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迎辉
①
读书的过程中,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
同一本书,
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
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之所以如此,
是因为阅历的缘故。有无阅历、阅历多少不仅影响着读书的倾向,
某些时候甚至关系到读书的效果。
②
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产生深浅有别的影响,
原因在于阅读并非是对作品的简单再现,
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
人生的经历与生活的经验都会参与进来。正如歌德所说的:“
阅历丰富的人读书时,
常常是一只眼看到纸面上的话,
另一只眼则留心看纸的背面。”
生活阅历越丰富,
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
③
一般来说,
一个人的生活阅历是不是丰富,
往往与其龄密切相关。随着龄的增长,
我们经历的人和事越来越多,
获得的经验和教训也越来越多,
对一些事物的看法逐渐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这时我们的阅历就会日趋丰富。不过这并不是绝对的。有的人龄虽然不大,
但却走过许多地方,
经过诸多历练,
体验过各种身份和角色,
经历过复杂岗位的锻炼和艰苦生活的磨砺,
这种经历同样可以让他拥有丰富的阅历。人既然不能任意拉长生命的长度,
那么要想增加自己的阅历,
就要努力拓宽生命的宽度。培根认为“
用书之智不在书中,
而在书外,
全凭观察得之”,
只有亲身体验,
躬行践履,
才能准确把握社会现实,
不断提高理解能力,
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从而更加深入地领悟书中蕴含的寓意和韵味。
④
然而阅历不等于经历。并不是说只要经历过的,
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的阅历。经历只是一种经过,
或走过,
或听过,
或看过,
形成的是事物的表象,
是感性的。而阅历则是一个人对社会、对事件的经历及理解程度,
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思考、领悟、概括、提炼,
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
⑤
读书增长阅历,
阅历助益读书,
但这并不意味着读书和阅历可以互相代替。人类发展的历史反复证明,
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
也是提高能力的必经之路,
二者不可偏废。只有将读书和阅历紧密结合,
既博览群书,
又勇于实践,
既潜心书本,
又深入生活,
并用阅读拓展阅历,
以阅历深化阅读,
才能做到读书和阅历相长、理论与实践结合,
并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
摘编自《学习时报》
10
月28
日
10.
下列对文章中“
阅历”
的理解,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
它与龄相关,
随着龄的增长,
经历的人和事增多,
阅历自然而然地就会丰富。
B.
随着经历增多,
经验和教训也增多,
对事物的见解逐渐深入,
阅历就会越来越丰富。
C.
阅历不等于经历,
经历是一种经过,
所形成的是事物的表象,
它只是阅历的基础。
D.
在感性表象的基础上,
对经历进行理性思考,
这才形成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阅历。
11.
请根据文章内容,
简述阅历与读书的关系。(3
分)
答:
12.
请简述文章②—④
段的论述思路。(3
分)
答:
[
答案] 22.10.A
11.
(3
分)
阅历和读书相辅相成。阅历可以丰富知识,
提高读书能力;
读书可以获取新知识,
拓展阅历,
提高能力。(
意思对即可)
12.(3
分)
先分析阅历影响读书的原因,
继而论述丰富阅历的途径及意义,
然后阐明阅历与经历的区别。(
意思对即可)
[
解析] 22.10.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A
项中“
阅历自然而然地就会丰富”
不符合原文意思,
依据为第③
段前四句话:“
一般来说,……”“
随着……,
这时我们的阅历就会日趋丰富”“
不过这并不是绝对的”“
有的人……,
这种经历同样可以让他拥有丰富的阅历”
。原文既强调了一般规律,
又指出了特殊情况。
11.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文本第⑤
段总结上文,
概括了阅历与读书的关系,
可从中筛选出相关语句,
结合题意概括。作答时,
可先总说二者的关系,
然后分说二者各自对对方所起的作用。
12.
本题综合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及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首先应着眼于全文,
理清②—④
段的论述思路,
然后准确概括每段的内容,
最后按写作思路的表述格式(
先……,
继而……,
然后……)
准确作答。
23.
(
江西,7-9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7—9
题。
新石器时代前期的母系氏族社会大概相对说来比较和平安定,
其巫术礼仪、原始图腾及其图象化的符号形象也如此。
仰韶型和马家窑型的彩陶纹样,
其特征恰好是这相对和平安定的社会氛围的反照。你看那各种形态的鱼,
那奔驰的狗,
那爬行的蜥蜴,
那拙钝的鸟和蛙,
特别是那陶盆里的人面含鱼的形象,
它们虽明显具有巫术礼仪的图腾性质,
具体含义已不可知,
但从这些形象本身所直接传达出来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意识,
却可以清晰地使人感到:
这里还没有沉重、恐怖、神秘和紧张,
而是生动、活泼、纯朴和天真,
是一派生气勃勃、健康成长的童气派。
仰韶彩陶的特点,
是动物形象和动物纹样多,
其中尤以鱼纹最普遍,
有十余种。据闻一多《说鱼》,
鱼在中国语言中具有生殖繁盛的祝福含义,
但闻一多最早也只说到《诗经》《周易》。那么,
我们是否可以把它进一步追溯到这些仰韶彩陶呢?
像仰韶期彩陶屡见的多种鱼纹和含鱼人面,
它们的巫术礼仪含义是否就在对氏族子孙“
瓜瓞绵绵”
长久不绝的祝福?
