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家学”阅读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议论文阅读 来源: 记忆方法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3 题。 纵观中国古代文化史,会发现一个现象:凡是大师巨擘,往往一门数杰。诸如汉魏三曹、西晋三张、宋代三苏、明代三袁 这样的佳话,不胜枚举。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
题。
纵观中国古代文化史,会发现一个现象:凡是大师巨擘,往往一门数杰。诸如汉魏三曹、西晋三张、宋代三苏、明代三袁……
这样的佳话,不胜枚举。如此独特的中国式文化现象,与一门特殊的学问——“
家学”
的关系密不可分。
钱穆
先生认为,一个家族对于后世子孙的期冀无外乎“
一则希望其能具孝友之内行,一则希望其能有经籍文史学业之修养。此两种希望,并合成为当时共同之家教。其前一项之表现,则成为家风;后一项之表现,则成为家学。”
先秦时期,记载学术、文化的简牍十分珍贵,朝廷藏之秘府,遣职官专守,文化被垄断,因而有“
学在官府”
之说;又由于小农经济的形成和宗法制度的确立,逐渐出现了父死子继、子承父业的情形。于是,掌握文化知识的为官者,业有专守,不传他人,只传弟子。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了诸如儒、道、法、医等不同学派,各家后人、弟子视其学术为衣钵,历代传承,这是早期家学形成的另一重要途径。
至魏晋南北朝,家学从内容和规模上都有了突破。此前,两汉家学受独尊儒术的影响,内容多以经学为主。魏晋南北朝时文化政策变得宽松,儒家不再独大,史学、医学、文学、书法、绘画、玄学、天文历法、科技等,都成为世族家学的内容。在选官制度方面,魏晋南北朝一改两汉注重考察品行的“
察举制”
,采用“
九品中正制”
,品评人物,择优入仕,把“
家世”
与品行才能同时列为考察对象。至此,学业与门庭形成了相因相成的关系,要想力保门第不衰,唯有“
籍家门人才济济,簪缨相继,同族引援”
。由此,家学的传承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形势下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家学的一大优势,就是能提供较早开展“
开蒙教育”
的条件,尤其世家子弟往往三四岁便开始接触史书典籍。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回忆童生活时说,自己从四岁开始,就要每天在父母面前背诵儒家经典、唐诗宋词。与官学相比,家学最大的特点在于父教其子,兄教其弟,亲师合一,倾囊相授。同辈之间的切磋探讨也是保障家学昌盛的法宝之一。比如宋代大文豪苏轼的丹青以石竹闻名,除了自己的天赋和勤奋,他与表兄文同在创作过程中的互相借鉴探讨也功不可没。不仅是学识技艺的传授,家学中道德品行的培养也历来受重视。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叔叔王?曾为爱侄绘制了一幅《孔子十弟子图》,并在《平南论画》中解释说,自己亲自画画、题字,意在激励王羲之,希望他明白“
学书则知积学可以致远,学画可以知师弟子行己之道”
,不要单单着意技法,更要注重个人品德修养。家学正是通过这种以上感下,前后相继,左右相渗,彼此研习的传统,在乱世之中,存续了学术文化,又在官学之外,培养了多方面的人才,为文化传承打下了基础。
98
岁高龄的钱学森曾反复提出一个疑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虽然对著名的“
钱学森之问”
的回答莫衷一是,但纵观中国的家学传统,我们或许能得到一些启发。

(摘编自《中华遗产》)
第12
期)
1.
下列对“
家学”
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家学与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一种中国式文化现象——
凡是大师巨擘,往往一门数杰——
的关系密不可分。
B.
钱穆先生认为,家学是家教的内容之一,是一个家族希望后世子孙能具备经籍文史学业的修养。
C.
家学的形成有一些途径,其中包括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学派的后人、弟子视其学术为衣钵,历代传承。
D.
作为一门特殊的学问,家学能为子弟们提供较早开展“
开蒙教育”
的条件,这也是家学的一个优势。
2.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先秦时期,朝廷垄断了文化,有“
学在官府”
之说,这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早期家学形成的源头。
B.
两汉时期的家学受独尊儒术的影响,没有从内容和规模上有所突破,这与当时的文化政策不够宽松有关。
C.
魏晋南北朝采用“
九品中正制”
选官,也使家学的传承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形势下得到了极大发展。
D.
宋代三苏、明代三袁等佳话不胜枚举,体现了家学的父教其子、兄教其弟、亲师合一、倾囊相授的特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魏晋南北朝选官制度带来的学业与门庭相因相成的结果,促使当时“
家门人才济济,簪缨相继,同族引援”

B.
苏轼的丹青以石竹闻名,除了他的天赋和勤奋,还得益于同辈之间切磋探讨这一保障家学昌盛的法宝。
C.
王?绘制《孔子十弟子图》来激励王羲之,表明家学中不仅重视传授学识技艺,也重视道德品行的培养。
D.
钱学森晚提出“
钱学森之问”
或许与他四岁开始就受家学影响有关,这表明家学传承的结果优于学校教育。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 B
偷换概念,是“
希望的表现”
,而非“
希望本身”

2. A
说法无中生有。
3. D
说法绝对,原文是“
我们或许能得到一些启发”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515406.html

相关阅读:摘编自孙焘《美,价值观的意义建构》阅读答案
高二议论文赏析阅读:《浅议经典文化教育》阅读答案
《人类的集体道德记忆》阅读答案
宋石南《大学的三种精神》阅读答案
“艺术批评”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