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高中历史知识点:李时珍的从医之路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来源: 记忆方法网

人物简介: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时人谓之李东壁。号濒湖,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人,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另著有《濒湖脉学》。



李时珍的从医之路:


1、医生世家:
明代中期,李时珍出生在湖北蕲州的一个医生世家。祖父是个草药医生。父亲李言闻,医学造诣精深,后被朝廷录用为太医院吏目,晚年辞职还乡,在蕲州玄妙观设诊,坐堂行医,为民治病,医德高尚。李时珍从小就饱尝疾病的痛苦,心里早早萌发了当一个好医生的志向。李言闻行医之余,著书立说。根据自己的行医经验和心得,写成了《四诊发明》、《痘诊证治》等医书。与此同时,还把自己对药物学研究积累的成果,编撰成《月池人参传》、《蕲艾传》等医书。
在这样一个医生世家中成长起来的李时珍,耳濡目染,心领神会,自然而然也步入了医学和药学的道路。

2、少年立志??弃科举从医:
尽管李时珍在医药方面,具备非常有利的发展条件,但他的父亲却并不愿意李时珍步自己的后尘。因为在那个年代里,医生的社会地位并不高。他希望李时珍能参加科举考试,在仕途方面发展,好光宗耀祖,改换李家门庭。于是他耐心地指导李时珍专攻“五经”、“四书”、苦练八股文。而李时珍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刻苦用功专心致志,不到12岁就能博通经史。14岁那年,李时珍以优异成绩考中秀才。
李时珍的父亲希望他继续攻读,准备进一步参加“乡试”,可是李时珍的兴趣并不完全在攻读“四书”“五经”、做八股文上,这些经史文章干涩、枯燥,他逐渐对从医这一职业越来越感兴趣了。李时珍爱好医药,喜读医药典籍,并随着年龄的增长日益强烈。但在当时“以考为先”的封建时代,李时珍却不能违背父愿,他一连参加三次乡试,都没有被录取。他对参加这种八股文科举考试,越来越没有兴趣,于是决心放弃科举考试,一心一意去研究他所喜爱的医药专业。

3、读书十年:
科举考试失败后,李时珍坦诚地告诉父亲,再继续参加乡试,已毫无兴趣,如果从师苦读,一定不辜负父亲的厚望。李言闻同意儿子承师学习,李时珍后来从师于顾问(顾日岩名问)。顾问的大家风范、高尚品德对李时珍的影响颇大,顾家珍藏的丰富的经典史籍,也大大地开阔了李时珍的视野。李时珍在顾家受到良好的知识熏陶,这为李时珍日后立志成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自从师于顾日岩后,李时珍发奋苦读,除对经典著作精深研读外,凡“子、史、经、传、声韵、农圃、占卜、星相、乐府诸家”,无不阅览,对某些感兴趣的问题还作深入的探讨,而一些有意义的记述哪怕是短短几句话,都作好笔录,以备日后引用和查考。李时珍有机会阅读到顾家和自家没有收藏的书种,或不同版本的书籍,这些知识对他以后成为一代名医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受父亲李言闻的影响,李时珍虽在习儒苦读,但对医药方书是很熟悉的,在李言闻的书房里,李时珍几乎熟读了所有医药藏书。跟随父亲诊治病人,又为李时珍提供了临床实践的大好机会,也弥补了李时珍临床经验之不足。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时珍独立诊治病人逐渐得心应手,医名也远播蕲州城内外。李时珍为了减轻父兄的经济负担,拯救乡民,多次向父亲要求独立行医,并专门写了一首明志诗,郑重地交到父亲的手里:“身如逆水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自此以后,李言闻竭尽全力支持李时珍以医学为业。李时珍苦读十年,乃至闭户不出,积累了丰富的医学实践经验和药学知识,为日后编著《本草纲目》奠定了雄厚的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

