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
①无论是欣赏或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这里“见”字最紧要。凡所见皆成境界,但不必全是诗的境界。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
②诗的“见”必为“直觉”。有“见”即有“觉”,觉可为“直觉”,亦可为“知觉”。直觉必须是对于个别事物的知,“知觉”必须是对于诸事物中关系的知,亦称“名理的知”。例如,看见一株梅花,你觉得“这是梅花”,“它是冬天开花的木本植物”,“它的花是香的,可以摘来插瓶或送人”等等,你所觉到的是梅花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就是它的意义”。意义都从关系见出,了解意义的知都是“名理的知”,都可用“
A
为
B
”公式表示出来。认识
A
为
B
,便是知觉
A
,便是把所觉对象
A
归纳到一个概念
B
里去。就名理的知而言,
A
自身无意义,必须与
B
、
C
等发生关系才有意义。我们的注意不能在
A
本身停住,必须把
A
当作一块踏脚石,跳到与
A
有关系的事物
B
、
C
等等上去。但是所觉对象除开它的意义之外,尚有它本身形象。在凝神注视梅花时,你可以将全副精神专注于它本身的形象,就像注视一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时你仍有所觉,这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这种“觉”就是克罗齐所说的“直觉”。
③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容。比如说崔颢的《长干曲》①,你必须在一顷刻中把它所写的情境看成一幅新鲜的图画,或是一幕生动的戏剧,让它笼罩住你的全部意识,使你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玩味它,以至于把它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暂时忘去。在这一顷刻中你不能同时产生“它是一首唐人五绝”、“它用平声韵”、“横塘是某处地名”、“我自己曾经被一位不相识的人认为同乡”之类的联想。这些联想一发生,你立刻就从诗的境界迁移到名理世界和实际世界了。
④这番话并非否认思考和联想对于诗的重要。作诗和读诗,都必用思考,都必起联想,至于思考愈周密,诗的境界愈深刻;联想愈丰富,诗的境界愈完美。但是在用思考起联想时,你的心思在旁驰博骛,决不能同时直觉到完整的诗的境界。思想与联想只是一种酝酿工作。“直觉的知”常发展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亦可酿成“直觉的知”,但决不能同时进行,因为心本无二用,而直觉的特色尤在凝神注视。读一首诗和作一首诗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思索之后,一旦豁然贯通,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光一现似的突现在眼前,使人心旷神怡,忘怀一切。这种现象通常被人称为“灵感”。诗的境界的突现都起于灵感。灵感亦并无神秘之处,它就是直觉,就是“想象”,也就是禅家所谓的“悟”。
⑤一个境界如果不能在直觉中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那就还没有完整的形象,就还不成为诗的境界。一首诗如果不能令人当作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看,那还有芜杂凑塞或空虚的毛病,不能算是好诗。古典派学者向来主张艺术须有“整一”,实在有一个深埋在里面,就是要使在读者心中能成为一种完整的独立自足的境界。(本文有删改)
【注】①崔颢《长干曲》(其一):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12
、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从事物间的联系中概括出来的意义,都不属于“直觉”。
B
、“知觉”可用“
A
为
B
”的公式表示,就“名理的知”而言,
A
自身没有意义。
C
、灵感就如同禅家所说的“悟”一样,常常突现于眼前而非艰苦思索的结果。
D
、在古典派学者看来,“独立自足的境界”应当包含在艺术须有的“整一”之中。
13
、下面对诗的赏析,符合“直觉的知”的一项是
A
、在欣赏《诗经·关雎》时,注意到了韵脚变化和重章叠唱的特点。
B
、在欣赏杜甫《望岳》时,感觉到了泰山的巍峨高大、雄伟壮丽。
C
、在欣赏李白《将进酒》时,体会到了诗人不得志的激愤和纵情享乐之情。
D
、在欣赏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时,体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积淀。
14
、“见”升华为“诗的境界”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
4
分)
答案:
12
、答案:
C
【解析】
C
项“而非艰苦思索的结果”与原文第
4
段中的灵感是“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相悖。
13
、答案
B
【解析】
判断此题主要来自第
3
段内容。
A
项“注意到了韵脚变化和重章叠唱的特点”,
C
项的“体会到了诗人不得志的激愤和纵情享乐之情。”,
D
项的“体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积淀”,都属于“名理的知”。
14
、“见”升华为“诗的境界”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
4
分)
①从“见”升华为“诗的境界”需要用“直觉”见出来。
②
诗的境界的突现都起于灵感。需经过思考之后,豁然贯通,“诗的境界就会像灵光一现似的突现在眼前。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485653.html
相关阅读:高二议论文赏析阅读:《浅议经典文化教育》阅读答案
宋石南《大学的三种精神》阅读答案
“艺术批评”阅读答案
摘编自孙焘《美,价值观的意义建构》阅读答案
《人类的集体道德记忆》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