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分
)
书与电影都是文学的载体。今的电影市场依旧是正增长,可图书市场的实体店头一次出现了负增长,弄得出版界有些心慌,尤其担心实体书店的存亡。其实电影尽管增长了,但电影院多数时候还是挺空的,几个人看个包场并不鲜见,许多电影看几眼想退票也没门儿,郁闷的大有人在。
电影界全拍了大几百部影片,绝大部分悄没声地寿终正寝了,只几部有市场又有影响,最大的黑马是一部叫《泰
?》的影片,几乎把电影界一的钱都赚到自己腰包里了,让同行眼红;出版界下半依靠瑞典人帮忙,把诺贝尔文学奖发给莫言,
致使
11
月虚构类畅销书前
30
名中莫言包揽了
25
名,这个数字是莫言的喜剧,中国文学的悲剧。
最近在与人闲聊中作了如下调查,看过莫言小说的人谁能说说情节,答曰几乎一致,记不住,看不下去;看过《泰
?》的人谁能说说感受,答曰也几乎一致,瞎笑一场,看不看两可。于是我有点儿失望,作为
的最大的文化现象,怎么会是这样的结局!
文学已在我们的生活中远去,变得模糊不清,像这几天华北地区的雾霾,久久不散,算不上污染,也没有情调。文学本是文明生活中的精神享受,可今天的人们精神上多为躯壳,《泰
?》的公众屈从,莫言的公众盲目,清晰地昭示着我们所处时代的精神悲剧。
(
选自马未都博文《精神悲剧》,有删节
)
24.
博文中,作者对文学有怎样的看法?(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作者说“
这个数字”
是“
中国文学的悲剧”
的依据是什么?(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仔细阅读最后一段中画线的句子,结合材料,简述怎样才能避免这样的悲剧。(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24.
文学应贴近生活,反映生活;文学应为公众提供精神享受。
(5
分。第一点
3
分,第二点
2
分
)
25.
优秀文学作品数量稀少;盲目跟风阅读风气太盛。
(4
分。每点
2
分
)
26.
多出贴近生活的精品;引导公众追求精神享受;提升公众欣赏水平;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6
分。答出一点给
2
分,答出两点给
4
分,答出三点给
5
分,答出四点给
6
分
)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400957.html
相关阅读:摘编自孙焘《美,价值观的意义建构》阅读答案
高二议论文赏析阅读:《浅议经典文化教育》阅读答案
《人类的集体道德记忆》阅读答案
“艺术批评”阅读答案
宋石南《大学的三种精神》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