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放
“
六
”
定为阴数,把
“
九
”
定为阳数,
“
重阳节
”
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
“
岁往月来,忽复
”
重阳节源于古代祭祀大火的仪式。
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
“
大火
”
(即心宿二),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
“
九月内火
”
,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
“
内火
”
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所祭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
“
大火
”
的蛛丝马迹。古人常将重阳与上巳或寒食、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汉刘歆《酉京杂记》称:
“
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
”
上巳、寒食与重阳的对应,是以
“
大火
”
出没为依据的。
随着人们谋生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时间有了新的认识,
“
火历
”
让位于一般历法。九月祭火的仪式衰亡,但人们对九月因阳气的衰减而引起的自然物候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旧传承,虽然世人已有了新的解释。
重阳在民众生活中成为夏冬交接的时间界标。如果说上巳、寒食是人们度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春节,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俗有上巳
“
踏青
”
,重阳
“
辞青
”
。重阳节俗就围绕着人们的这一时季感受展开。
(节选自《岁时
•
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
【突破题型】
1
.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
“
重阳节起源与大火星有关
”
依据的一项是(
)
A
.《易经》中把
“
九
”
定为阳数,
B
.古人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将大火奉若神明。
C
.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所祭的是家居的火神。
D
.上巳、寒食与重阳的对应,是以
“
大火
”
出没为依据的。
2
.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
“
重阳节
”
的名称见于记载是在三国时代,根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的记载,可见当时
“
重阳节
”
作为节俗已定型了。
B
.古人将
“
大火星
”
奉为火神,在其出现时,人们要举行迎火仪式,当其退隐时,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
C
.大火星的退隐是在九月,人们以重阳节为时间标志,而大火星的出现在三月,以上巳、寒食为时间标志。
D
.古人使用
“
火历
”
,虽然九月祭火的仪式衰亡了,但
“
火历
”
作为最重要的历法仍然延续使用。
参考答案:
1
.
A
。
2
.
D
。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492508.html
相关阅读:《人类的集体道德记忆》阅读答案
摘编自孙焘《美,价值观的意义建构》阅读答案
宋石南《大学的三种精神》阅读答案
“艺术批评”阅读答案
高二议论文赏析阅读:《浅议经典文化教育》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