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是一种文化现象,被文化所规定。文化世界以多种方式呈现,其中之一是感性形象。美学对感性形象的把握有两套方式,第一套分为:正常、美、丑。第二套由第一套发展而来,分为美感、悲感、喜感。从文化的角度看丑,主要与第一套分类相关。美是高于正常的理想形象,丑是低于正常的畸形形象。一旦确立了正常的标准,美与丑随之产生出来。俯仰历史,具体的正常、美、丑不断地被建构起来,又不断地被解构消逝。虽然具体的正常、美、丑不断变化且呈为多样,但在不同之中又有共问的规定。那么,丑的共同点是什么呢?
英国美学家夏夫兹伯里说:“无形式的质料自身即是丑。”即在客观上,一个感性形象如果没有按文化规定的正常形式呈现,就是丑。德国美学家鲍姆加登说:“感性认识的不完善就是丑。”即从主体说,当面对一个从文化的正常标准来说不完善的感性形象时,就产生丑感。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说:“丑是不成功的表现。”即当人制作文化物品或艺术作品时,没有实现自己想要实现的意图,这物品和作品就是丑。这三个方面虽然是从美学上得出的,但这里以文化的角度观之,由此,可得出丑的两个特点:其一,丑是对于正常的负方面偏离;其二,丑的偏离是无奈的结果。丑的中文字源是胼指——手的畸形。恶与丑在远古字义相通。《说文》“亚部”说:“亚(恶),丑也,象人局背之形”,即身体畸形。丑后来为?,由酉与鬼组成。酉是秋收冬藏之象;鬼是生命消逝之变。在与生命的理想和自然的理想的比较中,丑是对事物正常尺度的偏离。在原始图腾观念里,那些模仿反刍动物把门牙拔掉的部落,那些把鸟的羽毛插入自己的嘴唇、耳朵、鼻中的部落,是主动的变形,因此不是丑,而是与图腾相联的怪。而手之畸形、身体畸形,都是无奈的结果,因而是丑。
丑不仅在美学中被建构,而且在文化中被建构,从而在与正常、美、丑相关联而获得自己定义的同时,又与美一道,与文化中的真与假、善与恶相关联。当真假善恶以形象方式呈现出来时,会被进行美学感受和审美判断。形象的真假善恶也会影响到是美感还是丑感的美学感受,文化要借助于美感与丑感去实现自己认为的真与善,去批判自己认为的假与恶,从而美丑的运作具有了文化的功利性,又从而如何把握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关联与区别,变成了一个甚有争议的问题。从文化的角度看,因为有丑,文化产生了对丑进行“矫正”和“救助”的行业体系和文化行动:美容行业、健身行业、礼仪训练、道德规训、艺术欣赏、心理治疗……这些行业体系和文化行动内蕴着非常复杂的内容。而文化自身的形象美感同时也关联着公序良俗,我们应力求从正面让丑转化为正常或美,从负面防止丑流向可悲、可恶。
7
.从原文看,下列对“丑”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丑是一种低于正常的畸形现象。在历史的进程中,它不断被构建;又不断被消逝。
B
.丑是文化世界的感性现象,是从文化的正常标准来判断的不完善的感情形象。
C
.丑代表了艺术创作的不成功,那些没有实现创作者意图的文化物品和艺术作品就是丑。
D
.丑是对于正常的偏离,一个感性形象如果没有按文化规定的正常形式呈现,就是丑。
8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美与丑都是文化现象,被文化所规定,离开文化视野,就无所谓“美”与“丑”。
B
.美与丑的确立是基于正常而出现的,高于正常就是美,低于正常就是丑。
C
.在自然生命中,主动的变形不是丑,而是怪,而身体的先天残缺畸形才是丑。
D
.美与丑在文化中被不断建构,从而与文化中的真与假、善与恶相互关联。
9
.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
.文化世界常以感性形象的多种方式出现,而对感性形象的把握均与美、丑和正常相关。
B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在生命的理想和自然的理想呈现过程中,丑是对事物正常尺度的无奈偏离。
C
.借助子美感与丑感去实现主观认为的真与善,批判主观认为的假与惩,使美丑的运作具有了文化的功利性。
D
.对丑进行“矫正”和“救助”的行业体系和文化行动体现了一种从正面让丑转化为正常或美的文化思想。
参考答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463912.html
相关阅读:高二议论文赏析阅读:《浅议经典文化教育》阅读答案
摘编自孙焘《美,价值观的意义建构》阅读答案
《人类的集体道德记忆》阅读答案
宋石南《大学的三种精神》阅读答案
“艺术批评”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