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中国的“诗史”传统》阅读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议论文阅读 来源: 记忆方法网
中国的 诗史 传统 ① 中国是一个深具历史感的国度。以至于凡是在诗歌史上被称为 诗史 的作品几乎都被视为是伟大的,因为这些诗歌的内容指向了确凿可证的具体史事,因而其价值不 中国的“
诗史”
传统

中国是一个深具历史感的国度。以至于凡是在诗歌史上被称为“
诗史”
的作品几乎都被视为是伟大的,因为这些诗歌的内容指向了确凿可证的具体史事,因而其价值不证自明。而我们在阅读诗歌时,也早已习惯从诗歌中寻找各种历史信息,诸如作者的生平、家世、交游等,以为谈史的资助;而罔顾诗人殚精竭虑地在格律和形式之间铺排、展开其诗艺、美学、情感和思想。这种阅读倾向不仅在普通读者中常见,即使对于具有良好文史修养的专业批评家而言也是如此。但与普通读者喜欢在作品中搜索、月、日、地理、人物等直接的历史信息不同,目光如炬的批评家往往更喜欢从诗歌的比兴、美刺、讽喻等修辞中去窥测诗人的政治态度和立场,从而将多义的诗歌指向具体而又特定的历史语境。

久而久之,我们已习惯在诗歌阅读中另辟通往历史的蹊径,并发展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
诗史互证”——
来配合这一阅读目的。清初以来,著名学者钱谦益、朱鹤龄、仇兆鳌、浦起龙等人注释杜诗,姚文燮、王琦等人注释李贺诗,朱鹤龄、姚培谦、冯浩、张尔田等人注释李商隐诗,都试图将孟子“
知人论世”
和“
以意逆志”
的理论与“
诗史”
理论结合起来,通过对诗中的比兴等修辞手法及典故、词义的训释来阅读诗人如何在诗中传达对重大现实事件的看法,从而形成一套娴熟运用于诗歌阅读并服务于历史学的“
诗史互证”
的方法。这种研究方法经过近代著名学者刘师培、邓之诚、陈寅恪等人的发挥,至今仍广泛而又深刻地影响着学术界。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对于“
以诗为史”
的阅读传统的追捧,在很大程度上是盲目的。在现实的研究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大量生硬的拼凑,或以纪史功能作为诗歌的主要价值,或将诗歌中的比兴、美刺牵强附会于上层社会中重大、秘密的政治事件,更有甚者,将“
诗史”
作为一种阅读标准,强加于古人甚至于今人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诗歌之上,只要诗中出现与时事交涉者,即可誉其为“
诗史”
。这一阅读方法的滥用非但不能为现有的研究开拓新的思路,反而遮蔽了诗歌阐释的丰富的可能性。

实际上,“
诗史”
一词的适用范围极其有限,是不可随意运用的。历史上仅有宋末、明末清初两个时代的诗歌作品被当时或后世较多地尊称为“
诗史”
,这两个时代都存在史官缺席、史料贫乏的问题,而诗歌因为篇幅短小,诗人可随时随地利用诗歌这种形式来记载所思所感,所以,诗歌可用来补充历史叙述的不足。然而,对宋元以来的绝大多数时代而言,公私的历史记载均十分丰富。相对于整体的历史记载(上至帝王的起居录、实录,下至民间的野史、笔记)而言,片段的、经验性的诗歌中的历史记载实在渺小到可以忽视。或许个别杰出的诗人的触角涉及到历史记载所忽略的地方,但这也是因为创作观念的转变,使得诗人乐意记载和描述某些重大或特殊的历史事件。特别是同治、光绪以来,诗歌的纪事功能更是在不断地被边缘化。

这么说,自然不是一笔抹杀诗歌的记录功能。诗歌本是诗人面对世界的重要思考结晶,但凡人生所要面对的事情,诗歌自然均有所涉及。记载历史,本是诗歌众多功能中的一项。诗歌当然可以帮助我们进入历史的阅读。今日来看,“
以诗为史”
的阅读,可以让诗歌在政治史、文化史、社会史、物质史、情感史、性别史、医疗史等众多不同的历史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不过,上述的阅读必须建立在如下认识之上:
最后方可曲径通幽,由诗歌的微妙门径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真实、丰富的历史阐释空间。
(选自张晖《中国的“
诗史”
传统》有删改)
1
.第①
段中“
几乎”
一词不能去掉的理由是
。(2
分)
2
.概括第③
段的主要内容。(2
分)
3
.第④
段写宋末、明末清初的诗歌作品的作用是

。(3
分)
4
.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⑤
段方框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充分了解诗歌的体制和美学,掌握语言文字的细微之处

而非用来简单证明历史的文献材料

才不至于对诗歌的意义及某些历史信息误判

充分明白诗歌是一种特殊的文献

熟悉同一时代诗歌文本的趋同与差异
A.①
,⑤
,③
,④
,②
。 B.④
,②
,①
,⑤
,③

C.④
,③
,①
,②
,⑤
。 D.①
,③
,④
,②
,⑤

5
.下列对“
诗史”
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
诗史”
是指在诗歌史上具有最高价值的作品。
B
.“
诗史”
一词的适用范围只受历史时代的限制。
C
.“
诗史”
是部分具有记载历史功能的诗歌作品。
D
.“
诗史”
是古典诗歌“
以史为诗”
的创作传统。
6
.作者对“
诗史互证”
这一阅读方法持什么态度?简要阐释。(4
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
.(2
分)答案示例:“
几乎”
起限制作用,表示不是所有的都被视为伟大的,使表达准确严密。去掉后,与事实不符。
2
.(2
分)盲目追捧“
以诗为史”
的阅读方法的种种表现及其产生的后果。
3
.(3
分)用例证说明诗歌的确可以补充历史叙述的不足,但适用范围极其有限,不可随意运用。
4
.(3
分)B
5
.(3
分)C
6
.(4
分)作者肯定“
诗史互证”
的阅读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适应性。因为诗歌具有记录的功能,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历史的阅读,可以在政治史、文化史等众多不同的历史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批评盲目追捧这种阅读方法。倡导真正从诗歌的体制、美学、语言文字的运用等角度阅读诗歌。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450186.html

相关阅读:高二议论文赏析阅读:《浅议经典文化教育》阅读答案
摘编自孙焘《美,价值观的意义建构》阅读答案
“艺术批评”阅读答案
《人类的集体道德记忆》阅读答案
宋石南《大学的三种精神》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