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和谐高于冲突》阅读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议论文阅读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和谐高于冲突 与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相比,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更强调社会和谐、以和为贵,追求 和而不同 。 春秋时期的史伯提出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形成了中华文化 和而不 和谐高于冲突
与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相比,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更强调社会和谐、以和为贵,追求“
和而不同”

春秋时期的史伯提出“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形成了中华文化“
和而不同”
的思想。“
和”
所具有的“
和谐”
的意义,在我国文明发展早期就有了。《尚书•
舜典》记载,帝舜命其乐官通过诗歌音乐,达到“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这说明我国古人已了解音乐促进和谐的作用,体现了早期智者对宇宙和谐的向往。我国古人反复以声乐之和比喻世界各种事物之间的和谐,从而成为一种普遍追求。如《左传》中说:“
八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
可见,我国古人将音乐的和谐作为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族群与族群、人与天地等关系的模型,对“
和”
的追求塑造了中华文明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
这一思想对儒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儒家经典《礼记•
乐记》说:“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
这表明,人类的和谐在根本上来源于天地的和谐,即自然的和谐。和谐是一切事物的生成原理,没有和谐就没有万物化生,和谐的实现有着深刻的宇宙论根源。宋代哲学家张载曾说:“
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
显然,张载强调:从对立到和谐,不仅是天地的法则,也是社会、人生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原理。
把追求永久和谐作为对待外部世界的态度,这在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中同样源远流长。《尚书•
尧典》提出:“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以后,“
协和万邦”
便成为中华世界观的典范。类似的说法还有“
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
(《周礼•
天官冢宰》)。孔子把“
和”
作为同外部世界交往的原则,提出“‘
柔远能迩,以定我王’
,平之以和也”
。构建一个和平共处的世界,是中华文明几千来持续不断的理想。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汉代以后被表达为“
天人合一”
,成为中华文化的价值理想。所谓“
天人合一”
,就是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合一,注重人道(人类社会法则)和天道(宇宙普遍规律)的一致,不主张把天和人割裂开来。“
天人合一”
思想不强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不主张天人对立,而主张天人协调。根据这种思想,人不能违背自然,而应顺从自然规律,使自己的行为与自然相协调。我国古代的“
天人合一”
思想,一方面注重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注重人在自己身上体现自然的本性,致力于人与自然统一并与自然融为一体;另一方面主张人主动配合天地的生生变化,在与自然相协调的同时协助并促进宇宙的和谐与发展。这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对纠正无限制地征服自然、不顾及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的观念,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中,有一种冲突意识,总想用自己的力量,以自我为中心,克服非我,宰制他者。因此,在西方历史上宗教战争非常残酷,中国则没有出现过那样的宗教战争。可以说,20
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其文化根源都不在东方。
总体来讲,同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相比,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强调和谐高于冲突。
(节选自陈来《充分认识中华独特价值观》,作者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
1.
关于“
天人合一”
思想,以下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A
.它不主张将人与自然割裂开来,而是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合一,追求人类社会法则与宇宙普遍规律的一致。
B
.它主张天人协调,要求人应顺从自然规律,使自己的行为与自然相协调,而不主张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不主张天人对立。
C
.它既注重人在自己身上体现自然的本性,力求人与自然统一并与自然融为一体,也主张人在与自然相协调的同时,主动协助并促进宇宙的和谐与发展。
D
.在当今世界,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可以纠正人们无限制地征服自然、不顾及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的错误观念,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中,很早把追求永久和谐作为对待外部世界的态度。孔子在对《诗经》“
柔远能迩,以定我王”
句作解说时,就把“
和”
视作与外部世界交往的原则。
B.
宋代哲学家张载说:“
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
显然,张载承认对立的存在,但他也指出,对立必将化为和谐。
C.
《尚书•
尧典》提出:“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用当今的话来说,“
协和万邦”
就是构建一个和平共处的世界。
D.
从《左传》所言“
八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
中可以看到:我国古人力图用和谐的音乐来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族群与族群、人与天地等关系。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和”
作为“
和谐”
的意义,在我国文明发展早期就有了。但在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中,“
和”
还具有“
和睦”
、“
和平”
、“
融合”
等意义。
B.
儒家经典《礼记•
乐记》说:“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
可见,
儒家推崇礼、乐的一条重要理由,是认为礼、乐合乎天道。
C.
西方历史上的宗教战争,20
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其原因就在于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注重冲突,总想用自己的力量,以自我为中心,克服非我,宰制他者。
D.
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强调和谐高于冲突。在当今世界,在处理国家、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时,这种“
和谐高于冲突”
的理念不应当被忽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B(“
它┄
不主张┄
改造自然”
误。原文是“┄
不强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
。“
不强调”
并非“
不主张”
;况且,“
不主张征服自然”
固然不错,“
不主张┄
改造自然”
则荒谬。)
2.D
(“
我国古人力图……
音乐来处理┄┄
等关系”
误。原文是“
我国古人将音乐的和谐作为处理┄┄
等关系的模型”
,意即,我国古人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族群与族群、人与天地等关系时,希望这些关系能像音乐那样,达到和谐境界。)
3.C
(强加因果。原文倒数第二段是说,若推究事件的文化根源,可以发现:残酷的宗教战争及20
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其文化根源都在于“
在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中,有一种冲突意识……
宰制他者”
。但不能据此说,这些战争爆发的原因是“
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中的冲突意识”
,因为“
文化根源”
与“
原因”
不可等同。再说,说“
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注重冲突”
,将“
注重冲突”
说成整个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的特征,也不符原文。)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460686.html

相关阅读:宋石南《大学的三种精神》阅读答案
《人类的集体道德记忆》阅读答案
摘编自孙焘《美,价值观的意义建构》阅读答案
高二议论文赏析阅读:《浅议经典文化教育》阅读答案
“艺术批评”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