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钱树越来越少
马国福
①大自然仿佛一个高明的军师,把榆钱树不规则地布阵在村庄周围,以强大的根系渗透到地表下面,像卫兵一样日夜守护着故乡的水土。
②记忆中,少的时候,春天里村庄到处都是榆钱。翠绿的榆钱一簇簇密密地爬在树干上,仿佛在写一部书,风是它的笔墨,每一个字里都粘着甜蜜等你品味。
③那时候物质匮乏,我们常常吃不饱,四五月的时候,我们几个伙伴就爬到墙头上摘榆树枝,个子高的就爬树,个子矮的就捡爬上树的伙伴从树上扔下来的榆钱。抢来榆钱枝,揪上一簇,放进嘴里,贪婪地嚼,嘴里绿色的汁液顺着嘴角直往下滴,我们顾不上刚换的干净衣裳,抄起袖子就擦。时间长了,袖子上积起淤痂,明晃晃的,厚且坚硬。至今回想起来,那时吃榆钱的滋味那么香甜,终生难忘。
④记得四月末五月初的时候,成熟的榆钱变成一枯黄色,在风中凋落,乡间没有太多的娱乐,我们的许多玩具都与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榆钱就是一种。起风的时候,落在地上的榆钱随着风力滚动,我们顺着风追,嬉笑声在巷子里回响,受惊吓的麻雀飞到高高的树冠上、电线杆上,看着树下嬉闹的我们,似乎也在享受因为一片片榆钱的滚动在幼小的心窝里漾起的快乐。数不清的榆钱浩浩荡荡,滚滚向前,如同战场上出阵的车马,而我们就是驾驶车马的战士,满腔豪情又简单快乐。
⑤故乡的榆钱树似乎有着超凡的生命力,命运把它们抛到哪里,它们不挑剔,不抱怨,只是抓住机会,生根发芽,石头缝里、泥墙头上、屋檐的瓦逢里,都能扎根、繁衍。只要挨到水份和泥土,它就守住了自己的江山。它遵循的不光是大自然的意志,更是用自身微弱的力量掌握生命走向的信仰,也正是这种意志和力量成就了我的信仰,让少的我奋勇拼搏,走出了村庄。
⑥光阴就像这榆钱落到岁月深处,我一天天长大,简单的快乐因为纷繁的世事而变得复杂。现在,很少因为一枚落叶的滚动而涌起快乐,因为一株腊梅的斗雪而骤升感动,而那些记忆深处的榆钱却像栽在我生命里程中的一个个路标,留住生命过往的幸福,激活生命前行的力量。
⑦这几,每回一次故乡,都要到村庄走走转转,我惊讶地看到村子里几乎没有了榆钱,它们去哪儿了呢?村子里的土路全部变成了水泥路,土墙全部变成了城镇化的统一材料的砖墙,家里的房舍鲜见有木质材料,全部变成了砖、瓦、铁、水泥。这些现代工业化的材质挤占着树木的家园,一点一点地驱逐着树木的生命源头,使家园如此单调。目睹这毫无生气的村庄怎能不让人心生悲凉?
⑧村口唯一一棵榆钱树,网状的树皮布满厚厚的裂纹,就像历史课本上的甲骨文,记录着村庄的变迁史,坚硬水泥覆盖下的土地也对此作了最好的诠释。
⑨再过十几几十,我该怎样向出生在城市的女儿描绘词典里“榆树”的说明来打开她茫然的想象?
(有删改)
18.
通读全文,概括作者对榆钱树留存的幸福记忆。(3
分)
▲ ▲ ▲
19.认真阅读全文,思考: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
▲ ▲ ▲
20.
请自选角度对文中画线句进行赏析。(6分)
⑴
抢来榆钱枝,揪上一簇,放进嘴里,贪婪地嚼,嘴里绿色的汁液顺着嘴角直往下滴,我们顾不上刚换的干净衣裳,抄起袖子就擦。
▲ ▲ ▲
⑵
目睹这毫无生气的村庄怎能不让人心生悲凉?
▲
▲
▲
21.
结合语境,说说你对第⑥段文字的理解。
(3
分)
▲
▲
▲
22.
阅读宋学孟的《柳叶儿》选段,结合文章内容,比较两文作者表达情感的异同。
(6
分)
柳叶儿救过我的命。
那一春天,地里的野菜吃光了,前一的干地瓜秧吃光了,榆树皮吃光了,大家又抢柳叶儿……那一,我八岁。柳叶,自然在嫩的时候最好吃,老了,便又苦又硬,难以下咽。柳叶儿一长出来,便长得风快,能够吃的日子,只有那么七八天,至多十几天。那些天,全家最乐的是我。
相同点:
▲
▲
▲
不同点:
▲
▲
▲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8.
吃榆钱解决了温饱带给我物质的享受;追赶随着风力滚动的榆钱带给我精神的愉悦;榆钱树启发我奋力拼搏带给我前行的力量。(一点1
分,共3
分
意思对即可)
19.
结构上,引起下文,和下文构成对比。(2
分)
内容上,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村庄榆钱树的古老、分布广以及对村庄的重要意义,表达了作者对榆钱树的喜爱;突出作者对古朴自然的农村风光的留恋(2
分)。
20.
⑴
运用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1
分),用“抢”“揪”“嚼”“擦”等一系列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在物质匮乏的代孩子们吃榆钱心情的急切和吃榆钱时的香甜(2
分)。
⑵
用反问句加强了肯定的语气(1
分),强调了古朴自然的农村风光消失后作者的悲凉之情(2
分)。
21.
随着龄的增长、世事的纷繁不再留意身边随处可见发现的简单快乐和感动,可正是哪些简单快乐和感动让人觉得生命里曾经有过的幸福,从而产生前进的力量。(3
分
意思对即可)
22.
相同点:两文都表达了作者对童往事的怀念以及对树叶解决童饥饿的感激之情;(2
分)
不同点:《柳叶儿》通过抢柳叶、吃柳叶侧重表达了作者对物质匮乏时期对柳叶苦中带涩的特殊感情(或心酸的感情)(2
分);本文侧重于表达作者
对已逝去的和正在逝去的美好事物的担忧、失落,或
对榆钱树被毁,美丽村庄消失的遗憾、无奈之情,
引发人们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2
分)(意思对即可)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491910.html
相关阅读:《我们这样近,我们这样远》阅读答案
《路,在没路的地方》阅读答案
宗璞《促织,促织!》阅读答案
散文阅读《李首峰坚守的胡杨》附答案
高中三年级散文复习阅读:《牡丹的拒绝》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