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老子的无为而治或依道治国方略”阅读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议论文阅读 来源: 记忆方法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老子提出的 无为而治 就是依照道所体现的自然无为的原则和无为的行为方式治国平天下。它是一种高超的政治智慧。 无为而治 主要包括清静之治、自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老子提出的“
无为而治”
就是依照道所体现的自然无为的原则和无为的行为方式治国平天下。它是一种高超的政治智慧。“
无为而治”
主要包括清静之治、自然之治、柔弱之治和爱民之治。它的基本理念主要是要把握好政府行为的性质和程度,尽量减损不必要、不适当的蚁府干预。政府的主要职能应是为民众自化自成与社会自然和谐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条件。这种治国方略也就是依道治国。
老子的无为而治或依道治国方略有以下几个要点。一是把道作为治国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老子说,要“
以道莅天下”
,要“
执大象” “
以为天下式,,。二是要以人为本:“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三是客观公正,一视同仁:对于社会上不公正、不公平的现象,老子的主张是“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要像“
天之道”
那样“
损有余而补不足”
。四是严格遵循自然无为的原则: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
是以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这几个要点集中体现在老子的一句话上,这就是“
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
(郭店简本《老子》)。联系上下文,可知此句中的“
万物”
主要是指万民,句中的“
为”
字有两个涵义:一是违逆广大民众的自然本性和愿望要求而强行宰制;二是对万民不是引导和辅助,而是包办代替。
综合分析老子关于依道治国的思想,可知老子的依道治国与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具有显著的区别。一是层次不同。依道治国所涉及的是国家的发展方向等全局性问题,而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所涉及的则是国家治理的具体问题,因而依道治国可以决定或影响4
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的方向和性质。二是目标和目的不同。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是在国家基本制度的既定框架内,使广大民众循规蹈矩,从而使政权巩固,社会安定,而老子的依道治国则是要使广大民众摆脱被任意宰制的地位,实现个人的自由、自为和社会的相对自治。三是由此体现出来的治国方法不同。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是以统治者为中心的自上而下的有为性治理,而老子的依道治国则是强调以民众为中心、政府只起辅助作用的无为性治理,政府的作用主要是积极创造条件让民众实现自化、自正、自富、自朴。
老子的依道治国与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虽然有着原则的不同,但我们不能由此就认为老子反对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相反,我们从其强调以道修身来看,他是赞同以德治国的;从其强调对那些“
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
来看,老子也是赞同以法治国的。不过,他的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方略是依据于“
道”
的,是与依道治国方略有机结合的。
依道治国的方略在汉初和唐初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出现了史称“
文景之治”
和“
贞观之治”
的国泰民安局面。不过,汉初和唐初的“
依道治国”
只是在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精兵简政等方面采取了某些措施而已,与老子的依道治国所需要的政治基袖和确定的目标相距甚远。
老子关于无为而治的理念,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应当批判地汲取其思想精华,结合新的时代特点,使其成为富有时代精神的政治理念。
(
《光明日报》(
12
月27
16
版))
1.
下列关于“
无为而治”
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无为而治”
是老子提出的一种治国理念,它原则上不同于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是一种体现着高超政治智慧的治国方略。
B. “
无为而治”
也就是“
依道治国”
,它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是“
道”
,这里的“
道”
体现着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认识,遵循着“
自然无为”
的原则。
C. “
无为而治”
主要包括清静之治、自然之治、柔弱之治、爱民之治,归结一点就是:尊重自然规律和百姓的自然本性,无为而无不为。
D. “
无为而治”
的治国理念要求政府的主要职能是为民众自化自成与社会自然和谐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条件,政府不干预。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老子“
无为而治”
的治国理念要求尊重客观规律,即依天道治国;同时还强调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且强调了客观公正的理念。
B.
老子“
无为而治”
的治国理念体现了朴素的民本思想。它以人为本,想百姓之所想;对待百姓一视同仁,对于不公正现象,主张顺其自然。
C.
老子“
无为而治”
的治国理念要求统治者守道、无为、好静、无事。为政者自身纯正?净,百姓自然正直,为政者自身无欲,百姓自然朴素。
D. “
无为而治”
中的“
无为”
有两个含义:一是顺应广大民众的自然本性及愿望,不强制;二是依道对百姓加以引导和辅助,不能横加干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依道治国决定或影响着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的方向和性质,因为依道治国涉及的是国家全局性问题,而后两者涉及的则是国家治理的具体问题。
B.
依道治国的目的是实现百姓个人的自由、自为和社会的相对自治,而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的目的则是耍求百姓遵从既定的规矩,从而稳固政权。
C.
依道治国的治国方法是以民众为中心、政府只起辅助作用的无为性治理,而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则是以统治者为中心,自上而下的有为性治理。
D.
历史实践证明,老子无为而治的方略,可以取得民富国安的大好局面,因此我们当前的政府,也应逐步由以德治国、依法治国,过渡到依道治国。
参考答案:
1
.D
(“
政府不干预”
错,原文是“
尽量减损不必要、不适当的政府干预”

2
.B
(“
主张顺其自然”
错,原文是主张“
挫其锐……”

3
.D
(“
应逐步由以德治国、依法治国,过渡到依道治国”
错,原文是:老子并不反对“
以德治国、以法治国”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440314.html

相关阅读:高二议论文赏析阅读:《浅议经典文化教育》阅读答案
宋石南《大学的三种精神》阅读答案
摘编自孙焘《美,价值观的意义建构》阅读答案
《人类的集体道德记忆》阅读答案
“艺术批评”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