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杨义《李杜诗学》阅读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议论文阅读 来源: 记忆方法网
论述类文本 (18 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 17 题。 不言而喻,唐诗作为一部精神文化史的结果,以及借助强盛的国力和至多的人才而崛起的高峰,使得我们对它的研究,实际上是 论述类文本(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17
题。
不言而喻,唐诗作为一部精神文化史的结果,以及借助强盛的国力和至多的人才而崛起的高峰,使得我们对它的研究,实际上是一种“高峰分析”。李白、杜甫作为高峰中的高峰,对他们的研究,因而也就成了“双高峰分析”,其间的极端重要性也就不能不辨。高峰时代是某种精神文化发育得最充分、丰富、完整和精深的时代,作为时代标志的高峰之高峰,则是该时代中最有才华内涵和形式创新能力的样本。双峰出现在盛唐,是中国文化史一大奇观。从漫长的时间维度着眼,往前,它意味着对以往一部诗史和文化史极其丰富深刻的接受;往后,它意味着对以后一部诗史和文化史的极其丰富深刻的被接受。
李杜诗学是以生命体验为核心的。杜甫有两句广为人知的诗,一句是自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句是称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前一句中的“神”字,并非所谓存在于彼岸世界的神,清人贺贻孙《诗笺》认为“神者,吾身之气也”,它是内在于人的心灵的特殊生命体验,标志着这种诗学带有浓郁的对生命世界的体验沟通的意味。前一句诗讲的是对诗史和文化史的广泛吸收,以及把这种吸收转化为诗的生命的情景。“破”字,既是“读破”,又是“破蔽”。破蔽还真,使诗人在充沛的元气中滋养出旺盛的主体创造欲望,对现实、人生有深刻透视,对历史、宇宙有透辟参悟,纵笔所之,自有“惊风雨”“泣鬼神”的力度。
这种充盈着生命、充溢着力度的诗学,体现了盛唐气象。雄奇是李太白的绝招。太白写黄河,黄河的大小缓急竟是那么随心所欲,可以是“咆哮万里出龙门”,可以是“黄河如丝天际来”,在心理时空中任意擒纵伸缩,显示出创造主体的非凡魄力和气象。清人宋征璧《抱真堂诗话》引舒章的话说:“‘大’字是(杜)工部的家畜。”杜甫比李白更加脚踏实地,但他也经常用天地、宇宙、乾坤、古今、万里、百等词语,来包容自己的诗学魄力。“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这里的乾坤已经把外在的世界加以内化了,从另一个角度看,它显示了心理时空的无限舒展和巨大的内涵。这些都是一个时代精神探索元气充沛的体现。
对李杜诗学的探讨,既以这两位诗人及其作品为关注的焦点,但其讨论的过程和结果,往往超越了具体的诗人诗作,透视了一系列的精神文化现象和中国诗学的深层思维方式。双重高峰的研究,由于获得经典作家和经典作品的权威性的支持,它往往力图追求超越个别性而探讨普遍性

(选自杨义《李杜诗学》,有删改)
15
.为什么说李杜诗学“
充盈着生命”
、“
充溢着力度”
?(6
分)
答:




16
.作者运用哪些论证方法来论述李杜诗学“
体现了盛唐气象”
的?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
分)
答:



17
.“
双重高峰的研究”
中“
双重高峰”
的含义是什么?从全文来看,作者认为“
双重高峰的研究”
的意义是什么?(6
分)
答: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5
.李杜诗学带有浓郁的对生命世界的体验沟通的意味,故“
充盈着生命”

对现实、人生有深刻透视,对历史、宇宙有透辟参悟,故“
充溢着力度”
。(每点3
分。充盈生命:只答到“
李杜诗学以生命体验为核心”
给1
分。充溢力度:只答“
在充沛的元气中滋养出旺盛的主体创造欲望”
不得分。)
16
.(1
)举例论证(1
分):列举李白写黄河的诗句来表现李诗的“
雄奇”
(或:列举杜甫诗中常用的“
天地”
等词语,引用诗句写杜诗的“
大”
),体现盛唐气象;(1
分)
(2
)引用论证(1
分):引用清人宋征璧《抱真堂诗话》引舒章的话阐发杜诗体现的盛唐气象;(1
分)
(3
)比较论证(1
分):将李白与杜甫进行比较,论述他们的诗学体现了元气充沛的盛唐气象。(1
分)
(
如果有学生把举例论证表述成“
举例子”
、把比较论证表述成“
作比较”
,不扣分。
答“
对比论证”
的不得分。)
17
.双重高峰:唐诗是一座高峰,李白、杜甫是唐诗中的高峰。(2
分,每点1
分)

双重高峰”
的研究的意义:它提供了高峰时代中最有才华内涵和形式创新能力的样本;双峰出现在盛唐,是中国文化史一大奇观(或:往前,它意味着对以往一部诗史和文化史极其丰富深刻的接受;往后,它意味着对以后一部诗史和文化史的极其丰富深刻的被接受);它往往力图追求超越个别性而探讨普遍性(或:透视了一系列的精神文化现象和中国诗学的深层思维方式)。(4
分。答对一点得1
分,答对两点得2
分,答对三点得4
分“
双重高峰“
的含义:把李白、杜甫理解为是双重高峰的不得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510892.html

相关阅读:高二议论文赏析阅读:《浅议经典文化教育》阅读答案
“艺术批评”阅读答案
摘编自孙焘《美,价值观的意义建构》阅读答案
《人类的集体道德记忆》阅读答案
宋石南《大学的三种精神》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