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评点方法体现了中国文学的重要特点以及由此产生的审美兴趣和方法。中国文学具有鲜明的重写意的特点。按照将艺术分为表现和再现两大类型的分类方法,中国文学主要倾向于表现,表现作家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为了这种表达,常常将现实表象的常态拆碎,按照表达的需要重组。因而主张形神兼备以神为要,主张虚实结合而尤尚空灵,以精练求深广,于一瞬求永恒,努力创造言有尽而意无穷乃至“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这样的文学作品,作家是“积数十之力,仅得其好者以示人。而我乃欲一览而尽,可乎?”当然不可。“涵泳工夫兴味长”,需要“沉潜讽诵,玩味义理,咀嚼滋味”,获取“一部之旨趣,一回之警策,一句一字之精神”。评点当细读细研作品,自然就比较易于达到“深观其意”的要求。
中国文学重写意的特点,不仅表现在创作上,同时还体现在古代的文学批评甚至文学理论上。理论上的“气”“风骨”“韵味”“神”之类概念,颇为多义,不便于诠释,因而需要意会;批评时所谓“隽永”“清丽”“雄浑”“沉郁”之类的判语,微妙而近玄虚,也需要意会。意会之后的表达,常采取拟象取譬之法,从具象到具象,所以,理解时还是不能不靠意会。因此,中国古代文论中到处可以看见意会而来的观点,文学批评中更是到处碰到批评家感受式的文字,理论和批评大体是由鉴赏始,以鉴赏终,鉴赏贯穿全过程。传统评点方法于作品中逐字逐句逐段逐回鉴赏,鉴赏中提出法则,鉴赏中阐释意义,鉴赏中表达感情,甚至还可以在鉴赏中来点意识流,上挂下联,心骛八极,神游四方,尤其体现了中国文学重写意的审美的兴趣和方法。
不可思议的是,传统评点方法竟然在现代文学里突然消失!原因复杂多样,在此我斗胆猜度,本世纪初西风东渐,正值国人因新奇而趋骛于西方式抽象思维方法的时候,传统评点方法在中国神秘失踪,或许正是民族虚无主义的结果呢!时至今日,中华学子日趋成熟,大体看到了民族虚无主义的可笑。事实上,西方式的文学批评建立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之上,归纳演绎固然长人见识,接近于科学;而中国传统评点方法建立在具象思维的基础之上,直觉体会,以意逆志,追求顿悟,却也十分启人心智,接近于文学本体。西方式的文学批评惯于从作品中提出问题,然后抛开作品,抽象出世界的大小道理,做自己的千古文章,文章可能深刻完整,但不一定与原来的作品紧密相关;而中国传统评点方法紧扣文本,从作品中来,到作品中去,为作品作阐释,作褒贬,作升华,批评未必完整深刻,但肯定与作品紧密相联。西方式的文学批评可以吸引文学以外的学者从各自专业的角度对作品的各种内涵进行批评,可能丰富深致,但也可能抓住一点而不及文学;中国传统评点方法则非文学中人不可,因为它十分具体,局外之人在作品的通幽曲径前必然手足失措。这么说丝毫没有扬此抑彼的意思。人类认识和解释世界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果确系西学的影响固然很好,西式批评方法完全可以请进中国,而中国的传统评点方法也可以沿用并使之完善,二者完全可以各行其是。
1
.选出不属于中国文学具有的鲜明的“重写意”的特点的一项是(3
分)(
)
A.
在创作上,中国文学主要倾向于表现,表现就是重在写意。
B.
在中国古代的文艺理论中,到处可以看见意会而来的观点。
C.
在文学批评中,更是到处碰上批评家感受式的文字。
D.
在认知过程中,旨在表达各种现实表象的常态排列。
2
.作者推测“传统评点方法在现代文学里突然消失”的原因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6
分)(
)(
)
A.
是因为国人对西方式的抽象思想方法感到新奇而追求它。
B.
一定是一时兴起的可笑的民族虚无主义导致的结果。
C.
是因为二十世纪初,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的影响。
D.
是因为传统评点方法仍处在中国历史上神话传说的时期。
3
.请分点概括西方式的文学批评和中国传统评点方法的优劣不同(6
分)
答:
4
.本文作者对西方式的文学批评和中国传统评点方法进行优劣比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4
分)
答:
【参考答案】
1
.D
依据“感知”“按照表达需要重组”和“因而”一句判断。
2
.B D(B
不是“一定”,应该是“或许”;D
“神话传说时期”错)
3
.(1
)两者思维基础不同,前者偏重于理性,接近科学;后者偏重于感性,接近文学本体;
(2
)两者的全局观念和深刻程度可能不同。前者可能深刻完整,后者未必完整深刻;
(3
)两者与原作品的相关程度不同,前者未必与原作紧密相关,后者与原作关系密切。
(4
)两者参与“批评”的人员的专业程度不同,前者未必是文学中的人,而后者非文学中人不可,因此,前者的研究有可能丰富深致,也可能远离文学,后者能曲径通幽。
(答对一点2
分,答对三点即可)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407036.html
相关阅读:宋石南《大学的三种精神》阅读答案
摘编自孙焘《美,价值观的意义建构》阅读答案
高二议论文赏析阅读:《浅议经典文化教育》阅读答案
《人类的集体道德记忆》阅读答案
“艺术批评”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