社会在发展,
陶器造型和纹样也在继续变化。和全世界各民族完全一致,
占居新石器时代陶器的纹饰走廊的,
并非动物纹样,
而是抽象的几何纹,
即各式各样的曲线、直线、水纹、漩涡纹、三角形、锯齿纹种种。
其实,
仰韶、马家窑的某些几何纹样已比较清晰地表明,
它们是由动物形象的写实而逐渐变为抽象化、符号化的。由再现(
模拟)
到表现(
抽象化),
由写实到符号化,
这正是一个由内容到形式的积淀过程,
也正是美作为“
有意味的形式”
的原始形成过程。即是说,
在后世看来似乎只是“
美观”“
装饰”
而并无具体含义和内容的抽象几何纹样,
其实在当却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内容和含义,
即具有非常重要的原始巫术礼仪的图腾含义的。似乎是“
纯”
形式的几何纹样,
原始人们的感受却远不只是均衡对称的形式快感,
而具有复杂的观念、想象的意义在内。巫术礼仪的图腾形象逐渐简化和抽象化成为纯形式的几何图案(
符号),
它的原始图腾含义不但没有消失,
并且由于几何纹饰经常比动物形象更多地布满器身,
这种含义反而更加强了。可见,
抽象几何纹饰并非某种形式美,
而是抽象形式中有内容,
感官感受中有观念,
这正是美和审美在对象和主体两方面的共同特点。这个共同特点便是积淀:
内容积淀为形式,
想象、观念积淀为感受。
(
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有删改)
7.
下列关于“
有意味的形式”
的表述,
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有意味的形式”
是一个经由再现到表现,
再到写实,
最后到符号化的积淀过程。
B.“
有意味的形式”
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以动物形象和动物纹样居多,
尤以鱼纹最为普遍。
C.“
有意味的形式”
并非某种形式美,
而是抽象形式中有内容,
感官感受中有观念。
D.
在“
有意味的形式”
中,
原始的图腾含义逐渐消失,
抽象的几何纹饰则逐渐增多。
8.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母系氏族社会氛围反照了仰韶彩陶纹样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意识。
B.
仰韶彩陶中的鱼纹明显包含了原始巫术礼仪的图腾含义。
C.
闻一多先生把鱼的生殖繁盛的祝福含义追溯到了《诗经》《周易》。
D.
仰韶陶器器身上的某些几何纹饰比动物形象更多,
其原始图腾含义得到加强。
9.
从全文来看,
下列表述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
母系氏族社会的巫术礼仪、原始图腾及其图象化符号形象是相对和平安定的。
B.
仰韶彩陶中的鱼纹多达十余种,
鱼纹意味着先民对氏族子孙“
瓜瓞绵绵”
的祝福。
C.
由图腾形象抽象化而来的几何纹饰,
一般包含着形式、想象等观念内容。
D.
新石器时期的仰韶彩陶上的动物形象呈现出生气勃勃、健康成长的童气派。
[
答案] 23.7.C
8.A
9.D
[
解析] 23.7.
A
项,
由第五段“
由再现(
模拟)
到表现(
抽象化),
由写实到符号化,
这正是一个由内容到形式的积淀过程,
也正是美作为‘
有意味的形式’
的原始形成过程”
可知,“
再到写实”
与原文不符,“
再现(
模拟)”
对应“
写实”,“
表现(
抽象化)”
对应“
符号化”
。B
项,“‘
有意味的形式’
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以动物形象和动物纹样居多”
与原文不符,
原文“
仰韶彩陶的特点,
是动物形象和动物纹样多,
其中尤以鱼纹最普遍,
有十余种”
。D
项,“
原始的图腾含义逐渐消失”
与原文不符,
原文第五段“
它的原始图腾含义不但没有消失,
并且由于几何纹饰经常比动物形象更多地布满器身,
这种含义反而更加强了”
。
8.
“
母系氏族”
一词与原文不符,
概念范围扩大了,
原文为“
新石器时代前期的母系氏族社会大概相对说来比较和平安定,
其巫术礼仪、原始图腾及其图象化的符号形象也如此。仰韶型和马家窑型的彩陶纹样,
其特征恰好是这相对和平安定的社会氛围的反照”
。
9.
A
项,
原文为“
新石器时代前期的母系氏族社会大概相对说来比较和平安定,
其巫术礼仪、原始图腾及其图象化的符号形象也如此”,
而A
项扩大了母系氏族的范围。B
项,“
鱼纹”
意味着先民对氏族子孙‘
瓜瓞绵绵’
的祝福”
与原文不符,
原文第三段‘
那么,
我们是否可以
把它进一步追溯到这些仰韶彩陶呢?
像仰韶期彩陶屡见的多种鱼纹和含鱼人面,
它们的巫术礼仪含义是否就在对氏族子孙‘
瓜瓞绵绵’
长久不绝的祝福?”,
原文作者的观点是商讨性的,
并没有完全肯定,
所以B
项将婉商语气变成了肯定语气,
不准确。C
项,“
一般包含着形式、想象等观念内容”
与原文不符,
由原文最后一句“
内容积淀为形式,
想象、观念积淀为感受”
可知,“
形式”
是内容积淀成的,
而非“
观念内容”
。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430069.html
相关阅读:高二议论文赏析阅读:《浅议经典文化教育》阅读答案
宋石南《大学的三种精神》阅读答案
摘编自孙焘《美,价值观的意义建构》阅读答案
“艺术批评”阅读答案
《人类的集体道德记忆》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