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目标 汉、唐、宋的地方管理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汉初、唐末、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明、清时期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重点难点 重难点: 汉至明清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加强评价。
学习过程
与 【自主学习】
1. 汉初王国问题出现的原因及解决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2.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怎样评价?
3. 明清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怎样评价?
【精讲互动】
一、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1、七国之乱
①原因 A.汉初的地方管理措施及后果:(人物、措施、后果)
B.汉景帝的举措
②经过——时间、旗号、首领、参加者
③结果
2、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①目的
②措施:实行“推恩令”
③评价
二、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1、藩镇割据
①原因——安史之乱的影响、地方节度使的设立
②表现——节度使的继任方式
③影响——导致了国家分裂
2、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①原因——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
②特点
A.北方——五代相继、混战割据、周世宗改革奠基
B.南方与山西——十国并立、相对稳定、发展经济
三、宋央集权的强化 (展示、补充)
1.措施
2.评价
三、明清皇权的不断加强
1、明朝废除丞相:——
⑴废除:1380年,明太祖
⑵影响:相权、皇权合而为一,专制皇权发展到高峰
2、明朝设立内阁:——(P课本第16页)
⑴原因:废丞相后,为提高皇帝处理政务的。
⑵设立:明太祖设殿阁士,明成祖正式在文渊阁设内阁。
⑶职权:①参与商讨;② “票拟”、“批红”。
4、清朝设立军机处:——(P课本第16页)
⑴清承明制,设内阁,
⑵军机处:①时间:雍正年间②原因:处理西北紧急军务
③职权:处理军务,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
④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军国大事皆由皇帝裁决,专制皇权高度发展。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达标训练】
1.西汉的主父偃曾建议皇帝:“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子弟以地,候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施德,必稍自弱矣。”这表明他提出此建议的真实目的是
A.主张推行分封制 B.提高诸王的政治地位
C.剥夺诸侯王的直属领土 D.施德于诸侯,收买人心
2.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王国部分土地为列侯,并规定
A.侯国相当于县,直属朝廷 B.列侯名义上受朝廷节制
C.侯国受王国管辖 D.列侯归郡统辖
3.五代十国时期,皇帝要调动一个实力较大的地方将领,事先总是调兵遣将防备其反抗,如临大敌。这反映出
A.地方将领会发动兵变 B.皇权专制制度已趋没落
C.地方将领反对封建专制 D.皇权与割据势力矛盾尖锐
4、“时方镇阙守帅,稍命文臣权之,又置转运使、通判,为之条禁,文簿渐为精密,由是利用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其实质是
A.剥夺朝中大将的兵权 B.防止分裂割据
C.防止“陈桥兵变”重演 D.加强中央集权
5.从总体上看,北宋统治者强化中央集权要解决的根本矛盾是
A.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D.地主与农民的矛盾
小结
作业布置 《课堂新坐标》P16-17:知能巩固提升
课后反思
第一单元章节总结 课题名称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历史
授课时间 第 周 星期 第 节 课型 课 主备课人 李强
学习目标 学生掌握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历史;并能做简要的评价。
重点难点 重难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史。
学习过程
与方法 【自主学习】①学生自主学习导学案,归纳问题,使之条理化、序号化、层次化。
②学生分组展示、交流、提升。
1.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历史。
2.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选拔人才制度)的演变历史。
3.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历史。
【精讲互动】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
(1)春秋战国时期萌芽(理论的提出)韩非提出的中央集权和依法治国的思想。
(2)秦朝正式建立
秦统一全国后,为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皇权至高无上、设立中央机构、划分地方行政区、大小官吏由皇帝任命等一系列政治原则确立下来。
(3)西汉时巩固
西汉初期,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和封国制,地方王国势力的强大威胁到中央集权。到汉武帝时,采取了解决王国问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刺史制度、盐铁官营,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察举制等措施,使得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巩固下来。
(4)隋唐时完善
隋唐时期,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开创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前者使得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分割相权以加强皇权的做法也为后代所效法;后者把读书、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的实施,使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更加完善了。
(5)北宋时加强中央集权
唐朝以后,经历了长期的藩镇割据,皇权受到以武将为中心的地方割据势力的严重威胁。北宋初,采取各种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其特点是,从加强军权入手、着眼于防止军阀割据、大力分散地方权力,结果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形成了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造成了地方的贫弱,出现了冗兵、冗官、冗费的局面。自北宋以后,地方再也无力对抗中央,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处于绝对上风,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基本解决。但政治制度上又体现出新的特点: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突出,此后皇权不断加强,相权就不断遭到压制。
(6)明朝加强君主专制
明朝时,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君主专制。其中,废除丞相,权分六部,地方上行三司分权,最终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八股取士极大败坏了学风;特务机构的设立成为明朝君主专制的明显特色。从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出现越来越明显的消极作用。
(7)清朝前期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
清朝入关后,为了削弱满洲贵族的势力、压制汉族官员,采取了许多极端措施,如大兴“文字狱”、设立军机处等,使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但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清政府的行政效率。
对君主专制制度的经济文化分析
政治制度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体现,与经济、文化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制度也必须联系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来全面认识。
以明清时期为例。当时封建自然经济仍占有统治地位,表现在政治上就是实行君主专制制度,明朝对元朝、清朝对明朝在制度建设上既有继承,也有创新;表现在文化上,就是通过八股取士、“文字狱”严密控制思想,实行文化专制主义。但这时经济上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新的经济基础与君主专制制度为代表的旧的上层建筑发生矛盾,表现在文化上,就是以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等为代表的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了,《牡丹亭》《红楼梦》等文艺作品也对这种思想进行了一定的渲染。
从专制制度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其发展总趋势有三:
