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窦文涛
嘉宾:顾彬(德国汉学家)
窦文涛
:今天咱们来说说网络和文学。
顾彬
:文学永远不会也不可能死掉。所有人都需要好的文学,因为人的存在和书和文学的存在是分不开的。但是我们应该分清楚好的文学是在什么地方发表的:基本上不是在网络发表,而是在出版社发表的。在出版社发表水平不高的文学作品很困难。出版社会注意到一个作家的水平是高还是低,如果低的,就不会发表。在网络上,谁都可以发表东西。
窦文涛
:您自己上网吗?
顾彬
:根本不上网。德文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语言,谁想在网络上发表东西,很难;作家需要出版社专门有编辑调查他的文学作品,看你的德文是对的还是不对,所以我写的那些作品如果没有第二、第三个人审校,可能我的文字水平没有现在高,肯定会很低。
窦文涛
:我明白了,您是说出版社的编辑甚至能培养出一个好作家。在中国,有些成了腕的作家,改一个字都不行。但德国出版社的编辑,真的敢和作家商榷。你觉得作家和编辑之间应该是怎么一种关系?
顾彬
:应该是合作关系,应该做好朋友。
窦文涛
:我发现现在的网络上,中国跟世界的距离比以前接近很多,可是当代的中国作家,比起五四的那辈作家,跟世界的距离其实远很多。为什么?
顾彬
:你想想,鲁迅接待萧伯纳,徐志摩接待泰戈尔,郁达夫跟佐藤春夫交朋友,他们都是直接读原文,然后跟外国的重要作家直接做朋友。今天的当代作家,虽然在世界一体化的网络时代,但是,你有听说哪个作家是直接阅读原文的?你有听说哪个作家除创作之外还做翻译的?你有听说他们哪一个人在家里招待哪一个有名的外国作家,他们成为私人朋友的?整个中国当代文学在一个这么高速接近的世界里面,中国当代作家的处境却比以往的时代离世界更远。因为他们与世界中间隔着两条沟。
窦文涛
:我们再谈谈作家写作与钱和名的问题。
顾彬
:我常说一个作家应该完全独立,无论他能否赚钱,他都应该写作。有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尼采还没有发疯以前,一本书也没办法发表,他用自己的钱发表他的书,还没有读者看他的作品,但是他发疯以后,慢慢才有了他的读者。如果尼采没有发疯以前,跟中国当代作家一样说市场要什么我写什么,不要我的书,那我不写,那么我们今天不会看到尼采的名字。
窦文涛
:这个让我想起我的一些朋友,我在他们当中发现两种人。一种是画家,他说,艺术从来都是少数人的事情,跟大多数人没有什么关系。比如他画画,他说我直追宋元,我跟千之前的古人对话,遥相做知音,然后默默的在这耕耘。另一种是作家,他跟我讲,现在时代不同了,你还想说几百之后人们记得你?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你如果不在活着的时候出名,你死了没有人再会记得你。您对这两种观点怎么看?
顾彬
:我不同意。你看,毛泽东喜欢的唐朝诗人李贺,唐以后中国人基本上不看他的作品,是日本人看他的作品。过了1300
以后,因为毛泽东特别喜欢李贺,所以李贺非常红。所以一个作家不应该考虑,我今天赚钱还是不赚钱,出名还是不出名,无所谓。他如果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思的,他已经满足了生活上最重要的一个要求。但是也有一些另外的例子,陀思妥耶夫斯基其实是为了还债,拼命写东西,也写出了伟大的作品,巴尔扎克好像也是这样。陀思妥耶夫斯基写小说当初是为了还债,就是生活不好,照样写出伟大的作品。如果有钱赚的话,可以这样做下去,因为做的是工作,简朴的工作。所以也可能有些人,眼前有钱,将来又有很大的名,毕加索就是这样的。
(根据凤凰网《锵锵三人行》改写)
(1
)下列对访谈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
窦文涛认为,由于网络的出现,人人都能写作,且写作电子化了,因此经典的、传统的文学已经快消亡了。
B.
顾彬认为,所有人都需要好的文学,好的文学来自出版社而非网络,因为网络对文学水平的高低无法控制。
C.
窦文涛认为,网络拉近了中国跟世界的距离,可当代中国作家比起五四时期的作家来,跟世界的距离却很远。
D.
顾彬认为,尼采起初的写作未顾及市场需求,以致自己掏钱发表的书没有人读,直到自己发疯才有了读者。
E.
针对窦文涛两种朋友的观点,顾彬认可了前者,否定了后者,他认为写作是作家生活上最重要的一个要求。
(2
)围绕网络与文学,访谈双方主要谈了哪几个话题?请用自己的话概括。(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顾彬认为中国当代作家“
与世界中间隔着两条沟”
,这“
两条沟”
具体指什么?中国当代作家远离世界的根源是什么?(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有人认为网络对文学的影响有限,有人认为网络对文学的影响很大。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2.
(25
分)
(1
)(5
分)B C(A
.张冠李戴。这不是窦文涛的观点,他只是在转述“
现在在中国,有些悲观的人”
的观点。D
.曲解文意。顾彬以尼采为例是为了说明“
一个作家应该完全独立,无论他能否赚钱,他都应该写作”
。E
.理解错误。顾彬并未认可前者,因为其“
艺术从来都是少数人的事情,跟大多数人没有什么关系”
的看法并不正确,顾彬所举李贺的例子其中就含有对画家观点的否定之意。)
(答B
给3
分,答C
给2
分,答E
给1
分,答A D
不给分)
(2
)(6
分)①
网络的出现是否会导致经典的、传统的文学消亡;②
中国当代作家为什么在网络时代离世界越来越远;③
在网络时代,作家写作与钱和名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每点2
分,共6
分;意思对即可)
(3
)(6
分)第一问:①
中国当代作家没有很好的外文功底;②
中国当代作家很少与国外的重要作家成为私人朋友。(每点2
分,共4
分;意思对即可)
第二问:中国当代作家无法与国外的重要作家进行直接交流与对话。(2
分,意思对即可)
(4
)(8
分)【答案示例】
观点一:网络对文学的影响有限。
①
经典的、优秀的文学作品并非网络的产物,它需要专业的创作和编辑人员合力完成;②
作家对世界的认识以及作家之间思想和情感的交流与碰撞并不有赖于网络;③
虽然网络能使作家迅速获得名利的满足,但是伟大的作品以及伟大的作家的出现与金钱和名誉没有必然的关系。
观点二:网络对文学的影响很大。
①
网络使文学电子化、浅显化、通俗化,更便于流传,影响也更大;②
网络改变了作家与读者的关系,使写作大众化,让读者拥有了与作家平等的话语权;③
网络影响着作家的创作动机和目的,使他们不得不顾忌市场需要和现实利益。
(观点明确,得2
分;论述合理,得6
分,意思对即可)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494080.html
相关阅读:“艺术批评”阅读答案
《人类的集体道德记忆》阅读答案
高二议论文赏析阅读:《浅议经典文化教育》阅读答案
摘编自孙焘《美,价值观的意义建构》阅读答案
宋石南《大学的三种精神》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