不同的艺术语言,即便是同一门类的艺术家,只要他是成熟的、有成就的艺术家,也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艺术语言。同是诗人,郭小川和贺敬之的艺术语言不尽相同;同是画家,吴冠中和林风眠的艺术语言是不同的;同样是电视剧导演,李少红和高希希的艺术语言也颇有不同。人云亦云的模式化作品,不可能成为精品。具有艺术个性的作品,都有真正的艺术生命,也才能有市场,既有当下的市场,也有未来的市场。当代小说中,周梅森《国殇》、路遥《人生》等,可称为精品,都是以其个性化的艺术语言表达形式为其重要标志的。
在对当前文艺创作的分析中,注重文艺精品的市场化因素无可厚非。而依我的浅见,精品与人民的息息相关,也许和依凭于市场还不完全是一回事,或者说并不是志在市场才能出现精品,而是真正的精品拥有市场。
(选自《人民日报》
6
月
29
日
1
.从原文看,下列对“文艺精品”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
.文艺精品是每个艺术家都渴望得到的,而且是需要艺术家们耗尽毕生精力去创作、去追求的艺术作品。
B
.文艺精品是受到广大受众的喜爱,具有接受上的优势和强劲的市场号召力的小说、绘画等的艺术作品。
C
.文艺精品是指那些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的,在当下市场有卖点过了若干代后仍有市场卖点的艺术作品。
D
.文艺精品是能够经得起时间检验、具有能穿越时空而愈增其审美价值并具有市场价值潜质的艺术作品。
2
.下列各项,不属于“具有穿越时空而又不断增值的艺术魅力的作品”的构成因素的一项是(
3
分)
(
)
A
.作品要具有与人们的情感密切相关的人物性格或人格魅力,不管是叙事性作品还是非叙事性作品。
B
.作品要蕴含着真善美的普世价值,因为真善美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们的共同的价值追求。
C
.作品要有充分的娱悦价值和经济价值,既能让人读后感到轻松愉快,又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D
.作品应具有独特个性的艺术语言表达形式,不同门类艺术语言不同,同一门类不同艺术家亦不同。
3
.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
.在对待艺术作品的问题上,把精品与市场反应联系起来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B
.到今天成为文艺精品的古代作品,都拥有当时的市场及其以后许多代的市场。
C
.具有真善美普世精神、密切联系人的情感、独特的艺术语言的作品,就是精品。
D
.分析当前的文艺作品是不是精品,要依凭于市场化因素和人民性因素双重标准。
参考答案:
1
.
D
。(
A
错在两点,一是没有揭示“文艺精品”的实质,二是“而且”后面的内容于文中无据。
B
错,该选肢由原文第
2
段变化而来,从下文“然而把精品与市场反应完全对应起来,肯定是有问题的”来看,选肢的观点是“把精品与市场反应完全对应起来”,因而是不正确的。
C
错,该项理解片面,只抓住了“穿越时空”,遗漏了“愈增其审美价值”这一本质内容。)
\
2
.
C
(无中生有)
3
.
B
。(
A
项,原文是“把精品与市场反应完全对应起来,肯定是有问题的”
。
C
项说法太绝对,原文说“至少有如下几点”,并不一定只有这几点,还可能有其他,因此具备了这三点并不一定就是精品。
D
项错在“要依凭于……双重标准”,“双重标准”的意思是对同一性质的不同事物用两种标准去衡量,如说甲见人就笑是和蔼可亲,而说乙见人就笑是假仁假义。这里的“双重标准”应改为“两条标准”或“两种因素”。)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521435.html
相关阅读:高二议论文赏析阅读:《浅议经典文化教育》阅读答案
摘编自孙焘《美,价值观的意义建构》阅读答案
“艺术批评”阅读答案
《人类的集体道德记忆》阅读答案
宋石南《大学的三种精神》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