4、任职皇室??广开眼界:
李时珍的高超医术,得到楚王赞赏,他特地派人聘请李时珍为王府侍医。李时珍非常羡慕楚王府极好的藏书条件,便充分利用这个机会,把前人修撰“本草”所引证经史百家的材料,一一找到出处,直接查阅并研读原著,以便准确地把握其本意。他还注意阅读那些前人没有涉及、被忽略了的书籍文献,在古代学术的宝藏里,进行更多的发掘。这样一来,无论经史巨著,或是诗文专集,他都有了许多新的涉猎和收获。
在进入楚王府几年后,李时珍被楚王推荐到太医院中任职。在太医院里,李时珍更加勤奋地从事药物研究,搜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同时,李时珍对存于太医院的大量草本、医书进行广泛研读、摘抄和整理,利用闲余时间与其他太医们进行交流和切磋,获得大量的临床经验,真正做到广纳博采,搜罗百氏。他还对“子史经传、声韵农圃、占卜星相、乐府诸家”根据需要进行记录和分类。
堆放在太医院御药库和寿药房的各地贡品,和从外国进口的形形色色药材,使李时珍大开眼界。他带着在上古本草中所发现的问题,结合这里的实物,逐一加以研究、比较和鉴别,获益匪浅。

5、行医著书??《本草纲目》:
重编一部新“本草”,是李时珍时刻不忘的大事。来到太医院后,他已多次报请太医院使转奏朝廷,建议朝廷重修“本草”,造福生民。太医院使认为上古本草属经典之作,岂宜擅自改动。同时,一个进院不久的御医,就想主持这么大的编撰项目,不是太目中无人了!而且太医使认为,李时珍虽然具有真才实学,但为人过于刚正,一心想主持编修新“本草”,太“狂妄”,故一直采取压制的方法,不让他与朝廷的达官有接触机会,更不能让皇帝知道他的想法,并处处人为地设置障碍。李时珍考虑再三,认为在太医院要实现重修本草这一愿望是难以实现的,毅然托病,向太医院提出辞呈。



评价:

1、李时珍是中国古代卓越的医药学家,被称为“医中之圣”。他的伟大医学成就受到了世界人民的赞誉,被公认为对人类最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
2、《本草纲目》被译成多种文字,影响遍及全世界,西方人誉为“东方医学的巨典”。
3、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比现代植物分类学创始人林奈的植物分类法早近200年,被达尔文称为“中国的百科全书”。




相关高中历史知识点:李时珍编写中医药巨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简介:


《本草纲目》是由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为修改古代医书中的错误而编,他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9年编成,30余年心血的结晶。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药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图,约190万字,分为16部、60类。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



编写中医药巨著《本草纲目》:


1、原因:
历代的药物学著作存在不少缺陷,不仅分类杂乱,内容谬误,还漏载了许多药物。每当李时珍发现因用药不当而导致贻误病情,其原因多在于历代本草医籍记载有误时,深感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中存在太多错误纰漏。这些错误的危害,轻则延误病情,重则危及人的生命,于是,他决心编写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使之“寿国以寿万民”。
2、过程:
研读大量医药学专著和相关资料,广泛地向农夫、渔民、猎户、樵夫请教,亲身实践、实地考察,历时近30年,三易其稿,1596年正式出版。
3、内容:
全书共收录药物1892种.新增效果较好的新药材374种;附药方11096个;全书还附有1000多幅药图。
4、历史贡献:
(1)《本草纲目》集16世纪前,扣国中药学之大成,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2)《本草纲日》不仅是一部药物学巨著,还在化学、地质学、天文学等领域有所建树;
(3)对中国古代医药学、植物学的一次大综合,把古代医药科学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4)对中国和世界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5)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395898.html

相关阅读:武昌起义的经过 历史意义及影响
转变历史习题讲评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历史模块与历史教学
从一则材料分析中国的对内改革方针
高中历史知识点:西班牙内战