(1)皇权加强,相权削弱: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强化皇权,分散削弱相权,强化皇帝对中央和地方官吏,中央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专制制度,国家政治经济军事一切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包括政事裁决和官吏任免;从两汉到唐朝,王国、豪强地主、土族、节度使都曾是威胁中央集权和皇权的大问题;宋太祖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强化了君权,挑选强壮士兵编人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明清时期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加强,包括明朝废除亟相、皇帝直接控制六部大臣、设立皇帝直接控制的厂卫特务机构、加强对官吏和人民的监视和镇压,清朝初期增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
(2)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
中央:秦始皇在中央设亟相、御史大夫、大尉,分掌政事、监察、军事,地方设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确立;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尚书掌管行政、中书和门下掌管政令草拟和审批;到明清时期,废丞相、设内阁和六部、增设军机处,中央机构的设立和职权完全服从于专制君权的需要。
地方:秦始皇时期的郡守、县令由皇帝任命;西汉初王国问题经过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推恩令”和夺去大批王侯爵位才解决;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土族势力,直到唐末农民战争中才被消灭,唐朝中期藩镇割据势力强大,经过五代十国,直至北宋初期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兵权后才解决,中央通过对地方派文臣知州、转运使和控制禁军等方法才结束;元朝在地方设立行省,对全国进行有效管辖,明朝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分掌行政司法和军政,并直接隶属中央,都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的表现。
(3)是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思想文化专制不断加强。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都是强化思想控制的重要措施。从控制对象的范围看,是由镇压反对派儒生,到控制官吏选拔,再到控制和镇压全体汉族地主与人民。
影响:
(1)积极影响:
政治: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创造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抵御外来侵略;
经济: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民族: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防止分裂割据、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并保障了古代文明的持久不衰。保证了中外正常的经济文化交流。
(2)消极影响:
经济上:封建社会末期,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延缓了封建制度的瓦解;
政治上:空前强化的专制统治使人民毫无政治地位和人身自由;
思想文化上:独尊一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严重阻碍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导致了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主义,使科技的运用和发展受到抑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了二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在封建社会上升时期,其积极作用是主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局面,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北宋以后,消极方面日趋突出。到了封建制度日趋衰落的明清时期,专制主义发展到极限,其消极作用占支配地位,严重地阻碍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二、选官制度(选拔人才制度)
1.奴隶社会选官制度
按照宗法血缘关系实行世卿世禄制度(世袭制)。商鞅变法时废除了这一特权。
2.封建社会的选官制度
(1)察举制:汉朝时创设自下(地方官员推荐)而上(皇帝任命)选拔官吏的制度。察举的主要依据是才学和品德。
(2)九品中正制:曹魏时开始形成的由中正官发现和推荐人才再由皇帝任命为官的制度。把人才分为九个等级,中正官推举人才的依据是门第,该制度促使士族制度形成,造成士族地主长期把持政权。
(3)科举制:隋唐以后历代王朝实施的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炀帝时,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贞观年间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创设武科和殿试;开元年间,提高科举地位;北宋王安石改革科举,废明经,进士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明代开始实行八股取士;清朝前期承袭明代科举制,1905年清政府制定新学制,废除科举制。
(4)规律:
第一,选官制度是保证封建制度的重要举措,历代统治者对此极为关注。
第二,选拔标准由家世、财产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标准逐步趋向公平、客观。
第三,科举制度早期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后期随着考试内容和方式的僵化其消极作用明显。
正确认识科举制度积极作用:①有利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改变了过去士族门阀把持朝政的局面。②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考试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和活力。③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选贤任能的公平竞争性。④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和做官联系起来,发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营造了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⑤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时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的繁荣。⑥西方现代的文官选拔制度、我国现代的制度和干部选拔制度都是中国科举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消极作用:①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真才实学,对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②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也是导致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③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三、地方行政制度
1.分封制(奴隶社会)
2.郡县制
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即将全国划分为郡、县两级行政区。郡县长官均由皇帝任命,代表中央管理地方。
3.行省制
元朝时在各地设行中书省,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机构,负责管理地方。从此,“省”成为地方行政区名称。清朝前期,全国划分为18省,5个将军辖区,2个办事大臣辖区,共25个省级行政区域和蒙古盟旗等。
4.规律
由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管理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到行政任命官衔的变化,属于政治制度进步的表现。由郡县制到行省制的变化,主要反映行政区划分的变化,一般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区越划越小,越划越多。
【达标训练】
朝代 中央政治制度 地方政治制度
秦朝 _______制度、_______制度 ______制度
西汉 中外朝制度 郡国制、推恩令、刺史制度
隋唐 _______制 隋州县制度、唐中后期增_______
北宋 二府、三司、参知政事——相权
释兵权、三衙、守内虚外——军事 文臣知州、通判、转运使
元朝 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 _______制度
明朝 废_______、设_______ 废行省、设三司
清朝 军机处 省、将军辖区、办事大臣辖区蒙旗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51685.html
相关阅读:高中历史知识点:西班牙内战
从一则材料分析中国的对内改革方针
转变历史习题讲评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武昌起义的经过 历史意义及影响
历史模块与历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