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位思考
”
抒别情
——
谈谈古典诗歌中主客移位手法
古往今来,漂泊异地的游子、远离故土的官宦、征战边塞的将士,每逢特殊时节
——
不管是春草蔓生之时、夏雨绵绵之际、秋阴漫卷之节、冬雪弥天之季,还是龙舟竞渡的端午、折枝登高的重阳、围炉品茗的冬至、万家灯火的除夕,都会不由自主地萌生思念故土、亲人的情怀。这样的情感萦绕心头,挥之不去。但是,诗人们却不提自己的思念之苦,而是极力写亲人一定在思念着自己,使
“
主客移位
”
,这有些像我们生活中的
“
换位思考
”
,别有情趣,耐人寻味。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高适有一首《除夜作》,巧妙地使用
“
主客移位
”
的艺术手法写思乡之情。
“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
”
诗的一二句营造了凄然孤寂的氛围,为书写思念亲人的情感作了铺垫。接下去,似乎感到诗人要倾吐他此刻的心绪了,可是,却又撇开自己,从对面写来:
“
故乡今夜思千里。
”“
故乡
”
,是借指故乡的亲人;
“
千里
”
,借指千里之外的自己。故乡的亲人在这个除夕之夜定是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想着我今夜不知落在何处,想着我一个人如何度过今夕
……
其实,这也正是
“
千里思故乡
”
的一种表现。沈德潜说:
“
作故乡亲友思千里外人,愈有意味
”
(《唐诗别裁》)。
“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
这是飘泊在外、异地为官的白乐天的一首羁旅诗,与高适的《除夜作》有异曲同工之妙。
冬至佳节,由于自己离家远行,家里人一定也过得不快乐。当自己抱膝灯前,想念家人,直想到深夜的时候,家里人大约同样还没有睡,坐在灯前,在谈论着我这个
“
远行人
”
吧!
在诗作中
“
推己及人
”
,以想象家人思念自己的情形书写浓烈真挚的怀远之情,应属杜甫的《月夜》最为感人。
“
今夜?州月,
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
这首诗在众多的抒写乱世之离情的作品中高标独秀,得益于作者匠心独运的新奇角度与抒写章法。在诗中,诗圣并不一般地就景敷情、缘情述事,而是别出心裁从思念对象一边落笔,从头至尾细致熨帖地描摹自己想象中的对方的景况。无限的深情、痴情都从这一系列想象描写中流泻而出,达到了抒情的极致。首联二句,绝不说自己望月而忆妻,偏说妻子见月而思己,比起一般的直诉自己的情感的忆内之作,一开篇意思就深了一层。前人写过
“
隔千里兮共明月
”(
谢庄《月赋》
)
和
“
天涯共此时
”(
张九龄《望月怀远》
)
一类的名句,那都是兼及
“
忆
”
与
“
被忆
”
双方的,这里却偏偏只提被忆的一方,抒写角度的转换,使得辞旨婉切,更显出诗人对妻子的一往情深。妻子身边,是时时尾随着可爱的小儿女的。诗人月夜思妻,必然密不可分地念及孩子。可是颔联二句不正面说自己望月忆儿女,偏说儿女随母望月,又想象儿女幼小,尚不解望月而思念身陷长安的慈父。真是此情此景,将何以堪
!
诗人刻骨铭心的忆内之情,又在这痛苦的想象中更深入一层。第三联,想象愈加具体化,虚拟妻子在这个夜晚望月怀夫、久久不眠的情景,是整首诗中意境最优美,辞采最清丽的抒情句子。鬟湿而臂寒,状看月之久与怀人之痴。月色愈好而痛苦愈增,夜深天寒都浑然不觉。王嗣?《杜臆》认为此联
“
语丽情悲
”
。实为中肯。诗的末联,方才将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摆进去,仍以想象之笔结情。这是盼望相思之愿能偿,有朝一日伉俪重逢,双双对此明月舒愁,抹掉战乱带来的伤痛痕迹。
古典诗歌的这种
“
主客移位
”
的高超艺术手法,确实使诗歌的情感达到了余味无穷、时时咀嚼仍感余音绕梁的效果。这类诗歌是历史长河中一朵美丽的浪花,是灿若星海的篇章中独具艺术魅力的佳作,需我们反复品读,用心体味。心领神会时,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水平自然提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494358.html
相关阅读:阅读测试中暗示的解答功效
认识实用类文本的文体特征与主要表现手法
高考人物传记复习对策
探讨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解题规律
现代文阅读常用术语和答题格式表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